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线两年玩家走了一半,《阴阳师》做错了什么?

《阴阳师》现在怎么样了?有人说它已经冰冰凉凉了,有人说它现阶段有点“秋高气爽”,还有人肝得正起劲。

一转眼,这个贡献了许多段子与制造了许多网络声浪的手游已经上线两年了。


上线两年玩家走了一半,《阴阳师》做错了什么?


科技君第一次听说《阴阳师》的时候,还是被小伙伴以“声优阵容豪华”安利成功的,初进入游戏界面,日系的画风与沉浸感极强的游戏节奏就让许多玩家“无法自拔”,上线半年获2亿下载量,最火热的时候,月活跃用户有1038万人。

这个游戏最成功的地方,大概还在于就算没听说过“阴阳师”三个字的网民,也知道源自于它创造的热词:“非洲人”“欧气”与“SSR”。

不过游戏发展到了现在,《阴阳师》仿佛也“脱欧”,进入到了自己的“非洲时间”。


上线两年玩家走了一半,《阴阳师》做错了什么?


上线两年,辉煌不再

2016年9月2日,《阴阳师》在App Store 首发,距今刚好过了两年。

在那一年,以微博为首的社交平台上一夜之间涌现了无数《阴阳师》抽卡截图,一时间“SSR”、“欧皇”、“非酋”、“血统”、“玄学”等游戏玩家熟知的词汇也强势进入了大众视野。充满和风的美术设计和星光熠熠的声优阵容迅速吸引了许多泛二次元玩家,而日式特色的抽卡系统则勾起了许多此前从未接触过手游的人的好奇心,安利效果拔群,全民抽卡蔚然成风。

无论是自上线以来就频频登顶的App Store畅销榜,还是手游下载总量突破1000万的亮眼成绩,丰富的社交功能、卡牌收集与养成、有借鉴有创新的核心玩法、 巨大的话题效应与铺天盖地的病毒式社交传播,成就了《阴阳师》社会现象级别的辉煌。


上线两年玩家走了一半,《阴阳师》做错了什么?


但这两年,吃鸡、农药等硬核大众手游的崛起,给本质为卡牌游戏的《阴阳师》着实刺激不小。放大到游戏体验上想一想,前者的娱乐性与游戏性的确要强很多,并且组队联动机制让游戏有了许多“自来水”——虽然《阴阳师》最开始也是靠口碑传播,但不得不说,游戏类型与画风,限制了最后的扩散程度,让这款游戏始终带有“二次元”的影子,出不了圈。


上线两年玩家走了一半,《阴阳师》做错了什么?


这款网传月流水十亿的现象级手游,为何会沦落到如今畅销榜前列查无此游的地步?不光氪金量急剧缩水,用户也在疯狂流失,截至2018年8月,《阴阳师》月活跃用户仅为467.60万人,同历史峰值相比,共计减少570.75万人,月流水只有王者荣耀的30%到40%(这还是去年3月的数据),想当初它刚火起来的时候还稳压了王者荣耀一头——很明显,这款游戏走到现在,有点“过气”了。

如今,《阴阳师》已经变成了一款“旧手游”。

氪金不是原罪?

有许多玩家对《阴阳师》弃坑最大的原因在于它必须不断“氪金”的游戏属性。“必须花钱才玩得下去”成了它挥之不去的槽点,有玩家发帖称:钱能解决所有问题。但什么都用钱解决,到底是钱在玩游戏还是游戏在玩我呢?

当一个游戏必须要靠不断充钱才能获得高分游戏体验的时候,的确对贫民窟青年很不友好,动辄烧个几万十几万进游戏的玩家不是没有,但对大多数人来说,《阴阳师》只是个茶余饭后的休闲娱乐,一味只教人扔钱进去才能收获快乐,最终会耗尽玩家的耐心。


上线两年玩家走了一半,《阴阳师》做错了什么?


无休止地氪金也许是《阴阳师》犯的最大错,但还有玩家放弃它的原因在于这游戏可玩性太低。一位网友的爆料可能道出了许多玩家的心声:“《阴阳师》的游戏性很差,全程只有肝。”

到了游戏后期,玩家会发现一个很搞笑的事情,那就是你玩阴阳师时绝对不能只玩阴阳师,必须顺带干一个不太占用注意力的其他事情,比如看个视频/动漫/电影,或者跑步健身之类的,否则特别无聊。但同时你还得留点心在手机上,因为有及其反人类的点击操作要求,光战斗结束界面就得点3下,然后再点挑战,然后loading完再点准备……

网易大概自己也知道这个游戏不会长久火热下去,这一点从bug修复速度、更新速度等方面就可见一斑,快一年时间过去了,剧情几乎毫无进展,得到的完全不是一个ios榜首级App的待遇。

如果游戏的内容已经玩透了,没有继续下去的理由了,玩家为什么不走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