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張小龍和他的微信帝國-新商頭條

新商頭條注:微信由張小龍帶領廣研團隊於11年推出。微信曾被馬化騰稱讚為騰訊拿到了移動互聯網的船票。微信如今已成為手機的標配,微信的野心不止於社交、不止於支付、不止於遊戲、不止於信息流,而是所有在手機上能做到的事情全覆蓋。有說法微信支撐了騰訊一半的市值,如果微信獨立上市的話,1000億美金是沒有什麼疑問的。微信的強大也在於它的締造者張小龍,只要他認定去做的事,便能做到最好。但在觸達巔峰之後,掉頭向下,這幾乎成為歷史的必然規律。或許微信還會有數年持續的增長,又或許現今即是它的頂點,世間沒有無阻力的企業和組織,繁榮之下,亦有隱憂。

佛系張小龍和他的微信帝國-新商頭條

不知從何時起,加個微信代替了記個電話和加個QQ,微信成為了日常生活離不開的工具。這款國民應用由張小龍帶領廣研團隊於11年推出,憑藉出色的產品設計和對人性的精緻把握,加上QQ的神助攻,在裡外夾擊中突圍,強勢崛起,成為豪擁10億用戶的超級應用,放眼全球,首屈一指。

微信曾被馬化騰稱讚為騰訊拿到了移動互聯網的船票,可見其對於騰訊的重大戰略意義。雖然騰訊最大的收入來源是遊戲,但普遍認為騰訊最核心的資產和競爭力是微信。微信成功抓住了移動互聯網興起的契機,一飛沖天,被認為是典型的富二代,但是當二代取得超越一代的成就,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便不能忽視二代自身的天資和努力。

微信和WeChat的合併月活躍賬戶數達到10.58億,比去年同期增長9.9%;

中國人人均日上網時間90分鐘,25%耗費在微信上,是第二名的5倍多;

公眾號賬戶超2000萬,月活用戶超9億;

微信小程序超100萬,開發者超150萬,日活高達2.8億;

移動支付市場超40萬億,微信支付佔據半壁江山;

微信老少咸宜,城鄉通吃,一二三四線城市滲透率極高。

張小龍曾說希望大家“用完即走,不要過度依賴微信”,這像極了老闆對加班到12點的員工說早點回家,你若是當了真7點就下班,估計老闆會找你談話改進績效。沒有廣泛的用戶基礎,張是斷然不敢這麼說的,與其他應用千方百計、連哄帶騙引誘你去安裝使用不同,張佛系得多。

微信如今已成為手機的標配,甚至成為身體的器官,上至搖搖欲墜八十老太太,下至嗷嗷待哺三歲小娃娃,就是不識字的文盲和不睜眼的瞎子,都能語音聊天暢通無礙。

微信的野心不止於社交、不止於支付、不止於遊戲、不止於信息流,而是所有在手機上能做到的事情全覆蓋。它不僅僅是一個社交工具,也是一個營銷工具,更是一個輿論場。它想成為所有應用的容器、所有流量的入口,成為連接萬物的樞紐,構建於操作系統之上的操作系統,成為一個包羅萬丈,吞噬一切的巨獸。

當微信公佈要做搜一搜、看一看的時候,曾流傳一張微信幹翻全場的趣圖,圖片可能有誇大的嫌疑,但微信火力全開的話,以一當百也不是沒有可能,這也反映出外界對微信的恐懼。

擁有20億用戶的Facebook市值4000多億美元,按照單元用戶價值估算的話,微信估值2000億美金也不算離譜。當然FB全球化做的更好,歐美的有錢人也多,單元用戶價值更高,但微信在使用時長和頻次方面卻佔優。

有說法微信支撐了騰訊一半的市值,如果微信獨立上市的話,1000億美金是沒有什麼疑問的,這個市值意味著可以吊打已經上市的京東小米美團,超越尚未上市的螞蟻和滴滴,躋身中國互聯網上市公司TOP3。

當年馬化騰曾針對傑克馬說過鄙視靠財技搞東搞西的話,但這話就像傑克馬說阿里不搞遊戲禍害青少年一樣當不得真,近年來閱文集團、騰訊音樂相繼高價獨立上市,嚐到甜頭的小馬哥,後續推動微信獨立上市也不是不可能。

移動支付半壁江山

微信業餘做的移動支付份額接近40%,而支付寶差不多53%,兩家加起來佔比超過90%的市場份額,基本上沒其他公司什麼事兒了。

而這樣的佔比格局是在支付寶補貼力度大於微信支付,而微信支付躲在二級“錢包”界面的情況下形成的,一度微信支付的份額增長讓支付寶非常緊張。

價值連城的第三方服務

微信第三方服務,火車票、酒店按鈕承包給了同程藝龍,這個入口給同藝貢獻了超過90%的流量,同藝甚至都不打算做自己的APP,該公司目前正排隊IPO,估值超400億港幣。當你錢包不足十塊,一想到你的微信錢包裡躺著一堆價值十億的按鈕,是不是會瞬間產生富有的幻覺?

發現頁購物按鈕就像餵給東哥的一劑春藥,讓不知妻美的東廠廠長腰包鼓鼓的同時在異國他鄉被玩了一把國際版仙人跳,可謂出盡洋相。

朋友圈的購物分享讓拼多多蹭著熱點忽悠一堆不明真相的群眾去砍價,短短一年多時間,便把黃崢送到納市去玩股票過山車,微信的力量真的大到令人瞠目結舌。

外面靠著給微信開發工具而活的小公司數不勝數,你能否想象得到開發一個微信群管理助手就能賺得個盆滿缽滿。

微信依靠服務號、訂閱號、企業號構建起龐大的內容生態圈,數千萬公眾賬號如芸芸眾生,依附微信而生,源源不斷的產生大量資訊內容,從而通過訂閱分發轉變為財富,頭部賬號依靠廣告和打賞還活的不錯,連我這種碼磚雜役也開了個訂閱號,指望靠此發家致富。

對蘋果爸爸說不

當蘋果爸爸舉起砍刀要向微信打賞收取保護費的時候,微信硬生生給懟了回去,寧願剔除打賞功能也不願屈服,就在眾人為微信捏一把冷汗的時候,一向強硬的蘋果竟然認慫,一種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微信終於可以代表中國企業對洋大人說不。

移動互聯網規則我來定

頭條、抖音曾蹭過一波微信朋友圈的熱點,但當騰訊意識到事態嚴重的時候,果斷大舉封殺,企業競爭在遵紀守法的前提下,利用自身優勢打擊對手,無可厚非,本人對此亦不持立場。

雖然是打擊對手,但理由總得編得冠冕堂皇一些。雖說按規則行事,但就像“人民的名義”裡的法院院長說的那樣:規則制定權在我們手裡,解釋權也歸我們所有,我說你犯規了,你就是犯規了。這可是規則權,是最核心的頭部權利,壟斷在少數巨頭手裡。

目前來看微信還沒有任性胡來,你看罵騰訊和馬化騰的文章在朋友圈也大行其道,但擔憂依然不能消除。

小宇宙爆發

小程序早兩年就冒出來了,據說剛開始起名應用號被蘋果拒絕。這款觸手可及、不需安裝、用完即走、屏蔽編程平臺差異救前端開發於水火的創新產品。其實有點Java虛擬機的味道,是寄生於平臺的二級應用,抗衡iOS與Android兩大平臺,凌駕於其他APP之上,承載著微信做OS的雄心霸業,今年徹底迎來了爆發年,支付寶、淘寶、頭條紛紛大舉跟進押注。

如今小程序已經滲透到了數億用戶,如果這個不加限制任由擴張的話,基本上就沒蘋果應用商店什麼事了,我就問你怕不怕?

謎一樣的張小龍

微信的強大也在於它的締造者張小龍(是老鄉,不能黑),這個程序員出身的產品經理曾一手打造了廣受歡迎的Foxmail,不僅如此,跳一跳輕鬆獲得6000高分,而且還是高爾夫跟網球高手。他似乎找到了做事的竅門,只要他認定去做的事,便能做到最好。

作為微信的掌舵人,像是《破壞之王》裡的斷水流大師兄對世界宣佈:我不是針對你個人,我是說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無盡的財富

張刻意對商業保持疏離,做Foxmail的時候被紅衣教主批評缺乏商業模式,甚至引來人民日報為其生計擔憂,喟嘆他註定是個悲劇人物,但恰恰是這麼一個人締造的微信,成為了騰訊手裡的王炸。

微信的商業化還有很大空間,變現也並非難事,但既然是底牌自然不能輕易示人。目前遊戲為騰訊承載變現的任務,但騰訊遊戲已是世界第一的遊戲廠商,國內份額吞噬殆盡,高速增長難以為繼。

在騰訊遊戲增長乏力的情況下,微信商業化將提速,目前微信朋友圈一週只能見到一次廣告,而如果貪婪如宇宙條的話,一天刷個百八十條,廣告費就能讓騰訊賺錢賺到手抽筋。

微信就像一座金礦,蘊藏著無盡的財富和能量,等待騰訊去開採挖掘,而它的強大,可能遠遠超過你我的想象。

微信是極簡主義的最好註解,也是它得以戰勝QQ的要素,曾被調侃為兩千人做一聊天系統,一年加兩按鈕(搜一搜和看一看)。

張熟讀哲學、洞悉人性,低調是張的底色,素來如此,剋制是他的座右銘,從不違背,微信自始至終都貫徹了張簡約克制的思想。可以想見經常會有人去找他說“我有個大膽的想法”,又或者有幾千億的生意想要找他談,就光約束內部員工對微信添磚加瓦的衝動都已經讓他頗費心思。

坦率地講,微信的產品設計足夠簡潔和剋制,真正做到了以用戶價值為依歸,它清楚自己就是一個社交工具,從不隨意給自己加戲,老年人都能用的明白,即是最好的明證。而對比抖音最近左側邊冒出來的什麼“xx之夜正在直播”和手Q微視的硬廣,常常令我冒火,真想跟笨蛋產品經理們吼一句:我忍你們很久了。

需要的時候,你呼它出來,不需要的時候,它靜悄悄地躺在那裡,不裝傻賣萌,不流氓騷擾,也沒有亂七八糟的推送。

微信的剋制不僅體現在產品設計上,亦體現在人員組織和企業管理上,作為騰訊最核心的BG,人員卻不足兩千(16年),是所有BG裡最少的或者最少之一,這簡直如同富甲天下卻每天吃糠咽菜。

微信GM寥寥十數人,VP更是屈指可數,在這個浮躁的年代,進個髮廊花50大洋便能找個藝術總監修剪塗抹一番,微信管理Title低調的讓人不敢相信,助理總經理可不是負責幫總經理端茶倒水訂外賣,而是管理一個部門的一號位。

3、繁榮之下,亦有隱憂

話說月盈則虧,沒有堅不可摧的堡壘。世上太多盛極而衰的企業,在急速增長之時,讚譽一片,但在觸達巔峰之後,掉頭向下,這幾乎成為歷史的必然規律。

或許微信還會有數年持續的增長,又或許現今即是它的頂點,世間沒有無阻力的企業和組織,繁榮之下,亦有隱憂。

剋制真的那麼好嗎?

簡約克制幫助微信走出有別於手Q的老路,一切從用戶價值出發做產品也值得稱頌,作為微信用戶,我亦非常認可這一點,但從商業角度來看,是否一定對,或者都對,值得商榷。

每天一杯酒,活到九十九,是否便可以將長壽歸功於飲酒呢?人們總習慣於從成功裡歸結原因,以便依例複製成功,甚至向大眾販賣雞湯,但真正成功的原因往往復雜且深藏,因為促成的因素包括天時地利與人和,交織混雜,難以擇清理順和辨識提取。

我職場第一站的CEO親自參與制作的遊戲大獲成功,信心爆棚的他滿認為找到了遊戲開發的秘訣,但隨後依此研發的幾款遊戲都死得不剩渣,事實無情的打臉了他的成功方法論。

商業上的過於拘謹會錯失機會,相比之下,阿里和頭條在商業都要積極進取的多,他們的發展也很不錯。

當然過於冒進不好,過於謹慎也不好,但微信是過於剋制還是恰如其分,說實話我不知道。把握度是很難的事情,這又完全取決於領導的洞見和智慧。

我猜想因為之前微信的穩步發展,讓微信沒有必要去改變既定策略,因為那需要冒風險,對於擁有十億用戶的微信掌舵人來說,一丁點修改,都影響甚大,常持敬畏,始終惶恐。而如果後面出現問題或發展困難,我想市場的這隻看不見的手便會推動微信去改變。

QQMail上印有搖滾之王的名言:你說我是錯的,那你最好證明你是對的。我無法證明我是對的,算我輸:)

消失的人口紅利

中國13億人口,微信合併用戶數10億,之前微信還能保持用戶數的高速增長,以後要維繫這種增長,只會越來越難,人口紅利在消失,增長天花板出現,這是微信不得不面對卻又無法化解的問題。

細分領域失守

阿里覬覦社交領域已久,無論是強推的來往,還是硬推的旺旺都意圖搶食社交領域蛋糕,但又都折戟沉沙,鎩羽而歸。終於,阿里依靠釘釘找到了企業辦公的突破口,以指數級增速,攫取一億用戶,這對於阿里而言,簡直如獲至寶。

某釘曾在地鐵廣告裡揶揄X信瑣事八卦分神,是加班的罪魁禍首。微信為移動而生,甚至沒有PC版(只能在PC用網頁版),處理工作確實不如釘釘簡捷好用;雖然微信隨後推出企業版微信應敵,但釘釘積極的產品和商業策略讓微信應接不暇,某釘繼續高歌猛進。

有別於微信的熟人社交,陌陌自一推出便被冠以約X神器,唐老師更被調侃為該領域最好的產品經理,陌陌繞開微信,做起了陌生人社交,做了微信不做的事情從而取得了成功,由此可見社交軟件還有很多細分方向微信覆蓋不到。

雖然是不同的專注和細分領域,釘釘和陌陌也難以完全替代微信,但市場被蠶食卻足以引起微信的警覺。所謂千里之提,毀於蟻穴,項當年也不曾料想會被劉邦反殺。

同時微信又無法在社交的各個細分領域全軍出擊和火力覆蓋,一個公司無法對抗所有人的智慧,只能在新的苗頭出現的時候,及時壓制和調整。

公眾號如同森林,各種自媒體如形形色色的生物寄居於此,雖然內容豐富,但公眾號的最大問題在於打開率低。

微信最近推出多項針對公眾號、訂閱號的修改調整,試圖提升內容分發的效率,但收效甚微,很多人甚至絕少點開查看訂閱號信息。

想提高打開率,但又不想大紅點去迫使用戶,確實是進退兩難的事情,如何把公眾號做強盤活,亦是微信的一大困擾。

來自頭條的挑戰

頭條利用算法做個性化推薦無疑是近年互聯網最成功技術應用案例,微信隨後推出的看一看就是應對來自頭條的信息流的挑戰,但目前來看,難言成功。

看一看有一個優勢,那就是利用好友信息,把朋友都在看的內容推薦給你,所謂人以群分,確實,朋友可能擁有最廣泛的共同興趣,因而精確性高,也是看一看的優勢,但看一看和公眾號沒有打通和聯動,對於微信來說幾乎是自廢武功。

但在其他方面,恕我直言,有待提高,我曾經用過一年多後,微信問別人該怎麼刷新,可能是我不夠聰明,但畢竟天下笨蛋多啊。

頭條每個人都有話筒,發佈內容極為簡便,還會主動給你推很多名人號邀你關注,時不時提醒你好友也在用,要不要加關注,引發裂變,如同傳銷;你回覆一條評論,竟然默默地給你廣播了。確實不夠隱私,但卻行之有效。

朋友圈熄火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朋友圈冒出了很多微商,然後充斥各種垃圾信息,你不得不一個個屏蔽掉,然後你發現,屏蔽完之後,你的朋友圈卻幾乎沒什麼內容了,職位高的都不愛發朋友圈,小年輕的到處撒狗糧,彷彿這裡已經不是自己這個年紀該來的地方了。

朋友圈,公眾號都是微信的流量大渠道,如今卻被各家分流了,熱度降低了,而微信在應對頭條,抖音的用戶時間搶奪上,卻又幾乎束手無措,非常被動。

創新減弱

我常說周星馳的電影消失了,那種喜劇無厘頭已塵封在過去的記憶裡,他自己可能也永遠丟失了那份感覺。

16年初的微信公開課上,張意氣風發,如同馬雲附體,一口氣講了8個小時,一百多頁PPT,最後說我講的全是錯的,但如今,他變沉默了。差點忘了,69年出生的張已近知天命的年紀,加上早已功成名就,是否內心對更大更多成功的渴望有所減弱,是否思維活躍度和產品創新力有所減退,亦不得而知。

4、寫在最後

時代車輪滾滾向前,互聯網一年,人間十載,掐指一算,微信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了,長江後浪推前浪,唯有變化才是永恆。

曾有人把“微信是什麼”這個問題拋向微信之父張小龍,張用一句略帶哲理的話作答:你如何使用微信,決定了微信於你而言是什麼。

隨著微信的巨大成功,張已經不再在網上默默發言表露心跡,我們也難以透過此瞭解他的零碎思緒,張在思索什麼?微信下一步會做什麼?靜待時間給出答案吧。

AD:12月7-8日,北京望京凱悅酒店!新商頭條邀您共赴創投盛宴“聚勢謀遠 創變未來—2018年度CEO峰會暨新商頭條創投頒獎盛典”,24大獎項 330榜單發佈 3000+參選企業! 評選火熱進行中,歡迎報名參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