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Heart”項目順應時代潮流,服務“健康中國”

2017中國心血管病報告顯示,中國心血管病患者人數已高達2.9億,每5個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心血管疾病,平均每年約350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人數超過40%。而中國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逐年上升,已經成為影響中國居民健康水平、阻礙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

另一方面,在心血管領域,中國有最龐大的患者群體和最豐富的臨床病例,與最新信息技術的結合必然為心血管領域的發展帶來革命性的發展,最終切實惠及人民健康。為響應國家號召,緊跟發展趨勢,由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主導,賽諾菲(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神州數碼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協作助力,三方共同啟動“iHeart項目”(心血管信息化研究平臺建設及臨床決策輔助診療系統優化項目),旨在通過鋪設心血管臨床科研平臺及構建臨床決策支持系統(CDSS),在臨床診療、醫療質量監管,抑或科研分析以及個性化治療等方面,實現心血管領域醫療效率和診療水平質的提升,最終改善中國心血管病患者的健康結局。

國內心血管領域臨床數據應用現狀及展望

“iHeart”項目順應時代潮流,服務“健康中國”

目前心血管領域臨床數據的整合、利用尚存在著諸多不足和障礙,包括數據龐雜、接口繁多,分散存儲於各醫療單位導致的相互割裂,壁壘森嚴等,臨床數據數量巨大缺難以實現深入挖掘分析,缺乏全社會共享及創造社會價值。因此,引入大數據、信息化等最新科技建立統一的心血管數據科研平臺,將極大提高心血管領域現有的醫療效率和診療水平,這將是一場全新的醫療革命,並深刻影響未來醫療模式。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葛均波院士介紹道。

近年來,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積極響應國家倡議,在全國範圍內大力推動各級‘胸痛中心’、房顫中心、心衰中心建設。胸痛中心蓬勃發展,顯著的提升了我國心肌梗死的救治率,因心肌梗死救治不及時造成的死亡率大幅下降。今天我們又啟動了iHeart項目,通過高質量、高效率的數據集成、平臺搭建、模型建立、應用部署等項目建設,相信心血管領域健康醫療大數據的應用一定能推動中國心血管醫療質量持續改善和心血管領域的科研創新,從而促使我國心血管事件拐點早日到來,為我國心血管疾病防治控和心血管健康事業做出更大貢獻,為'健康中國2030'目標添磚加瓦。

“iHeart”項目順應時代潮流,服務“健康中國”

“iHeart”項目順應時代潮流,服務“健康中國”

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金小桃會長在致辭中高屋建瓴指出,2016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強調“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同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2018年國務院26號文提出互聯網+健康醫療服務的意見,數份政策性文件都充分體現了國家將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建設工作納入到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當中。中國衛生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與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共同努力,成立了心腦血管專委會、心腦血管專業信息化標準委員會、以及心腦血管專業科技創新及產業化聯盟三位一體機構,目的是在於促進心腦血管專業信息化建設和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以及工作能力的提升。

對於iHeart項目,金會長對主導方、參與方、執行方寄予厚望並指示要在國家戰略佈局的指引下,切實增強行業踐行者的使命感、榮譽感和責任感,主動作為、不斷創新工作體制機制,積極為深化醫改和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出謀劃策,堅定不移的推進健康中國的建設。

“以患者為中心”,助力實現“中國互聯網+醫療健康”

“iHeart”項目順應時代潮流,服務“健康中國”

作為iHeart項目的支持單位,賽諾菲(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核心產品醫學部負責人尹慧秋對項目給予厚望:當下,隨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和現代信息技術迅速發展,以信息系統為支撐改進中國醫療管理效率、改進醫院服務質量、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提高衛生服務系統績效等這些變化已經成為當前衛生工作的重要方向和必然選擇。

賽諾菲作為一家致力於紮根中國,服務中國的全球醫藥企業始終以“In China for China”為追求,積極跟隨中國醫療信息化改革步伐,協助國家醫療分級診療的落地,鼎力支持全國各個地區互聯網醫療示範城市的建設。“iHeart”項目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醫療項目,利用國際先進信息整合技術切實推動中國醫療大數據與信息化建設整合,不僅可以提高臨床工作質量與效率,還可以為研究工作提供更有利的證據, 為未來的疾病發展及治療提供客觀評價的手段,最終為人類提供更好的服務。賽諾菲支持並參與“iHeart”項目,源於我們與心血管健康聯盟有著共同的“以患者為中心”的初衷和實現“中國互聯網+醫療健康”的願景,期待一起推動中國醫療信息化建設的步伐。

依託豐富國家級項目經驗,為 iHeart項目提供技術支持

“iHeart”項目順應時代潮流,服務“健康中國”

神州數碼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神州醫療)在承建國家大型項目中擁有豐富經驗,如國家腫瘤大數據項目的建設,多項國家863計劃中的大數據醫療處理與應用項目。據神州醫療CEO史文釗先生介紹:作為iHeart項目的承建單位,神州醫療將完成三個建設目標:一是科研平臺建設,二是臨床決策支持系統建設,三是隨訪系統建設。

神州醫療十分重視數據隱私安全工作,嚴格要求參與國家醫療數據建設項目的員工全部通過HIPAA(美國健康保險攜帶和責任法案)培訓及認證。神州醫療還積極推動國內標準術語化工作:在醫學術語的處理方面數次在國際獲獎,並獲得SNOMEDCT中國授權,基於該術語編制醫學術語庫,繪製心血管疾病圖譜等等。神州醫療積極挖掘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未來的趨勢一定是利用AI技術通過術語、判斷和邏輯讀懂臨床診療記錄,更重要的是通過讀懂記錄後形成模型,利用這些模型輔助醫生診斷,讓診斷的模型更標準,診斷的結果更有可靠性,全面推動其在CDSS的應用,對心血管治療起到促進用。神州醫療與飛利浦、心血管聯盟正在推進心血管大數據監測(CNCDR)項目,進一步助力iHeart項目目標加速實現。同時希望在實施過程中更多、更好地利用臨床大數據,幫助醫生進行患者長期管理和隨訪管理,從而提升醫院的科研水平和診療能力,改善中國ACS患者臨床診療質量,實現心血管領域整體持續性的醫療質量改善。

iHeart項目:心血管信息化研究平臺及臨床決策輔助診療系統優化

“iHeart”項目順應時代潮流,服務“健康中國”

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霍勇教授為與會人員詳細介紹了iHeart項目。

iHeart項目通過建設覆蓋全國範圍的心血管臨床科研協作網絡,以及先進的信息化數據處理手段,有效利用更大規模人群數據進行大數據分析,從而產生具有明確指導意義的結論和建議,更進一步的建設完善的心血管領域臨床決策支持系統。

心血管疾病科研平臺:

首先是數據採集及轉化:從院內專家的臨床經驗、文獻資料抽取知識內容,通過數據的治理引擎對數據進行統一處理,並在此過程中進行數據的質量控制,最終將數據彙總到臨床大數據中心;臨床大數據中心的數據經過加密脫敏,通過映射到SNOMED-CT、ICD10等標準術語集,再經過自然語言處理,形成術語庫及知識庫,最後存儲於OMOP通用數據模型,可進行科研分析平臺的多場景和多中心應用。

臨床決策支持系統(CDSS)的建設:

其核心要素主要有三點:數據庫(Data Repository)、推理機(Rules Engine)和人機交互接口(Interface)。

“iHeart”項目順應時代潮流,服務“健康中國”

依託心血管大數據中心的豐富數據,結合心血管臨床數據的特點,通過臨床指南的計算化以及其他相關醫學經驗知識的計算化構建心血管決策支持規則引擎,利用機器學習算法和統計分析方法構建大規模臨床決策支持方法庫,提供可支持智能評估,智能填表、自動風險提醒、醫囑提醒、治療方案建議,醫療質量控制等多種決策支持服務,並結合心血管臨床科室的實際臨床決策支持場景,提供提醒、警告、建議等多形式的決策服務。項目以ACS為應用示範開發移動版和專業版應用。

iHeart項目未來將會完成在全國30家試點醫院心內科建立數據分析及臨床研究的信息分析平臺。同時,構建知識驅動CDSS,並在全國440家醫院試點使用,提高醫生臨床規範化診療能力和對ACS患者出院後隨訪管理的能力,推動各級醫院ACS臨床治療和長期隨訪管理的規範化,提高醫生診療決策水平,幫助醫生進行患者長期管理,從而實現持續性的醫療質量改善。

“iHeart”項目順應時代潮流,服務“健康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