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友興:關注投資收益風險比 重視企業盈利能力

作為專業的投資者,經常要逆人性而動。傅友興自稱性格屬於“均衡派”,天秤座的性格決定他既不是高度的風險厭惡者,也絕非狂熱的樂天派,投資風格儘量追求穩健。“天秤座的性格特點是注重全局的均衡考量,謀定而後動。投資時會在風險與收益之間不斷權衡並進行微調,力求達到最佳平衡點。”在傅友興心目中,投資天平的一邊是風險,另一邊是收益,他的“平衡”之道滲透到基金組合的大類資產配置、結構配置、個股精選等方面。

例如,在大類資產配置上,傅友興的策略是保持均衡倉位,在組合的結構上強調平衡:一部分分佈在本身存在供需瓶頸且受益於信用擴張的漲價相關行業;另一部分則分佈在企業估值與其盈利能力相匹配、企業內生增長動力較強、公司管理層優秀的優質成長股。

而在波段操作上,傅友興比較關注投資的風險收益比。他認為股價上漲伴隨的是風險增加、收益空間縮小,一旦股價超過他的容忍度,他就會賣出。

“在精選個股確保絕對收益的同時,也應力爭掌握市場節奏,強調防守,注重下行風險控制,時刻注重保住現有利潤。”傅友興表示。也正是受益於他在選股方面的高標準及對於風險的嚴格控制,廣發穩健增長的業績表現在震盪行情中表現出色。例如,2015年6月中旬,傅友興就提前預判市場存在調整風險,將其管理的廣發穩健成長的股票持倉降低至45%,力求降低基金淨值的回撤。

今年行情已基本收官。如果用一個詞形容今年上半年的A股市場,“折騰”一詞或許比較貼切。今年以來,A股行情大漲、橫盤、大跌交替循環,常常一根陰線就可能將一個月收益吞噬殆盡。在波動劇烈的震盪市中,穩健投資成為投資者紛紛期望達到的目標。

傅友興更為偏好兩類品種的投資機會:一種是行業本身存在供需瓶頸且受益於信用擴張的漲價相關行業,如黃金和養殖;第二種是企業估值與其盈利和成長性相匹配的優質企業,這類行業龍頭企業具有行業空間較大、獨特壁壘優勢明顯,企業的預期淨利潤增速或超過行業增速,企業的市場份額未來有提升空間。

“即便再怎麼看好一個行業,也會將該行業的比例控制在30%左右。在個股方面,我的持股風格也是相對分散。”傅友興指出,雖然每一筆投資都是深入研究的成果,但無論是宏觀還是企業的基本面還是會面臨不確定的風險,因此需要藉助行業分散度和個股集中度來控制風險。

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在《證券分析》中明確定義:“投資是指依據詳盡的分析,使本金安全和滿意回報有保證的操作。”而傅友興所信奉的是,投資就是要回歸本源,重視企業本身盈利能力與價值,爭取通過穩健投資為基金持有人實現資產保值增值。

本文源自廣發微管家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