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為什麼槓桿式步槍被射速更慢且彈容更小的栓動式步槍取代

軍事,是每個國家都有的一種保護措施。這種保護措施,它會隨時保護國家的安危、會隨時保護國家人民的安全、會隨時保護國家領土不丟失、也會隨時抵制外來侵略者。在國與國的競爭中,軍事只要拿得出手,那話語權可就必然會出現在手中。所以軍事的發展,是每個國家都會用心去改進的項目,無論從哪個角度,都能夠看出他們對國家安全系統的關心程度是非常高的。還記得09年的閱兵嗎?看到各個國家英勇的軍人,和他們的軍事武器感覺都是在宣揚他們自己國家文化與精神啊。小編其實有的時候覺得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在各國近幾年的軍事對比中,有的穩步上升但還是被超過,有的穩步上升幅度卻是很明顯的。那麼讓我們一起去看看最近的軍事方面上發生了什麼重大事情,又有哪些著名英勇無畏的軍人吧!

二戰中, 為什麼槓桿式步槍被射速更慢且彈容更小的栓動式步槍取代。

在使用尖頭步槍彈後,槓桿式步槍在彈容量方面與旋轉後拉式步槍差不多,另外也不利於臥姿射擊,所以被取代。

二戰中,為什麼槓桿式步槍被射速更慢且彈容更小的栓動式步槍取代

槓桿式步槍

在槓桿式步槍出現以前,當時大部分的步槍(單發步槍)都是以單發裝填為主(士兵在使用這種步槍射擊時,每次只能向槍膛內裝填一發子彈)。而槓桿式步槍的內置式管狀彈艙,卻可一次裝填十多發子彈,再配合槓桿式槍機的快速上膛和退膛,讓槓桿式步槍在火力持續性上遠遠超越單發步槍。這些設計在當時對於輕武器界來說無疑是一種突破性的創新,另外在實戰表現中也相當不錯。

二戰中,為什麼槓桿式步槍被射速更慢且彈容更小的栓動式步槍取代

槓桿式步槍所使用的圓頭步槍彈

後來出現了尖頭步槍彈(圓頭步槍彈相比於尖頭步槍彈射程較近),尖頭步槍彈前後排列儲存在管狀彈艙中,後一發子彈的尖頭會頂著前一發子彈的底火,這樣很危險,容易走火。後來勃朗寧為解決這一問題,研製出了溫徹斯特1895型槓桿式步槍。這款槓桿式步槍與原先的槓桿式步槍最大區別是,將管狀彈艙改成常見於旋轉後拉式步槍的盒狀彈艙,彈容量為4發或者5發。

二戰中,為什麼槓桿式步槍被射速更慢且彈容更小的栓動式步槍取代

尖頭步槍彈

雖然溫徹斯特1895型槓桿式步槍能夠發射尖頭步槍彈,但是它還存在著以下兩個問題:

1.溫徹斯特1895型改用了盒狀彈艙,相比於原先的槓桿式步槍一次性可裝填十多發子彈相比,彈容量已經下降許多,與旋轉後拉式步槍差不多。

2.溫徹斯特1895型採用槓桿式設計,不利於臥姿設計。

二戰中,為什麼槓桿式步槍被射速更慢且彈容更小的栓動式步槍取代

旋轉後拉式步槍裝填彈藥

綜上所述,在使用尖頭步槍彈之後,改進的槓桿式步槍實際上已經和旋轉後拉式步槍相比並沒有太大優勢(子彈容量方面)。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槓桿式步槍在軍隊中完全被旋轉後拉式步槍所取代。

看了這麼多,你們內心的感觸多少都是有的吧?小編覺得軍事的存在是挺偉大,更偉大的那就是人類自己,不斷創新,不斷改造以及進化軍事項目。每個國家的軍事,拋去過往的仇恨來說,他們的啟發點都是為人民服務,為祖國服務,都值得人們去尊敬。我們也看能都看到世界各國在競爭權利這方面都是挺強勢的,而發展的前提是人民能夠團聚,發展軍事的前提就是擁有團結的民族精神。各國的軍事,軍人都是一樣的,沒有哪個國家是例外的,他們的存在,便是國家平安健全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