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後一波兒,旗寶的冬至禮

冬至自古以來就是個重要的節日。

古人有云,冬至大如年,

可見在24節氣中的重要地位。

冬至備受推崇,

只因冬至陽生春又來。

至此,陽氣回升,開啟了新的時令循環,

北半球極夜後白晝逐漸增長,

寓意大吉,來日可期。

2018年最後一波兒,旗寶的冬至禮

冬至自漢代以來,都有慶賀的習俗。朝中休庭三天,君不聽政;民間歇市三天,熱鬧程度不亞於年,也被稱為“亞歲”。而現在,各地慶祝冬至的儀式感依舊保留,北方以吃餃子為代表,南方有吃湯圓的習俗。

冬至吃餃子,最早源於名醫張景仲“祛寒嬌耳湯”為受苦受寒的百姓驅寒一說。餃子作為中華美食凝聚智慧與美味的精粹,品種繁多。如北方大餡水餃、燙麵蒸餃、廣東蝦餃、四川鍾水餃、上海鍋貼、山東鮁魚水餃…選用當地最新鮮的食材,做出極具地方特色的味道。對於北方的小夥伴,更是寄予它深深的眷戀和鄉情,咬上一口,或是皮薄鮮肉鮮香四溢,或是鮮滑軟糯唇齒留香,回味無窮。旗仕們偏愛哪種呢?

2018年最後一波兒,旗寶的冬至禮

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南方冬至吃湯圓,祈福團圓、平安之意,全家人老少圍坐一桌歡聲笑語,無論有多天寒地凍,凝聚的那種溫暖是最好的祝福。隨著大眾口味的變化,湯圓也豐富起來,除了傳統甜湯圓,有芝麻、花生、紅糖餡的,還有糯米外面裹著一層黃豆粉的“擂圓”是台州的特色小吃,另外一種,是鹹湯圓,以肉餡、冬筍、香菇、豆乾、胡蘿蔔等為餡,可蒸可煮,別有一番滋味。而在潮汕一帶,最傳統的要屬四式湯圓,取綠豆、紅豆、糖冬瓜、芋頭四種餡料,每一碗裡均勻盛滿四粒不同口味的湯圓,食上一碗應該是很滿足了。湖南、四川和江浙一帶,喜好吃酒釀湯圓,小小的湯圓直徑1cm左右,用少許米酒燒製,加入桂花和枸杞,滿滿的一碗,飄著淡淡的酒香,甜到心裡暖到胃裡。

2018年最後一波兒,旗寶的冬至禮

無論是北方的餃子,還是南方的湯圓,

能將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致以最真摯的祝福,

就是對冬至最好的期盼和眷顧。

寒谷春生,燻葉氣、玉筒吹谷。

新陽後、便佔新歲,吉雲清穆。

冬至後,

又是麗日清雲、天氣清和的好光景。

2018年最後一波兒,旗寶的冬至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