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店長的情懷,從不僅僅停留在一個地方

民宿店長的情懷,從不僅僅停留在一個地方

我的朋友——劉一早是原鄉里的民宿店長,他長相平平,你看過國產電視劇裡的那種男群演嗎?他就是那種短短的鋼絲髮質剪個寸頭、皮膚略微有點黝黑的素人。從少年到三十而立的中年,從城市到鄉村,他是認真到發光的普通人。

公元1980年,農曆庚申年(猴年),無閏月全年共355天。這一年是20世紀80年代的開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1年,中國與厄瓜多爾建交;中共第十一屆五中全會在北京結束;兩伊戰爭爆發;劉一早出生

劉一早是承德人,他父親出生的時候那地方還叫熱河。

出生在礦區,父母都是收入可觀的礦工,在那個年代絕對的中產階級。但,好景不長......

礦區轉型了,這裡也失去了往日的風采。等到劉一早大學畢業的時候,這裡已經成為了旅遊城市。

他這個“富二代”得自謀出路了。

民宿店長的情懷,從不僅僅停留在一個地方

16歲的劉一早,第一次開始體會奔波的滋味。坐4個小時的火車上學,一個月才回一次家。他也沒覺得想家,對於一個青春期的男孩子來說,也許是因為初嚐到了自由的滋味。

他是家裡的獨苗兒,多少過得有些孤單。我問他畢業後為什麼沒有選擇回家,他靦腆的說:“我性格比較內向,也沒有什麼朋友,去大城市待了一陣子之後,回家裡感覺更加不適應了,大家節奏都不一樣,會覺得孤單。”

年輕的時候,一心想去有海的地方,青島、大連是他夢想中的城市,但最後去了秦皇島。在河北農業大學,學習了水產養殖專業,說白了就是養魚。

這是他自己都沒想過的專業和學校,但至少是個在海邊的城市。

那一年,主動報考這個專業的學生只有三個,而他就是其中的三分之一。

問他為什麼會選擇這樣一個冷門的專業,他習慣性地用手摸摸自己的頭,不好意思地笑笑說,

“我當時只是很嚮往靜靜的躺在海邊的沙灘上曬太陽的感覺,並沒有想太多,上這個專業純屬偶然,更何況我家也沒有魚塘讓我養,嘿嘿。”

他笑眼一彎,真誠的像個少年,讓詢問的我恍然覺得自己有點不好意思。

民宿店長的情懷,從不僅僅停留在一個地方

曾經他也是個文藝青年,對未來生活有無限的美好向往。

大學實習的夏天,劉一早剛被分到了秦皇島的一個海邊育苗場;一天工作24小時,上一休一。晚上要換班餵魚,經常只能睡一個小時,每天忙完了,他就躺在沙灘上,靜靜的看著天,什麼也不做。

本來枯燥無趣的日子,好在那會兒還年輕,倒也沒什麼。和幾個兄弟苦中作樂也算輕鬆愜意。

“現在想想竟然有15年了”!劉一早恍然大悟的說。“你說人生能有幾個十年?”

民宿店長的情懷,從不僅僅停留在一個地方

因為一直以來對於南方和海邊的執念,大學畢業就獨自坐上火車去了杭州工作,不得不說是造化弄人,只待了兩天,就被安排到了濟南工作,回到了北方。

他的南方夢只實現了兩天。

24歲從濟南迴到了北京,帶著自己近兩千塊買的翻蓋手機,在水產行業做編輯,一做就是五年。

27歲遇到真愛,結了婚。

奧運會結束後一年,帶著老婆搬到了燕郊,那會還沒有通地鐵,劉一早每天都要換乘好幾趟公交車往返於燕郊的家和中關村的公司之間,享受著忙碌和疲倦。

33歲的他回到了承德,那時候因為民宿的興起的熱潮,他自己弄了一個民宿叫做“承德瑩心堂親子驛站”,當時他的想法就是搏一搏,沒準單車變摩托。

雖然是小小的兩室一廳,但還是讓他感受到了滿心的滿足。一個人真心實意去做一件事的時候,整個人都會是發光的。他還驕傲的說,

“我家民宿在承德也是小有名氣啦,瑩心堂就是承德避暑山莊裡一處院子的名字。”如今單車是否變摩托無從得知。

37歲的劉一早來到了原鄉里,成為了原鄉里柿子溝的駐店店長,這裡原生態的自然環境對上他隨性的氣質,形成了獨特的化學反應,讓人不自覺的想要靠近。

我問他為什麼會想要來這裡做店長,他說“想要看看更大的世界,不想總是窩在自己那個小圈子裡,我這個人沒有什麼大的人生規劃,但總想認認真真去做一些事。”

想到了就會去做,也許有點衝動,但我覺得他很認真。

民宿店長的情懷,從不僅僅停留在一個地方

劉一早在村裡人緣還算不錯,尤其擅長和大娘、嬸子們打交道。灰色的無領短袖加上掉了色的牛仔褲,再配上一雙帆布鞋。他和亮哥算是這個村子時尚界的代表人物。

他臉上一直都帶著少年般的笑容,多少顯得稚氣的臉總會被初識的人稱為二三十多歲的小夥子。

記得我和他第一次見面時,民宿裡舉辦一場活動。七七八八的客人到場,劉一早習慣性的躲在吧檯後面有些害羞。

民宿店長的情懷,從不僅僅停留在一個地方

劉一早人很好,在遊客多的時候,他都會幫周圍的鄰居代賣一些柿餅和農產品什麼的,但他只會很快地問一兩遍,也不會打擾大家。通常,這些東西也就十幾二十塊錢,但很多客人都不怎麼感興趣,很少購買。

即使這樣還被田大爺數落:“我家也養了柴雞,為什麼不帶客人到我那裡買雞蛋嘞”!

民宿店長的情懷,從不僅僅停留在一個地方

劉一早

劉一早是他來到原鄉里之後收穫的愛稱。因為大家叫他老劉,外加兒化音的那種。

“老劉兒一早就把羊餵了”

“老劉兒一早去鎮上了”

“老劉兒一早就把杏兒和李子摘下來了”。

慢慢的索性就叫他劉一早了。

民宿店長的情懷,從不僅僅停留在一個地方

他本名叫做劉巖生,說來這個名字也是隨了他隨性的性格了。

“巖”字既不是按輩分,也不是他命中缺土,據他說是他爹隨口起的,他爹曾給他想過劉一山、劉小水、劉發財這樣的名字,後來覺得“巖”這個字不錯,給他起名劉巖光。

劉一早覺得巖光聽起來實在太彆扭,而當時小小的他希望未來能升官發財,就鬧著要改個“升”字,只是最後派出所還是把“升”寫成了“生”,而這兩個字不同的寓意劉一早直到上小學才明白。

長大以後名字成了個符號,於是當你用開玩笑的語氣叫他劉一早時,他會眯著眼睛看你,憨憨的笑。

其實這也是個讓人放心的稱呼,每次帶孩子們去山洞探險,家長們都要緊盯孩子以免受傷,因此他準備了無線電步話機,又能讓孩子們有新奇的體驗,也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家長們的苦惱。除此,

防曬霜、花露水、遮陽傘這些“探險設備”也都一應俱全。

我常開玩笑說,出門必備劉一早,腰不酸腿不疼蚊子也不敢咬!

民宿店長的情懷,從不僅僅停留在一個地方

他掉色的牛仔褲的兜裡時刻帶著工具,你無意中遇到的小麻煩。他都會輕而易舉的幫你解決,然後送給你一個他招牌式的憨笑。

因為之前他曾經迷路把一家三口帶到野山溝裡去了,所以之後出行都會特別注意。

“還好客人沒有投訴,後來小朋友還把這次經歷寫成了作文!完整的複述了我給他講的狐仙洞的故事,孩子媽媽微信分享給我的時候,我可有成就感了”!說這番話的時候劉一早的兩個眼睛儼然笑成了月牙

當我問他如果閒下來的想要做什麼?劉一早想了想說:“我的想法也很簡單,精讀《慈溪全傳》和《胡雪巖》,在吃上一盤亮哥做的杏鮑菇炒柴雞蛋,就是人生巔峰了!”。

民宿店長的情懷,從不僅僅停留在一個地方

“同志們,今晚沒事一起去抓蟲子吧!”劉一早眯著笑眼大聲說。在夏天的山林裡,蟬鳴不絕於耳,各種各樣的飛鳥昆蟲都開始肆意活躍的時候,該消滅的還是得消滅。

其實,很多人都覺得民宿店長的工作很輕鬆,但是劉一早說:“在這裡,你得和客人聊的出詩和遠方,也要換得了燈泡、通得了馬桶……從天堂到地獄我們辦了通票……” 總之我的理解是,他除了生孩子不會,其他的都會。

而他一個月才回家一次,說起孩子,他低著頭讓人看不清表情,他沒有給自己的孩子太多耐心,也很少陪伴他,他非常簡單的說。

他們經常視頻電話,但箇中滋味也是別人無法感同身受的了。

民宿店長的情懷,從不僅僅停留在一個地方

如今的劉一早臨近不惑之年,他的早年經歷帶給他的成長遠遠要比普通人要多的多,他對人生的理解給了我很多觸動。

劉一早對我說:“帶上我媳婦在院子裡一塊看書,孩子呢,就讓他在院子裡跑吧!給我們點兒二人空間,刺繡泡茶”!這是他對理想生活的解讀。

民宿店長的情懷,從不僅僅停留在一個地方

談到民宿時,他愛笑的臉顯得嚴肅又真誠,對他來說,民宿就是要提供幸福。

在遠離城市,原汁原味原生態的柿子溝裡,他總是變著法兒想要讓來民宿的客人感受到鄉間的趣味,真實的觸及自然。

他翻遍周圍的山頭,去找適合客人爬山看風景的路線;

他聘請村裡的村民,來教客人體驗一些簡單的鄉村農事;

他為小朋友們設計尋寶的路線,半夜上山去藏寶貝;

他想讓閉塞的鄉村和城市之間建立一個良好的通道,讓不在這裡生活的人感受到這裡的質樸。

民宿店長的情懷,從不僅僅停留在一個地方

“他活明白嘞”!一些村裡的老人經常會跟我提到這句話。活明白了代表他在理想和現實中間找到了一個平衡點。他曾經為了尋找這個平衡點不知承受了多大代價,如今他找到了,也就活明白了。

劉一早一度以為自己已完全向生活妥協了。但在一次店裡很忙,不得不需要客人轉場的時候,他的師弟雙手合十,歉然一笑說了一句:“師兄,實在不好意思,我們大家十年沒見,都好激動,能不能讓我們多待會,不要讓我們轉場了,謝謝,謝謝了!”這句話讓他麻木的心裡泛起一片漣漪。

他才好像又遇到了那個十年前的自己,風華正茂,意氣風發,不知未來為何物,但是卻從來都不畏懼前進的少年。

現在的他也是一樣,在這個“一早一晚都閃著亮光的柿子溝”,他小心翼翼的探索著,同時也大步的向前走著。

民宿店長的情懷,從不僅僅停留在一個地方

“劉一早,等等我啊!”

“哎,等著呢,你快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