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的小米大部分人用的起旗艦級手機,開啟國產手機高性能時代

在前兩期的國產智能手機里程碑產品系列中提及了魅族M8,M9系列。他們是最早參與新智能手機時代的國產手機,一個是在國內完全沒有設計全電容屏觸控手機,自行定製手機操作系統,是國內智能手機發展的一個偉大嘗試,另一個在我心中第一個國產高性能智能手機。

1999的小米大部分人用的起旗艦級手機,開啟國產手機高性能時代


魅族M8,M9僅僅只是爭取來了國內的第一個,並沒有對國產智能手機的發展有爆炸性的推動作用。而今天的主角卻對國內智能手機的發展起到了爆炸的性的推動作用,成為了國產智能手機往高性能化發展的標誌。同時還發明瞭很多東西:比如“搶購”“線上銷售”“性價比”。

1999的小米大部分人用的起旗艦級手機,開啟國產手機高性能時代


他就是小米的第一代產品小米1,在未發佈的前期,小米就宣稱性價比,更重要的採用了當時的旗艦級處理器之一的高通MSM8260超頻版雙核處理器並搭載1GB的內存,然後售價只有1999。想比較於同樣採用的處理器且內存更少的HTC G14/G18便宜不少。這也是當時國產智能手機的窘境,大部分的國產品牌手機,比如代表性的“中華酷聯”都在做低端入門級的定製手機,而國內用戶需要高性能智能手機時只能購買昂貴的國際品牌手機。尤其是喜歡玩手機又沒有多少收入的年輕人,1999的價格可謂是非常的誘人,加上的小米的宣傳力度,熱度可謂是非常的高。

1999的小米大部分人用的起旗艦級手機,開啟國產手機高性能時代


小米的出現讓國內的其他智能手機廠商發現原來手機還可以這樣子賣,原來我們也可以做高性能智能手機,原來還可以通過這種方式節省成本,原來營(shua)銷(hou)的力量是如此強大。而首先意識到這件事的重要性的不是之前就走在小米前面的魅族,而是靠定製機躺收補貼的華為,華為迅速的推出了一款採用高通次旗艦高主頻處理器的U8860也就是初代榮耀和小米對抗,如今已經獨立出去的榮耀品牌就是為了對抗新來的小米而誕生的。也為什麼“中華酷聯”中就只要華為的手機業務過的最滋潤。

1999的小米大部分人用的起旗艦級手機,開啟國產手機高性能時代


回到魅族上,魅族前期採用的三星處理器不比高通差,2499價格也就比小米多了500。但是他卻沒能引發國內智能手機的高性能化狂潮。這或許和魅族和小米的出發點有關,魅族做手機是因為自己本身的MP3業務可能被智能手機取代,於是就是做智能手機。而小米一開始就想著做手機,做高性價比的智能手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