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這樣評說常委會工作:立法亮點多

12月24日下午,人民大會堂委員長會議室,54名來自基層一線的全國人大代表暢談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一年來的履職情況。

座談會前,代表們已經列席了一天的常委會全體會議,從下午5時至7時,足足兩個小時的座談會,代表們爭先恐後,暢所欲言,既肯定新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成績,又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見建議。新一屆人大常委會高效務實的作風,給代表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家共同的感受是:通過創新機制,加強服務保障,支持代表履職盡責,人大工作越來越貼近基層。

作為全國人大常委會聯繫代表、接受監督的一項重要舉措,這是本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邀請列席人大常委會會議的人大代表進行座談。

“多項創新舉措成為常委會歷史上的首創”

第一個發言的是來自江蘇的何健忠代表,他已是連任三屆的老代表了。10多年來,他最大的感觸是“當代表必須上接天線、下接地氣”。列席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在他看來是“全國人大常委會給我們一次接天線的寶貴機會”。

十三屆全國人大以來,除了先後有300名代表列席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外,還有78名代表參加了常委會組織的執法檢查、153名代表擔任了預算審查聯繫員,還有1200多人次參加了全國人大常委會組織的學習培訓。代表們認為,這些舉措很接地氣。

來自湖北的劉超代表雖然也是一名連任代表,但還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座談會,“非常感謝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供這樣一個和全國人大常委會領導近距離交流的機會,這是本屆全國人大常委會貼近基層的一種機制創新。”

以專題詢問的方式監督推動“兩高”工作、審議國有資產報告、為貫徹落實黨中央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重大決策部署而加開人大常委會會議……“一年的工作確實不容易!全國人大常委會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決貫徹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回應人民群眾重大關切,厲行法治,多項創新舉措成為常委會歷史上的首創。”來自安徽的楊善竑代表說出了大家的心聲。

黃茂興和劉超兩位代表還提出一個創新設想,得到了常委會領導的當場回應。他們建議,建立有全國人大代表尤其是基層代表參與的全國人大與外國議會之間的訪問交流機制,“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大代表參與對外交流,講好中國故事,擴大宣傳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有利於樹立中國民主開放的良好國際形象,有利於鞏固對華友好的社會基礎。”

 “開展代表履職培訓,越早越好”

54名代表中,有很多是新當選的代表,大家一致認為,這一年通過參加全國人大常委會組織的學習和培訓,增長了知識,提高了履職能力。

楊善竑代表任職以來,參加了全國人大常委會組織的代表培訓、全國人大議案辦理座談會、最高人民法院的視察活動、最高人民檢察院的開放日活動以及省內的各項專題調研活動。尤其是列席本次常委會會議,親歷常委會工作的高效、務實,本著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完成一項項艱鉅而複雜的任務,讓她收穫很大。她希望全國人大常委會能夠督促各級地方人大做好代表的學習培訓,不僅在內容上要高質量,形式上也要多樣化,使代表履職履在關鍵處、提建議提在點子上,鼓勵各級代表積極履職盡責。

同樣是新代表的史浩飛,感受則不同:“我參加了第二期全國人大代表學習班,系統學習了人大代表制度、代表履職等基本知識。通過學習,現在回過頭來看今年人代會期間我提的幾個建議,感覺質量還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他建議,全國人大常委會盡早通過各種方式“開展代表履職培訓,越早越好,尤其是第一年的培訓特別重要,能為今後幾年的履職打基礎。今年參加培訓班的代表只有1200多人次,建議通過視頻、多媒體、互聯網等多種方式,為代表履職提供幫助”。

 “讓我非常欣慰的是,建議得到了部委的高度重視”

提出建議和議案,是人大代表參與管理國家事務、履行職責的重要途徑。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期間,代表們共提出7139件建議,目前已全部辦理完畢。

胡桂花等代表表示,特別感謝全國人大常委會對代表的建議和議案進行認真研究並及時轉辦。

黃茂興代表在今年人代會期間牽頭提了6條建議,“讓我非常欣慰的是,建議得到了部委的高度重視,給了我很詳細的答覆,讓我很受啟發。在今後的履職實踐中,我將通過學習,爭取多提一些高質量的建議和議案。”

談到對代表建議的辦理,來自貴州的石麗平代表現身說法:“我是做傳統工藝保護的,今年3月12日,我提出了傳承人稅負過重的問題,第二天就得到了財政部的答覆, 6月1日這個問題就得到了解決。”

如何更好地辦理代表建議,有代表結合自身履職經歷提出了建議。

楊善竑代表建議拓展辦理渠道,“我提的建議,有關部門回覆時只是一個電話或者一份書面材料,現在信息技術這麼發達,能否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和代表直接溝通。這樣與代表交流的過程,比只是一個簡單的回覆更有意義。”

來自北京的田春豔代表談到了代表聯名簽署議案的問題,“由於每年3月人代會時間很緊,沒有充足時間對議案進行討論。建議全國人大常委會為代表提供幫助,比如在會前一至兩個月,各代表團組織代表就將要在人代會上提的議案進行溝通,決定是否聯名提出某個議案,從而保證議案的質量。”

 “這一年的立法亮點太多了”

此次常委會會議審議的17部法律案中,包括土地管理法、農村土地承包法等在內,很多都涉及國計民生。代表們認為,這充分體現本屆人大立法緊緊扣住回應人民群眾的重大關切。

來自湖南的遊勸榮代表認為,新一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特別重視立法工作,注重將中央的決策法律化,為實現黨的全面領導,為貫徹全面依法治國戰略,為進一步改革開放提供法律基礎。談起今年的立法成就,他如數家珍:通過修改憲法和制定監察法、修改法院和檢察院組織法、刑事訴訟法,為新的監察制度的建立提供法律依據;開始了民法典各分編的立法工作,為完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邁出了堅實的步伐;高度重視生態環境資源保護立法,強力推動有關環保方面的地方性法規的制定和清理,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全面開展法規規章備案審查,為維護法制統一,維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邁出了重要一步。

遊勸榮代表的話引起了來自甘肅的尚倫生代表的共鳴,“這一年的立法亮點太多了。一年來,7次人大常委會會議通過的法律主動配合改革的需要,把黨中央提出的加強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緊緊銜接起來,為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提供法律保障。”

作為一名法律工作者,遊勸榮代表建議,對那些法律已確立、符合法治原則和文明要求的重要制度,如高空拋物致人損害的歸責安排、勞動合同法對勞動者的保護制度等,儘管執行中有這樣或那樣的困難、社會上也有一些不同看法,也不能輕易修改、放棄或讓步,以維護法律的權威、立法工作的嚴肅性,實現法律對文明、進步、法治的引領作用。

最後,全國人大常委會領導對代表們提出的問題和建議作了回應,感謝代表們對常委會工作的大力支持,同時希望代表們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認真聽取群眾意願和呼聲,發揮好聯繫人民群眾的橋樑紐帶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