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鵬論:巴菲特靠它贏了世紀對賭 揭祕ETF是個什麼鬼

每月固定投資低成本的美股ETF,持續30或40年,收入將會每年增加,且沒有什麼需要擔心的。

——巴菲特


坤鵬論:巴菲特靠它贏了世紀對賭 揭秘ETF是個什麼鬼


坤鵬論最近看到不少關於ETF的新聞,比如:

12月7日,隨著工銀上證50ETF的成立(發行規模113.50億份),2018年成立的股票型ETF基金(不含ETF聯接基金,下同)已經達到28只,佔到已成立同類基金總數的19.31%。

若以份額規模計,截至12月7日,2018年成立的28只新基金份額規模合計717.71億份,佔到145只股票型ETF基金總份額的32.93%。若以增量計,則同類基金的份額規模由年初的828.77億份增至2179.70億份,增幅達到163%。其中,2018年之前成立的基金貢獻633.22億份,佔比46.87%。

伴隨上述現象的是A股市場的大幅調整、主動權益類基金的表現涼涼,以及各類機構資金的入場,股票型ETF基金一時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那什麼是ETF?

今天坤鵬論就來普及一下它的知識。

一、先來個段子聽聽

2005年在伯克希爾的股東年會上,巴菲特表示一般投資人花了太多錢在投資管理與交易成本上。

為了證明這個觀點巴菲特向全世界發出挑戰書,願意以100萬美元、10年期限的投資,隨便挑一檔美國標普500 ETF指數型基金,績效都會比任何對手精選的10檔避險基金好。

但當年無人迎戰。

一直到了兩年後的2007年,Protégé合夥人公司總裁特德·塞德斯前來挑戰,約定在2008年開始這場為期10年的賭局。

巴菲特選了Vanguard 500 Index Fund Admiral Shares (美股代號 VFIAX ),而塞德斯則精選了5檔未公開的對沖基金組合。

這場世紀對賭,被公佈在亞馬遜CEO貝佐斯贊助的http://longbets.org 網站上。

剛開始碰到2008年的股市崩盤,雙方都賠了錢。

對沖基金有避險,還真的跌得比大盤少;此時巴菲特選的ETF指數型基金跌很大。

經過6年長跑,根據《財富》雜誌報導:從2008年年初到2013年年底的這段時間,VFIAX的報酬率是43.8%;而基金公司選的5檔對沖組合,報酬率是12.5%。

2015年初,從實際結果看,巴菲特選擇的這隻基金自2008年以來盈利63.5%,而塞德斯的“基金套基金”策略給投資者的回報率為19.6%。

事實上,如果不扣除基金收費,塞德斯的基金回報率僅為44%。

2015年2月12日,感到自己獲勝無望的塞德斯提前認輸。

而這個對賭除印證了巴菲特的斷言外,似乎也在告訴人們,定期、定額、長期投資大型股的ETF指數型基金,什麼也不用做,很可能獲得合理報酬率,而且很容易就能打敗全球專業基金操盤手。


坤鵬論:巴菲特靠它贏了世紀對賭 揭秘ETF是個什麼鬼


二、什麼是ETF

ETF是Exchange Traded Funds的縮寫,中文意思為交易所交易型基金。

再進一層解讀就是在證券交易所買賣的基金,你甚至可以把它簡單地看成一隻大股票,股票的股票。

ETF種類很多,比如有跟蹤大盤指數的、跟蹤行業指數的、跟蹤其它國家股市的、追蹤債券價格、黃金價格、石油價格、外匯價格、以及農產品價格等不同種類,花樣相當繁多。

ETF中以股票型ETF最為廣泛,它能夠像股票一樣在二級市場申購,一樣擁有自己的股票代碼。

因為上面的新聞和故事說的是股票型ETF,坤鵬論下面主要對它進行介紹。

定義:股票型ETF是一種跟蹤市場指數,可以在證券交易所自由買賣的開放式股票基金,買入後相當於買入該指數所有成分股。

三、ETF是什麼誕生的?

自從有了金融,人類的創造力在它上面發揮得淋漓盡致,甚至有點過頭了,金融業的專家巨頭大鱷們搞了數不清的玩法和工具,其中很多都是用來吸引(誆騙)更多人的錢把錢交出來,然後聚集在一起,用你的錢為比你更有錢的人服務。

ETF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之一。

ETF的誕生要扯回到1987年那場股災,那年的10月19日,截至收盤,道瓊斯指數跌至1738.74點,跌幅22.6%,創有史以來單日最大跌幅,5000億美元的資產瞬間蒸發。

這場股災還連帶導致了全球股市的傳染性暴跌,其危害之大、波及之廣,遠超1929年的股災。

人類遇到災難後,馬上會從激進變得極度保守,特別是關乎自己錢財的時候。

當時,全美有四分之一的民眾參與股票投資,為了保證讓他們不就此收手,考慮到他們的需求,市場開始迫切需要一種簡單可靠對沖股票組合風險的交易機制。

哪裡有需求,哪裡就有創新,特別是金融行業,於是,“股票籃子”的創意開始在市場中出現。

1989年,ETF的前身——一種叫指數參與份額(IPS)的交易產品在美國證交所和費城證交所上市交易,該產品完全是一個合成產品,代表了標準普爾500指數。

但是,由於IPS被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和商品期貨交易委員判定為是期貨合約,它只能以退市告終。

雖然IPS失敗了,但它卻激發了市場對指數型產品的創新需求。

這中間的1990年,美國證券監督委員會發布了《投資公司法》,修改了證券交易規則,為後來ETF的誕生鋪平了道路。

兩年後,加拿大多倫多證券交易所仿照IPS推出了追蹤多倫多證交所35指數(TSE-35)的指數參與份額(TIPs),這款ETF產品很快吸引了大量投資者,大獲成功。

看著TIPs在國際投資市場大熱,一向以世界金融老大自居的華爾街大佬們怎能甘心。

很快,借鑑IPS和TIPs的經驗,美國股票交易所於1993年推出了第一隻真正意義上的跟蹤標準普爾500指數的ETF——SPDR。

它一推出就受到市場熱捧,甚至到現在,SPDR仍然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受歡迎的ETF產品,而SPDR由最開始的標準普爾500指數,陸續推出了141款ETF產品。

其市值規模已經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

SPDR的成功為ETF奠定了良好基礎,2000年後,全球ETF開始進入快速發展期,它也突破股票向其他投資標的滲透:

2000年第一隻債券ETF產品——iShares DEX在加拿大成立;

2003年3月第一隻商品ETF Physical Gold在澳洲成立;

2003年7月第一隻貨幣ETF Goldman Sachs Liquid BeES在印度成立;

2005年2月第一隻槓桿ETF XACT BULL和反向ETF產品XACT BEAR同時在瑞士成立;

2005年8月第一隻主動管理的ETF產品iShares CAN Fincl Monthly Inc Adv在加拿大成立;

2005年底第一隻外匯ETF在美國成立,綁定的貨幣種類為歐元。

ETF是近十幾年全球金融市場上增長最快的產品。

同時,ETF的品種創新也呈現出多元化態勢:

在跟蹤的指數上,從最初的寬基指數,拓展到中小盤、行業、風格、主題、跨境等;

在投資範圍上,從股票擴展到債券、貨幣、房地產、大宗商品、外匯等;

在管理模式上,也出現了主動管理、槓桿ETF、反向ETF以及另類策略ETF等。


坤鵬論:巴菲特靠它贏了世紀對賭 揭秘ETF是個什麼鬼


四、ETF的優點都有哪些?

第一,它兼具了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的優點。

開放式基金,是一種基金規模不固定,可以隨時根據投資者需求發行新份額、也可以隨時被投資者贖回的基金。它不能在交易所交易。

其優點是贖買自由,缺點也因為太自由,所以造成基金不得不總是要留出一部分錢來防備用戶贖回,影響資金效率。

而且還很容易因為基民大量贖回造成基金清盤,關鍵的關鍵,基民進出太自由,基金經理無法實施長期策略,而股票型基金要賺錢,只有長期持有才行。

封閉式基金,基金規模在發行前就已固定,發行結束後,基金對外封閉,資本規模在規定的期限內固定不變,不會減少也不會增加基金份額。

該基金在封閉期內不能贖回,但可掛牌上市的基金可以在股市進行轉讓交易,份額保持不變。

其優點是封閉,也就是在約定期限內,基民不能贖回,即使要變現,也得到股市裡去賣,賣不出去就得繼續持有。這樣,可以保證基金的長期投資策略,實現股市唯一靠譜的賺錢規則:投資——長期持有。

而ETF就是集兩家之長於一身的“神基”,投資者既可以向基金公司申購或贖回基金份額,也可以在二級市場上交易基金份額。

當然它還帶著連巴菲特、彼得·林奇都要讚的指數化投資策略,基金管理人會選擇特定的指數,比如:上證50、滬深300等指數,以該指數包含的成分股為投資對象,構成投資組合。

指數漲,基金就跟著賺錢,指數跌,基金也就跟著虧錢。

寫到這裡,有老鐵會說,這不就跟普通的指數基金差不多嗎?

其實不然,因為ETF最大的特點是“實物申購、贖回機制”。

投資者只能通過用自己手上持有的股票通過“物物交換”來買賣ETF份額。

正像前面所說,ETF基金其實就是一隻擁有一籃子股票的大股票。

當然,基金說白了就是投資組合,投資組合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分散來降低風險,所以ETF基金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降風險。

第二,便宜,成本低。

在二級市場買賣ETF份額,沒有申購贖回費,而是和買股票一樣只向券商支付佣金,大多是萬之幾,即使和相對便宜的指數型基金相比,其佣金也要低不少,因為指數基金的佣金至少在1%以上,兩者相差了20倍以上。

同時,ETF還免除印花稅。

除此之外,ETF的管理費和託管費也很低,前者大多是0.5%,後者則只有0.1%。

第三,流動性更好,可以套利。

因為和買賣股票一樣,可以每15秒刷新一次報價,一些品種甚至可以實現T+0迴轉交易,比起每日公佈一次淨值的開放式基金,在資金利用效率上更高。

因為有良好的流動性,自然也就有了套利機會,因為ETF在場內場外都可以交易,有時候會出現交易價差,所以投資者可以在兩個市場通過低買高賣獲得差價收益。

舉個例子,我們可以把交易所看成水果店,叫大A水果店,而ETF基金公司則是一家按一籃子一籃子搭配賣的水果店,叫ETF水果店。

假設ETF水果店某個一籃子水果賣100元,而你發現在大A水果店裡,自己搭配出來同樣一籃子可能只要85元,這樣你就可以自己搭配一籃子,然後賣給ETF水果店,自己賺15元。

反之,如果你發現ETF水果店某個一籃子水果標價100元,如果拆開到大A水果店賣,可以賣到115元,就可以從ETF水果店買進它,然後到大A水果店拆開賣掉,賺15元。

當然,這對於普通投資者很難參與的遊戲,一沒人家錢多,二沒人家速度快,特別是專業套利機構,絕對不是吃白飯的。

第四,操作透明程度高。

ETF的組合成分公開透明,每天公佈PCF(申購贖回清單),基金買了哪些股票,倉位比例多少,投資者都能看得一清二楚,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對基金經理的依賴,所以專業投資者大都比較喜歡ETF。

第五,花樣繁多,總有一款適合你!

前面坤鵬論提到了,ETF的玩法和花樣相當豐富,不僅只是股票,其他一切可以證券化的都適用。

而且僅僅是股票,它也能滿足不同投資風格偏好的投資者,光是國內就有超過100個不同風格的ETF基金,比如:你喜歡基準指數,ETF有跟蹤滬深300、創業板、中小板等規模指數的;你有行業偏好,ETF有跟蹤消費、醫藥、能源、金融等行業指數的;你關心主題,ETF有跟蹤深成長、民營、央企、週期、商品等主題指數的;你偏愛成長型投資,ETF有成長、中小成長風格的;你專注價值投資,ETF有價值、深價值風格的;即使你想搞海外全球指數,ETF也有跟蹤德國30、納指、標普等。

第六,簡單高效,專業和業餘、長期和短期通吃

ETF是一種高效的指數基金,既適合長期投資、獲取經濟成長的長期回報,又可以用於判斷市場短期趨勢的波動操作;ETF產品既可以進行一籃子股票的申購和贖回,又同時在交易所市場實時交易,因此無論個人客戶還是機構等大客戶都可以參與;而ETF獨有的二級市場套利機制,還適合擅長無風險套利運作的投資者進行套利操作。

如果你想專業,可以進行趨勢研判,和股票投資差不多,無外乎,技術型、基本面型、量化型。

如果你不想費心,那就搞組合投資,最多選20只,行業儘量不相關,同時可以將其中的20%配置為全球的。

然後,該幹啥幹啥,坐等長期收益吧。

到這裡,我們應該能明白為什麼會發明ETF這樣的產品:

交易成本低(和買賣股票一樣);

有效跟蹤指數(不象封閉式基金有很大的折價);

流動性好(有做市商機制和套利盤);

非常透明(嚴格複製指數)。


坤鵬論:巴菲特靠它贏了世紀對賭 揭秘ETF是個什麼鬼


五、ETF怎麼買?

有兩種方法:

一級市場申購(用一籃子股票換ETF)和贖回(用ETF換一籃子股票)

二級市場買賣(直接買賣EFT)

第一種主要適用於金融機構,直接向基金申購ETF份額,一般是認證投資機構,比如證券公司、大的機構投資者才幹的。

如果是基金剛發行,他們可以直接用現金購買,50萬、100萬起步。

如果已經發行,這些買家就得和基金公司約定好股票品種和比例,然後在股市上購買相應的股票,再到基金公司那裡換回ETF份額。

當然,相反操作也可以,就是拿著ETF份額去換回一籃子股票。

有老鐵就好奇了,又是專業又是機構的,它們有必要去買ETF嗎?

坤鵬論認為,主要是這裡面有套利空間,二級市場的成交價(市值)和一級市場一籃子股票的高價(淨值),兩者的差距就是套利空間。

第二種方法就跟普通的股票買賣一樣。

ETF是場內基金,是不能像普通基金那樣在銀行或是基金網站購買,得直接在二級市場購買,也就是在股市中申購,和股票交易一樣,在交易軟件中輸入相應的ETF基金代碼,就可以委託下單了。

和股票交易一樣,ETF的交易也是100份起,也就是最少要買100份ETF份額,但通常每份ETF也就多則幾塊錢,少則一兩塊,甚至有的ETF只有幾毛錢,所以,門檻就是幾百塊。

如果實在對股市有排斥,就像坤鵬論身邊一些朋友,死活認為股票投資太複雜,連教都不學,這些人可以購買ETF聯接基金,這種基金的投資標的是ETF基金,它能夠複製90%以上的ETF基金走勢。

ETF聯接基金和ETF基金的區別主要是:

交易方式和普通開放式指數基金相同;

投資門檻較低,大多為1元或10元起購;

ETF聯接基金只可以在一線市場申購贖回;

ETF聯接基金支持定投,而ETF基金不行。

總而言之,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ETF基金是比股指基金更好的投資選擇,據說巴菲特曾9次公開推薦ETF,不過坤鵬論認為,他推薦的都是專指美國ETF。

坤鵬論還是一貫觀點,如果ETF投的只是簡單的國內基準指數,比如:滬深300、上證50等,建議別選,因為這些國內指數就沒有什麼像樣的,有人曾在2017年做了個統計,持有10年50ETF的結果居然是負的,難兄難弟300ETF更慘,-14.16%!

所以,坤鵬論再次囉嗦一句,在我大A股自己選股才靠譜,如果非要投ETF,必須好好挑選一番,那些主題和不同風格的ETF可以優先關注。


坤鵬論:巴菲特靠它贏了世紀對賭 揭秘ETF是個什麼鬼


六、五花八門的ETF總有一款誘惑你

1.貨幣ETF

和貨幣基金差不多,如果股票賬號裡有不投的閒錢,可以直接投貨幣ETF,年化也有不錯的。

值得注意的是,貨幣ETF永遠是分紅再投資的形式,份額會隨著時間不斷增加,所以賺的是份額,不是淨值。

2.黃金ETF

因為全球股市遭受重創、美國政府部分關門,再加上2019年經濟前景黯淡,投資者將資產越來越多的投向黃金ETF。

根據彭博統計,截止12月25日,黃金ETF持倉達到2187.2噸。

隨著資產快速流入,金價也被推升至6月以來最高水準。

美國還有石油ETF、鋼鐵ETF、煤炭ETF等品種。

3.債券ETF

一般在利率震盪或下行的背景下,債券資產的避險功用突出,所以選擇債券ETF是比較明智的。

4.全球指數ETF

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這是一個全球資產配置的好選擇。

目前ETF能跟蹤的海外指數包括:德國30DAX指數、標普500指數、納斯達克100指數、恆生指數,中證海外互聯指數。

請您關注本頭條號,坤鵬論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是包括今日頭條、雪球、搜狐、網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網站或自媒體平臺的特約專家或特約專欄作者,目前已累計發表原創文章與問答5000餘篇,文章傳播被轉載量超過500餘萬次,文章總閱讀量近6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