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永才:“復興號”高速列車研製的主持者

新華社北京12月29日電(記者樊曦)踐行裝備製造強國之路,全力打造中國高端裝備“金名片”,是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孫永才秉承的信念。

1987年,23歲的孫永才大學畢業從長春乘火車去大連機車車輛廠報到。600多公里的車程,綠皮車“晃”了足足14個小時,“我就想我們什麼時候能坐上更快更舒適的車。”孫永才說,30多年和行業的緣分,關於車的夢想就是在那個時候紮了根。

2004年初,國家通過《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一場波瀾壯闊的鐵路建設熱潮快速啟動。中國中車按照國務院“引進先進技術,聯合設計生產,打造中國品牌”的總體要求,在原鐵道部的組織下,對國外高鐵技術平臺進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積累了豐富的技術與經驗。

其中CRH380系列的技術突破是攻堅克難的關鍵階段。時任中國北車副總經理、總工程師的孫永才,統配資源,率領團隊,攻克了動車組九大關鍵技術和十項配套技術,成功搭建時速200-250公里、時速300公里、時速350公里3個速度等級系列25個品種的動車組產品設計和製造平臺。

2014年,在中國鐵路總公司的牽頭組織下,中國中車首次以中國標準為主導,按照正向設計思路,開啟了時速350公里中國標準動車組的研發工作。孫永才再次參與到“復興號”研發之中。

歷經503項仿真計算,5278項地面試驗,2362項線路試驗,“復興號”問世。經專利審查,中國標準動車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復興號’的研製不僅是開發了性能優越的產品,更重要的是創建了中國標準的技術體系,構造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供應鏈體系,形成了國際競爭的核心競爭力。”孫永才說。

2017年9月21日,“復興號”在京滬高鐵以時速350公里運營,我國成為世界上高鐵商業運營速度最高的國家。看著這個讓中國高鐵邁入領先世界新時代的新作品,孫永才眼中充滿了激動的淚水。

2018年11月5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開幕,中國館裡兩列被稱為“飛龍”和“金鳳”的復興號動車組精彩亮相。孫永才說:“我們將立足於全球範圍,打造技術鏈、產業鏈、企業鏈、資本鏈和價值鏈的共同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