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出臺“門前三包”責任區管理實施細則

(原標題:我市出臺市容和環境衛生“門前三包”責任區管理實施細則)

為了進一步加強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創造整潔、有序、文明的城市環境,近日我市正式出臺《漳州市市容和環境衛生“門前三包”責任區管理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從適用範圍、職責分工、責任範圍、責任要求、責任書牌、公眾監督、保障措施、監督檢查等8個方面入手,按照“制度規範化、信息數據化、監管常態化”的工作要求,提出了25條具體實施舉措,把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進一步落實、落細、落好。

確定具體實施範圍

本次《實施細則》適用於我市行政區域內的城市建成區以及縣(市)人民政府確定的實行城市化管理的區域。其中,我市行政區域內的城市建成區現由薌城區、龍文區兩個城市建成區組成,具體實施範圍:薌城區東至九龍大道,西至金峰路,南至江濱路,北至北環城路(不含北環城路)。龍文區東至東環城路,西至九龍大道,南至江濱路,北至漳華路。

根據《實施細則》,我市行政區域內實行城市化管理的區域,由各縣(市)人民政府確定,並向社會公告。根據目前確定的範圍,具體如下:

——龍海市:東至龍海市公交站,西至西溪大橋,南至榜山柯坑村,北至錦江道。

——漳浦縣:東至朝陽隧道、石齋北路、黃倉口、龍湖大道南側、綏安中心小學、綏東花園、北岸二期,西至國道324線,南至鹿溪流域,北至開發區金霞北路、綏東溪延伸段。

——雲霄縣:東至江濱路,西至將軍山公園,南至324國道,北至將軍大道。

——詔安縣:東至江濱路,西至國道324線,南至丹詔大道,北至中興大道。

——東山縣:西埔城區及開發區東至東環路,西至西環路,南至南環路,北至疏港路;銅陵城區東至頂街路,西至黃道周公園,南至湖海路,北至大沃路。

——平和縣:東至迎賓路,西至西環路,南至文昌路,北至福環路。

——南靖縣:東至翠眉紅綠燈十字路口起經縣醫院新址至閩星生態工業園邊山馬路口,西至南環路碧候端點起經麒麟山公園至山梅路蘭博園岔口,南至翠眉紅綠燈十字路口起經六安新村部至碧候端點,北至山梅路蘭博園岔口起經鳳翔花園小區至閩星生態工業園邊的山馬路口與東環交接。

——長泰縣:東至建設路,西至順和路,南至武德路,北至政通路。

——華安縣:東至聯達木業,西至福裡橋頭,南至羅溪路口,北至竹種園。

補充與完善責任區管理範圍

《實施細則》在已發佈的《漳州市市容和環境衛生“門前三包”責任區管理若干規定》基礎上,進一步補充和完善了責任區管理的橫向、縱向、立面範圍。

其中,橫向為建(構)築物(包括其他不動產)的沿街總長;縱向為建(構)築物(包括其他不動產)沿街牆基至人行道的路沿石(為整個步行道,或至非機動車道的分界線);立面為建(構)築物沿街(包括其他不動產)的外立面。

責任區範圍存在爭議的,將由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組織相關責任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由所在地的縣(市、區)城管執法(市容管理)部門會同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共同確定,並書面告知相關責任人。

補充和細化三大條款

本次《實施細則》補充和細化了《漳州市市容和環境衛生“門前三包”責任區管理若干規定》中關於市容市貌、環境衛生、綠化亮化的條款。

其中,市容市貌方面在原有五個條款的基礎上,根據實際分劃出了六個小條款,並進行了具體規定,分別為:不得違反規定佔道經營;不得違反規定實施搭建行為;不得違反規定實施懸掛、張貼、塗寫、刻畫等行為;戶外廣告、招牌設置需符合國家城市容貌標準;不得違反規定產生油煙、油汙擾民行為;機動車有序停放在公安交通或城管執法(市容管理)部門劃定的停放點。

此外,環境衛生方面將生活垃圾的類別具體列出;綠化亮化方面對佔用綠地、損毀苗木、採摘花果、綠地綠化、夜景燈光、廣告招牌及樹木架線、拴系物品等內容進行了明確的責任劃定。

全面開展“示範街”創建

根據《實施細則》,我市把“門前三包”責任區管理納入數字城管信息系統平臺,實施網格化、精細化、智慧化管理。同時,我市推行社會化購買服務,實施“垃圾不落地”、城區“牛皮癬”治理等環境衛生保潔管理;開展“門前三包”責任區管理區域的巡查監督、信息採集、勸導教育、糾正處置等專業化、職業化服務管理。

“門前三包”責任區管理區域的所有主次幹道,全面開展“示範街”創建活動,具體創建標準由市城管執法部門負責制定並組織實施考核評價;“門前三包”責任區管理區域的所有主次幹道,全面推行“街長制”管理,各縣(市、區)的城管執法(市容管理)部門負責制定相應工作職責與管理制度,並對“街長”履職情況開展監督。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實施細則》要求制定露天燒烤治理辦法,規範露天燒烤,減少佔道經營行為;推廣使用無煙燒烤環保爐具,避免城市環境汙染,改善城市空氣質量。

此外,我市還通過建立投訴舉報受理制度、開展常態化普法宣傳等具體措施,進一步加大公眾的監督力度、提高市民的參與率和遵規率,並定期開展監督檢查、建立考核評價制度,將考評結果納入各級績效管理內容,保障法規落地見實效。⊙本報記者蔡柳楠通訊員陳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