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向俄買武器受制約,網友:大毛不賣的二毛基本都賣了!

瞭解軍事的朋友們都知道,在蘇聯解體之後,我國提出了一個“雙引工程”,主要是為了招攬蘇聯解體後的軍工人才,引進獨聯體國家的人才和技術,以促進我國國防軍事實力的發展。

從1991年服務於“雙引工程”的“友誼獎”開始,到現在20多年的時間裡,“雙引工程”共從獨聯體國家引進上萬名專家、上千多個技術項目,其中烏克蘭最多。那麼我國從烏克蘭進口哪些武器裝備呢?

我國向俄買武器受制約,網友:大毛不賣的二毛基本都賣了!

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瓦良格號,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艦的前身,自此我國改變了無航母的歷史,我國向大國海軍又邁進了一大步。海軍方面其他引進的裝備還有還有“中華神盾”艦所用的燃氣輪機DN/DA-80;大型氣墊登陸艇歐洲野牛,現3325和3326;另外還有大型補給艦,氣墊船技術,艦用燃氣輪機技術(DA80,氣墊船用),艦載機原型機(T10K),航母設計圖紙/建造技術支持,以及艦載飛行員的培訓。

我國向俄買武器受制約,網友:大毛不賣的二毛基本都賣了!

在航空技術方面,我國新一代高級教練機獵鷹-15所用的發動機AI-222,以及適合高原山地直升機的發動機,還有AI-25TLK渦扇發動機,均出自烏克蘭。另外中型運輸機“運八”和大型運輸機的研製和改進,戰鬥機T-10K,加油機IL78M,運輸機AN225 ,也都來自烏克蘭,並得到了烏方的技術協作。

我國向俄買武器受制約,網友:大毛不賣的二毛基本都賣了!

在雷達方面,當然就是“鎧甲”雷達系統 ,這套系統號稱1臺雷達就能夠查找到200萬平方公里以內的空中目標,鎧甲”不但可發現利用“隱形”技術製造的飛機(如美國的F—117A和B—2),還可確定目標的準確位置,由於其本身不必發射雷達信號,因而隱蔽性十分好。這套系統很好的促進了我國反隱身雷達技術的發展。

我國向俄買武器受制約,網友:大毛不賣的二毛基本都賣了!

在導彈技術方面,1998年我們向俄購買KH55巡航導彈,但被無情的拒絕了,當然,這能夠了解,畢竟2500公里射程的導彈對俄的挾制也很大,所以,我們又找到了烏克蘭,當時烏克蘭有一批近200枚的KH55巡航導彈需求做退役處理,所以我們趁機觀摩了一番,還順帶夾帶了一些方案人員和專家回來,很快我們自個的巡航導彈就誕生了。

另外烏克蘭還將戰略巡航導彈X-55連同設計技術直接賣給了中國,轉讓了“9B-1101K”型半主動雷達導引頭的技能。此外還有很多R-27型空空導彈,這使得中國在導彈領域的小型化上獲得眾多啟發。

我國向俄買武器受制約,網友:大毛不賣的二毛基本都賣了!

對此有網友就評論說:“要不是離的太遠,我國可以將整個烏克蘭都搬來了”,“大毛不買的二毛基本都賣了,感謝上帝讓烏克蘭獨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