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蘇聯的坦克大兵壓境,我國這一“坦克殺手”橫空出世!

Lang~Lang ~Ago,我們曾講過我軍曾經頗為倚重、威力最大的反坦克炮——PTZ-89自行反坦克炮。如今這位有著“東方費迪南”之稱的老兵已然退役。但時光荏苒數十載,當年那些驚心動魄的故事還在繼續流傳著。

曾經蘇聯的坦克大兵壓境,我國這一“坦克殺手”橫空出世!

關於89式自行反坦克炮的研製背景,我們之前也略有提及:上世紀中蘇交惡時期,中國北方邊境上面臨著空前的壓力。特別是70年代初,蘇軍裝甲部隊已經逐漸過渡到T-72後,我軍的59更是“力不從心”。那麼這樣的壓力究竟有多大呢?

曾經蘇聯的坦克大兵壓境,我國這一“坦克殺手”橫空出世!

關於中蘇早年間的分歧,我們自不用多說。起初雖然雙方關係不太友好,但也遠遠達不到相互攻伐的境地。邊境上有些小摩擦時,雙方還是有一定的“默契”保持克制。此時蘇聯在中蘇邊境只駐紮有12個師,外蒙地區也不過2000人,共計不超過20萬人。

曾經蘇聯的坦克大兵壓境,我國這一“坦克殺手”橫空出世!

珍寶島

但“珍寶島事件”之後,中蘇關係降至冰點。蘇聯野心暴露無遺,向邊境地區大規模增兵。其中蘇聯陸軍在中蘇邊境上增加到43個師,駐外蒙的蘇軍也增加到12個師,合計約有70萬人。蘇聯空軍和國土防空軍則部署了24個師的兵力,包括數目巨大的戰機和防空導彈。此外,蘇聯戰略火箭軍也陸續在蘇聯中部建設導彈基地威脅中國。以上合計,蘇聯邊境陳兵逾百萬之巨。

曾經蘇聯的坦克大兵壓境,我國這一“坦克殺手”橫空出世!

珍寶島事件:蘇軍被繳的T-62至今還在軍博中

從此時開始直至80年代末,如何防範蘇聯百萬軍隊妄動和可能南下的鋼鐵洪流就成了中國軍隊的心頭大患。當時中國裝備的主要是仿自T-54A的59坦克,而蘇軍裝備的是T-62,而且隨後的日子裡還逐漸的換裝了T-72坦克。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上講,我們同蘇軍都有差距。

曾經蘇聯的坦克大兵壓境,我國這一“坦克殺手”橫空出世!

如今看起來,T-72似乎不值一提,但當年可不是這樣子的

認識到裝甲力量的差距和反坦克武器的匱乏後,70年代初中國開始大規模研製反坦克武器。我們所熟悉的L7線膛炮正是此時進入中國,並衍生出了諸多的東方後代。而120mm高壓滑膛坦克炮和反坦克炮也源於此時,最終鑄就89式這輛“最強”自行反坦克炮。

曾經蘇聯的坦克大兵壓境,我國這一“坦克殺手”橫空出世!

1989年,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89坦殲)開始小批量裝備部隊試用。1990年,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批覆:“同意PTZ-89式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武器系統設計定型”。此時,89式是陸軍最強大的反坦克炮,炮口動能、直射距離、穿甲威力等性能指標,都能比肩國際先進水平。

曾經蘇聯的坦克大兵壓境,我國這一“坦克殺手”橫空出世!

120mm高壓滑膛反坦克炮的最終產物就是89“坦殲”

不過89式並沒等來對手,因為1990年時蘇聯已經是風雨飄搖。至於解體之後,昔日龐大的鋼鐵洪流中,盜賣軍備者有之、疏於維護者有之,總之鋼鐵洪流已成廢鐵、毫無氣勢。所以失去對手的89式在新世紀的發展中很快就退居二線。雖說89式自行反坦克炮自身亮點不多,甚至有臨時拼湊之嫌。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個臨時產物給了中國軍隊抵禦強敵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