為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立下赫赫戰功的周亞夫,最後為何活活餓死?

周亞夫是西漢的傳奇人物。他乃名門之後,是太尉周勃之子。周勃是最早跟隨劉邦幹革命的元老人物之一,在推翻暴秦和楚漢之爭中,他都立下了赫赫戰功。特別是在誅滅呂氏一族中,他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和陳平被漢文帝視為左膀右臂。

周勃死後,他的大兒子周勝繼承了爵位。然而,周勝是個扶不起的阿斗,在權力寶座上屁股還沒坐熱,就犯了事被免了職。念及周勃的功績,漢文帝封周勃的二兒子周亞夫為條侯。

周亞夫遺傳了父親幾乎所有的優點,他能征善戰,用兵如神。

漢文帝六年,不安分的匈奴再一次入漢朝境內打穀草,一時間邊塞風雲四起。文帝也不是等閒的主,他馬上從朝中精選出三位將軍,在京畿附近的灞上、棘門、細柳一帶結營駐守,構建起了品字形防禦體系。

為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立下赫赫戰功的周亞夫,最後為何活活餓死?

在此次戰役中,周亞夫因治軍嚴整被漢文帝譽為"真將軍也","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出自他之口。

後來,匈奴被逼撤軍,各路人馬依次撤回後,文帝對周亞夫賞識有加,視他為國家棟梁。再後來,文帝突然染疾,病入膏肓之際,給景帝留下了天下有變,可用周亞夫為將之言,順利幫助景帝平定了七國之亂。

俗話說盛極必衰,周亞夫達到仕途的頂端、權力的高峰之後,隨之而來的是不可抗拒的衰退。他過度插手皇家內事,本意是為了大漢江山著想,但實際上卻犯了皇家大忌。

為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立下赫赫戰功的周亞夫,最後為何活活餓死?

周亞夫插手皇家的事主要有兩件。

第一件事:立儲之事。

在立儲之事上,周亞夫的態度很明確,堅決反對廢長立幼。早在漢景帝對劉榮下達廢太子書時,他便是反對最為激烈的兩人之一(另一人是竇嬰),但當時鐵了心的漢景帝採取的是快刀斬亂麻的方式,沒給他們多費口舌的機會。

然而,固執的周亞夫卻還是固爭之。最後,景帝盛怒之下,開始對他疏遠。

為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立下赫赫戰功的周亞夫,最後為何活活餓死?

第二件事:招降之事。

漢景帝在平定七國叛亂後,很快又迎來了一樁大喜事:北方匈奴王徐盧等六王投降漢朝。這是一件極長臉面的事,景帝自然很高興。高興之下,他打算封六大降王為侯,想通過這種善待降將的方式,誘惑更多的匈奴王和士兵歸降。

封匈奴王為侯,臣堅決不同意。在這個節骨眼上,周亞夫站出來投了反對票。

周愛卿,既然你不同意,那就請說出理由吧。景帝強壓著怒火說道。

他們擁有自己的國土和主子,卻投降別國,這是不忠;他們棄自己的妻兒家小於不顧,只顧自己的前程,這是不孝。我們如此厚待他們,這不是仁,而是不仁。我們如果封他們為侯這不是義。

為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立下赫赫戰功的周亞夫,最後為何活活餓死?

周亞夫呀,你只懂軍事,不懂政治呀。景帝在心裡嘆著。這一次,他沒有再給周亞夫面子,而是直接回絕道:忠孝仁義不是由你說了算的,你的意見請恕朕不能採納。

說完這句話,景帝封徐盧等六人為列侯;說完這句話,景帝徹底把周亞夫打入冷宮了。

周亞夫為了給景帝一點顏色瞧瞧,以身體有恙為由,請求辭職,在家安心養病。

景帝為了給周亞夫一個下馬威瞧瞧,索性回覆他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既然你身體抱恙,那就在家安心養病吧,你丞相的職務由別人代替好了。

再後來,一介布衣的周亞夫以絕食的方式來表達對景帝的抗議,結果被活活餓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