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钱没必要?不要再听那些“活在当下”的消费观了

从小,大人就教育小孩要勤俭节约,这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是发家致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名声和门风优秀的主导因素。

不要存钱,没钱了国家造

存钱没必要?不要再听那些“活在当下”的消费观了

有一个关于蜜蜂的寓言故事:有一窝蜜蜂原本十分繁荣兴隆,每只蜜蜂可以大吃大喝。后来一个哲人教导它们说,不能如此挥霍浪费,应该厉行节约。蜜蜂们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迅速贯彻落实,个个争当节约模范。但结果出乎预料,整个蜂群从此迅速衰败下去,一蹶不振了。

凯恩斯在他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这本书中,引用这个寓言故事来说明:经济大萧条的就是节约悖论的一个生动的例子。由于未来预期不抱任何希望,所以大家都尽量多储蓄。但是,储蓄增加,消费就减少,国民经济难以提振,大家的收入也没有着落,消费进一步萎缩。这就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这就是凯恩斯提出的“节约悖论”。凯恩斯经济学,被称为“萧条经济学”,他开出的药方,是要政府替居民来花钱。因为大家都忙着储蓄了,只能靠政府花钱。连政府都不花钱的话,那经济要想脱离泥潭,基本就没戏了。

其实,在凯恩斯之前,有两位美国经济学家在1926年发表了一篇《节俭的悖论》,提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经济衰退的原因是人们储蓄太多,而商品和劳务需求不足所导致的。因而,他们主张在经济衰退期间,政府要加大公共项目投资,以刺激社会需求和就业。

供求由市场决定,反对政府干预

奥地利学派的著名经济学家哈耶克,不同意“节俭的悖论”。他在《节俭的悖论》发布后,写了一篇《储蓄的悖论》。他认为,让政府为经济体系注入货币来刺激需求的办法,或许能暂时预防危机,但长期而言,这样操控经济,更大的可能是“将给整个经济系统带来更加严重的干扰和混乱”。

存钱没必要?不要再听那些“活在当下”的消费观了

他认为,货币扩张政策会导致物价上涨,干扰了价格信号。生产者会认为这是由于需求上涨、供给不足导致的,所以会扩大生产。而实际情况是,经济还萧条,大量劳动力失业,购买力不足。现在放水,生产扩大,货币购买力进一步被稀释,需求和供给的差距进一步被拉大。等到这些企业反应过来了,工厂都已经建好了。最后,只能成为废弃工厂。所以,还不如不干预,等市场自发出清。

以动态发展眼光看经济现象

“节俭悖论”的经济学逻辑不难理解,掌握动态分析的一般方法,可以思究这些主张是否可行,了解了这个方法,就知道凯恩斯分析中的漏洞了。

节俭会导致当期消费下降,毋庸置疑。但是从长期、动态的角度来看,人们会将节约下来的钱用于投资,以增加生产能力,从而使经济趋向更加繁荣,中国过去经济的发展,就是一个证明。

相反,若只图眼前繁荣,大肆挥霍浪费,则会影响未来经济发展,甚至导致经济停滞和崩溃,美国爆发的08年金融危机,就是投资和储蓄失衡的一个表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一般人们强调节约,反对奢侈浪费。

无论是宏观经济学,还是微观经济学,不能将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混为一谈。一般的,静态分析的结论常常与动态分析的结论不一致,甚至截然相反。比如,静态地来看,当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时,该商品需求量会增加。但是动态地来看,如果人们预期价格会进一步下降,那么大家并不会立即增加消费,而是延迟消费。

存钱没必要?不要再听那些“活在当下”的消费观了

所以,在凯恩斯看来,只要增加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就能增加国民收入,其实不一定。

其实,无论是对节俭悖论的批判还是推崇,消费还是节俭,都要把握一个度。如果大家都当雷锋了,中国经济就不会发展到今天这样。当然,如果大家都负债消费,那中国经济也不像现在这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