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魚客家話叫“龐皮婆”,普通話怎麼說?

這種魚學名叉尾鬥魚,惠東客家話叫“龐皮婆”,是一種相當優秀的國產觀賞魚,放在魚缸裡,加蓋(愛跳缸),喂點飼料就能長得很好,公魚好鬥,如果你在缸裡放面鏡子,它就會對著鏡子展鰭誇示,極為漂亮,相信很多惠東人都非常的熟悉,它伴隨著我們童年的記憶,可惜現在慢慢已經開始消失了,淡出了我們的記憶。


這種魚客家話叫“龐皮婆”,普通話怎麼說?


學名茭白、菰,客家話叫“禾筍”。一生命運跌宕,它生於鄉野,因果實容易採集而得寵幸,和“五穀”平起平坐;但因為感染黑穗菌後無法生育而被打入冷宮。菰默默隱忍、尋找機會,憑真菌感染後膨大莖部的特殊風味,易名“茭白”二進宮。


這種魚客家話叫“龐皮婆”,普通話怎麼說?


學名枳椇,客家話叫“結扭子”,秋季野果,九十月份成熟。具有醫療價值,可用來煲湯,浸酒。例如:枳椇豬肺湯、枳椇子酒。具有解渴除煩之功效祛風勝溼的功效。


這種魚客家話叫“龐皮婆”,普通話怎麼說?


學名豆薯,又名涼薯,客家話叫“葛薯”。肉質潔白、嫩脆、香甜多汁,可生食、熟食,並能加工製成沙葛粉,有清涼去熱功效。生吃的味道有點像荸薺,熟吃的話可以和肉一起炒著吃。


這種魚客家話叫“龐皮婆”,普通話怎麼說?


學名荸薺,客家話“馬蹄”。肉質潔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有“地下雪梨”之美譽。


這種魚客家話叫“龐皮婆”,普通話怎麼說?


學名桃金娘,客家話叫“山捻”。這是我們小時候吃過最多的野果子,它的味道一點也不亞於超市的水果,而且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秋天的時候到山上一定不能錯過,和它同時成熟的有茅粟、小葉石楠等!


這種魚客家話叫“龐皮婆”,普通話怎麼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