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補血的8種中藥

大家好,我是中醫老劉。

血虛的人,臉色蒼白或萎黃,唇甲色淡,還月經量少甚至閉經,舌淡苔白。中醫治療血虛又稱養血,常用熟地黃、當歸、何首烏、阿膠等藥物組成方劑,今天詳細介紹補血的常用中藥。

1、熟地黃

性味歸經】性微溫,味甘。歸肝經腎經

功效與作用】補血滋陰,益精填髓。

臨床應用】內服:用量10~30克,或入丸、散,或熬膏,或浸酒。用於血虛萎黃,心悸怔忡,月經不調,崩漏下血,肝腎陰虛,腰膝痠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內熱消渴,眩暈,耳鳴,鬚髮早白。

【劉醫生提示】脾胃虛弱、氣滯痰多、腹滿便溏者禁服。

用於補血的8種中藥

2、鹿茸

性味歸經】性溫,味甘、鹹。歸腎經肝經

功效與作用】壯腎陽,益精血,強筋骨,調衝任,託瘡毒。

臨床應用】用量1~2克,研末沖服或入丸散,亦可浸酒。用治陽痿滑精,宮冷不孕,贏瘦,神疲,畏寒,眩暈耳鳴耳聾,腰脊冷痛,筋骨痿軟,崩漏帶下,陰疽不斂。研末沖服

【劉醫生提示】凡陰虛陽亢,血分有熱,胃中火盛,肺有痰熱及外感熱病未愈著均禁服。

用於補血的8種中藥

3、當歸

性味歸經】性溫,味甘、辛。歸肝經心經脾經

功效與作用】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

臨床應用】用量6~12克,煎服。用治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溼痺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

【劉醫生提示】熱盛出血患者禁服,溼盛中滿及大便溏洩者慎服。

用於補血的8種中藥

4、黑芝麻

性味歸經】性平,味甘。歸肝經腎經大腸經

功效與作用】補肝腎、益精血、潤腸燥。

臨床應用】用量9~15克,水煎服或入丸散。用治頭暈眼花、耳鳴耳聾、鬚髮早白、病後脫髮、腸燥便秘、肝腎不足、風痺、癱瘓、婦人乳少。

【劉醫生提示】便溏者禁服。

用於補血的8種中藥

5、桑葚

性味歸經】性寒,味甘、酸。歸心經肝經腎經

功效與作用】補血滋陰、生津潤燥。

臨床應用】用量9~15克,水煎服。用治眩暈耳鳴、心悸失眠鬚髮早白、津傷口渴、內熱消渴、血虛便秘。

【劉醫生提示】脾胃虛寒便溏者慎服。

用於補血的8種中藥

6、白芍

性味歸經】性微寒,味苦、酸。歸肝經脾經

功效與作用】平肝止痛、養血調經、斂陰止汗。

臨床應用】用量4.5~9克,煎服;或入丸散。用治頭痛眩暈、胸脅疼痛、瀉痢腹痛、自汗盜汗、陰虛發熱、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等。

【劉醫生提示】不宜與藜蘆同用,虛寒證不宜單用。

用於補血的8種中藥

7、白首烏

性味歸經】性平,味甘、微苦。歸肝經腎經脾經胃經

功效與作用】補肝腎,強筋骨,益精血,健脾消食,解毒療瘡。

臨床應用】內服:煎湯,用量6~15g,鮮品加倍;研末,每次1~3g;或浸酒。外用:適量,鮮品搗敷。主治腰膝痠痛,陽痿遺精,頭暈耳鳴,心悸失眠,食慾不振,小兒疳積,產後乳汁稀少,瘡癰腫痛,毒蛇咬傷。

【劉醫生提示】內服不宜過量。

用於補血的8種中藥

8、阿膠

性味歸經】性平,味甘。歸肺經肝經腎經

功效與作用】補血滋陰、潤燥、止血。

臨床應用】用量3~9克,烊化兌服。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肌痿無力、心煩不眠、虛風內動、肺燥咳嗽、勞嗽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妊娠胎漏。

【劉醫生提示】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者慎服。

用於補血的8種中藥

用於補血的8種中藥


我是中醫老劉,30年中醫經驗

健康問題可以評論留言,儘量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