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蜀吳三國分立,笑到最後的不是曹操,而是他?

魏蜀吳三國分立,笑到最後的不是曹操,而是他?

魏蜀吳三國分立,笑到最後的不是曹操,而是他?

三國時期,當時分的是魏蜀吳三個國家。三個國家常年征戰,但是最後一統天下的並不是這三個之中的其中一個,最後一統天下的晉國,西晉王朝的奠定人就是司馬懿。

魏蜀吳三國分立,笑到最後的不是曹操,而是他?

到了三國後期,我們才知道司馬懿這個人的,有些人就會很有疑惑,為什麼前面見不到他呢?這是因為司馬懿四十歲的時候才被曹操所用,那個時候曹操已經是晚年了。其實司馬懿年輕的時候就已經非常的有才華,遠近聞名,曹操聽說了以後,就派人去叫司馬懿來他這裡,但是司馬懿不想來。後來,曹操當上了丞相,使用了強制手段才把司馬懿在他的手下做事了。所以到了四十歲的時候才被人知道。

魏蜀吳三國分立,笑到最後的不是曹操,而是他?

在曹操後期的時候,司馬懿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議才被曹操所賞識。比如說,在打仗的時候,曹操覺得軍糧有些時候不太夠,司馬懿就對他說可以選擇屯田。這才讓曹操在歷史上屯田這一方面出類拔萃。而且司馬懿還建議調來農民到邊境屯田,後來證明司馬懿這個屯田政策對於魏軍的強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還有一次,孫權上表,要曹操當皇帝,但是曹操不敢當,這個時候司馬懿說,這是天意,不得不當。曹操還是很聽從他的話,這才有了魏國這一說。

魏蜀吳三國分立,笑到最後的不是曹操,而是他?

之後曹操逝世後,曹丕登基。曹丕很是重用司馬懿,自己帶兵打仗讓司馬懿守護好魏國的首都,可想而知曹丕對於司馬懿的信任。之後曹睿登基,司馬懿的地位也得到了進一步提高,一步步的登上了大將軍之位。在諸葛亮死了以後,蜀漢的力量就大大的削弱,已經不能構成了威脅。在魏國,司馬家族的實力不斷地膨脹,魏國的皇室們對於他們的戒心也不斷的增加。司馬懿覺得自己還沒有完全的控制住全部權利,他這個時候就決定變得小心謹慎了。他就開始韜光養晦,在自己的家中裝病。這一裝就裝了八年,但是這八年期間他也沒有閒著,他叫他的兒子偷偷地擴張自己的勢力。

魏蜀吳三國分立,笑到最後的不是曹操,而是他?

在於諸葛亮對弈時,司馬懿也是用了許多方法,比如說,劫糧。司馬懿就覺得,出了陳倉小道這裡運糧食比較方便。司馬懿就佔領了那一片地方,因為他知道蜀軍沒有了糧食,不到一個月就會不攻自破。他也很瞭解諸葛亮的性格,這也是取得了勝利的關鍵,在街亭那一戰役,魏軍大獲全勝,魏軍有兩個官員就說,諸葛亮明年肯定要還擊,要提前準備軍糧。但是司馬懿並不覺得會來,他很瞭解諸葛亮,他覺得諸葛亮非常的謹慎,而且覺得他不會嘗試攻城的辦法,而會使用野戰的方式,而且很有自信的說諸葛亮會準備三年。事實也驗證了這一說法,三年以後,諸葛亮帶了很多的糧食還有蜀軍的大部隊出來北伐。魏軍也選擇了堅守不出的戰略,這樣的話蜀軍就沒有充足的軍糧,不攻自破。可以說是諸葛亮輸給司馬懿並不是沒有司馬懿聰明,而是因為蜀國的實力確實不如魏國的強大,諸葛亮可以說把這樣的一個隊伍帶領成了能與魏軍五五開的隊伍,也是諸葛亮自己的本事,他真的是盡力了。

魏蜀吳三國分立,笑到最後的不是曹操,而是他?

後來,諸葛亮逝世以後,歷時七年的蜀魏戰爭也可以說是告一段落。曹魏在司馬懿的正確指揮下,以絕對的優勢擊退了蜀軍取得了重大的勝利。在之後很多年,司馬懿的野心也暴露了出來,暗中操作,準備消滅曹家勢力,只要跟曹家有關係的人一律誅滅三族。這也給晉國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魏蜀吳三國分立,笑到最後的不是曹操,而是他?

司馬昭,也就是司馬懿的兒子。在他的兄長司馬師去世以後,開始另立曹奐魏傀儡皇帝,然後司馬昭自立晉王。司馬昭死後,他的兒子司馬炎廢掉了曹奐魏主的地位。自己當上了皇帝,晉國正式建立。強大的晉國派百萬雄師兵分六路去攻打吳國,眾多的兵力讓吳國的孫皓帝投降了。晉國正式一統天下。

魏蜀吳三國分立,笑到最後的不是曹操,而是他?

司馬懿一生確實很了不起,很多人都覺得她他是一位一流的偉大戰略家。可以說一開始的臥薪嚐膽,到最後的勢力如此的浩蕩,他的一生是很有遠謀的,他並不是一個膽小怕事的人,他只是比平常的人要活得謹慎許多。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的存亡和發展,光靠一些人的聰明智慧是不夠的,而是需要全民族的努力,進而提升整過國家的真正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