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暨又有9名逝者舉行海葬 海葬預約者到場參觀

2018-10-23 09:58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吳帆 張偉恩

诸暨又有9名逝者举行海葬 海葬预约者到场参观

10月18日,諸暨市移風易俗海葬活動在舟山市普陀區蓮花洋海域舉行,9名逝者的骨灰被裝在可降解的環保安息盒內,由家屬帶往碧藍大海。

當天上午10點,“新天恆”號殯葬專用船駛出碼頭,家屬端著環保的電子蠟燭,面向花圈、輓聯,集體默哀,並依次上前敬獻鮮花,對親人做最後的告別。30分鐘後,“新天恆”號停靠在南海觀音像前,鳴響汽笛向家屬致意。9名逝者的家屬走出船艙,將安息盒沉入水中,讓逝者魂歸大海。兩位老人站立一旁,默默地看著眼前這一幕,他們不是逝者家屬,而是海葬的預約者。

其中一位海葬預約者名叫楊春,是一位79歲的老黨員。他在今年上半年從朋友處聽說了海葬相關事宜後,便主動前往民政局報名預約。“一開始我的子女們都不太同意,他們都很孝順我,聽到我說要海葬,都捨不得,勸我不要做。”楊春說,“我就跟他們講海葬體現了國家、社會的進步,是殯葬改革的方向,是國家文明的標誌。支持海葬就是順應時代社會的發展,況且我們人是從大自然來的,死後當然也要回歸大自然。”子女被楊春說服,從反對轉變成支持,並保證楊春百年之後一定會按照他的想法執行。另一位預約者是楊春的妻子王信娟,她說:“老伴也跟我說過他的想法,我覺得很在理,海葬既能節約土地,還能讓子女更省心。”

諸暨市民政局工作人員徐國彪說,楊春夫婦對於海葬一事非常關心,光上半年就已經往民政局跑了三四趟了,希望實地參觀海葬的具體流程,看一下自己百年以後的歸宿。民政局考慮到這對推廣海葬、宣傳移風易俗也有積極作用,便答應了楊春夫妻的這一請求。

據介紹,為鼓勵市民積極參與移風易俗活動,諸暨市民政局不收取自願參加骨灰海葬的群眾任何費用,並對參加海葬的逝者家屬補助5000元。隨著宣傳工作的推進和市民觀念轉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接受這種新型生態葬法,報名和參加海葬的人數正在增加,從2013年12月起,此次已是諸暨市第10次集體海葬活動,也是首次有海葬預約者參觀的海葬。目前諸暨市累計海葬人數達40例,為紹興各縣(市、區)最多。諸暨市正計劃在市內建立一個海葬紀念碑,以方便家屬緬懷憑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