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的朋友多是混混出身,為何後面全是軍事人才?

為何劉邦的混混朋友,起義後迅速變成軍事天才?原因讓人意想不到

我們說到劉邦,更多人提到的都是這個人殺害功臣,或者說他建立了一個漢朝,當然這些都是事實,我們在一個人的身上也是能夠看到很多方面的,而在建立漢朝的時候,我們能夠看到他的身邊是網羅了大量的人才,這些人才的出色發揮才能夠讓他獲得天下,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那就是他的這些人才很多都是他當亭長時候的狐朋狗友,怎麼一轉身就都成為了軍事天才了呢?

劉邦的朋友多是混混出身,為何後面全是軍事人才?

劉邦身邊的朋友,後來很多都是他的開國主要的功臣,當然這些人最開始都是市井之人,也就是都是小混混,從事的職業也都是一些屠狗、吹喪或者趕車等等,如果出現一個兩個人才這個不稀奇,關鍵是他的這些市井混混,最後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而且都是軍事奇才,這個就讓人非常詫異了。

劉邦的朋友多是混混出身,為何後面全是軍事人才?

首先一點就是這些人在漫長的戰爭中活了下來,所以自然也就被歷史銘記,打仗總是要死人的,劉邦的陣營中肯定有很多地位高,而且能力也很出眾的人,只不過在戰爭中犧牲了,這樣的人劉邦曾經的左司馬曹無傷就是個例子,如果他能夠活到劉邦建立漢朝之後,肯定是一個治國的好手。

劉邦的朋友多是混混出身,為何後面全是軍事人才?

而且戰爭也是一個大熔爐,讓這些原本知識少,地位低的人不斷在戰爭中成長,就像李雲龍一樣,不就是戰爭中獲得成長,最後才有了地位和能力的嗎?而這些平日裡劉邦的狐朋狗友們,在這樣的環境下迅速成長起來,再加上這些人作戰勇猛,知道戰爭的殘酷,自然是會學會打仗作戰的一些技巧,最後活到漢朝建立,也就一個個成為了著名武將了。

劉邦的朋友多是混混出身,為何後面全是軍事人才?

第二點就是跟著能人自然會耳濡目染,當然這裡面說的不僅僅是劉邦,他作為一個領導者,能力自然是很強的,尤其是他的個人魅力,否則也就不可能招攬一大批人才了,這裡面我們都非常清楚的漢初最厲害的三個人,還有一大批謀士那都是有著真才實學的能人,而劉邦的市井朋友長期跟在他們的身邊,長期下來自然是能夠學習到一些能力,比如跟在韓信身邊,如何統兵帶兵總是要說會一些的吧,長期和張良這些謀士在一起,總是會還用一些小伎倆的吧,這些人長期下來,自然也就增加了自身的能力了。

劉邦的朋友多是混混出身,為何後面全是軍事人才?

第三點就是這些人可能本身就是有才華的人,是生活讓他們不得不選擇從事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在這些平凡的工作中,我們最開始自然是看不出他們的能力的,我們感覺劉邦不學無術,其實人家早年學習過尚書,並且還周遊了六國,只不過沒有得到重用,也沒有什麼機會展示才華,自然是隻能返回家鄉做一個亭長了,後面帶著起義軍,人家能夠迅速轉變角色,也就能夠說明劉邦這個人本身就是能力出眾的人。

劉邦的朋友多是混混出身,為何後面全是軍事人才?

其他的人可能也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尤其是像蕭何這樣的人才也只是做一個小官,這也就是能夠看得出秦朝的時候,這個官員的選拔還是存在問題的,否則不至於民間大量人才堆積,並且沒有什麼展示的機會了,這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民間也有能人,不要瞧不起身邊的人,也許人家就是一個高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