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生活:我們會像在地球上一樣把火星也弄得到處是垃圾嗎?

堆積如山的垃圾,需要數千年才能分解的塑料,化石燃料從地底被挖出來又滲入土壤汙染海洋。這些人類在地球上所犯下的過失會再次在火星上重演嗎?由於火箭和飛船所有的空間有限,以及火星到地球的漫長旅程——單程9-11個月時間,人類只能拿走其所絕對需要的東西。

斯蒂芬·佩特蘭尼克,《我們將如何在火星上生活》的作者認為,在火星生活的最初一段時間裡,人類所能利用的資源將及其有限,以至於產生廢物幾乎不太可能。在火星上所有用和製造的一切物品都是非常有價值的,你一開始根本無擔不起任何浪費,所有的東西絕對最後會被回收利用。

最為最終將人類送上火星的努力的一部分,我們已經通過火星漫遊車和NASA最新的“洞察號”在火星上留下了我們的印記。洞察號最近開始對火星內部構造進行3D繪製,以便我們更好的研究火星的形成起源。但當人類最終到達火星時,我們將對火星產生更大的影響,特別是如果我們為了將火星改造成宜居星球而對其大氣層進行干涉改造的話。斯蒂芬認為如果火星真的變得像地球一樣,這很可能會成為一個嚴重的問題,而且在那時在火星獲取資源將不再非常困難。

而NASA前宇航員梅爾文眉頭一皺,覺得事情沒有那麼簡單。他認為我們在不汙染和地貌成型,與我們生活在一個生態系統中用一種方式去理解,如何能夠有效獲取資源又不傷害到生態環境的平衡是很難把握的。我們需要在曾經地球上犯過的錯誤中反思學習。

如果展開來說,人類已經存在於地球上幾百萬年的時間了,但只在最近幾百年的時間裡我們才製造了大量的問題。我們已經使得這個星球越來越不適合更多的人口居住。我們必須好好理解和反思我們為了化石燃料而對地球所造成的一系列環境問題的背後涵義,因為即使我們還有一個備胎火星,但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去火星。

如果我們不認真意識到這個問題,那我們在未來是否又會創造一個不再適宜我們居住的星球?我們是要慢慢的殺出太陽系毀滅沿途的行星,還是要從我們的過去錯誤中學習?安東尼婭·朱哈茲,一位作家、分析家和調查記者說道。雖然我們殖民火星的一開始階段可能會幾乎沒有任何浪費,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沒有開歷史倒車的可能性。“希望我們能夠回想起我們文明發展的那段漫長的歷史,那時候人類知道他們只能使用某些資源,並更加珍惜重新使用它們的機會,如果我們去另外一個星球,也能夠繼續保持下去。”

本文譯自 /phys,由譯者 利維坦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