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產業助興海峽兩岸,平潭國際旅遊島迎2週歲!

文旅產業助興海峽兩岸,平潭國際旅遊島迎2週歲!

2018年8月8日至9日,正值國務院批覆《平潭國際旅遊島建設方案》2週年之際,2018平潭國際旅遊島研討會在平潭舉行。

“2017年福建省旅遊總收入突破5000億元,高於全國14個百分點。近五年,平潭接待遊客年均增幅23.6%,旅遊總收入年均增幅43.4%。”8日,福建省旅發委副主任吳立官在2018平潭國際旅遊島研討會上如是說。

福建省相關領導、行業主管部門領導、全國旅遊專家學者、文旅行業代表企業、金融資本行業精英、大型在線旅遊服務商等相關人士共800餘人齊聚一堂,深入探討平潭旅遊融合發展之路,進一步激活平潭旅遊資源與相關產業,推進新環境下海洋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平潭國際旅遊島發展尋計問道。

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副主任林舜傑表示,如何促進國際旅遊島的國際化、品牌化、特色化,如何發揮對臺優勢、擴大對外開放,如何優化旅遊發展環境,如何加快產業產品開發,如何提高旅遊服務水平,依然是平潭國際旅遊島建設面臨的緊迫課題。

會上,中國旅遊研究院副院長李仲廣,中國海洋學會海洋專業委員會副會長陳耀,國家發改委城鎮中心原副主任、現中心智庫副理事長、研究員喬潤令,臺灣知名學者、百億桐花祭操盤手莊錦華等兩岸專家、學者分別發表主旨演講,為平潭國際旅遊島發展建良言,獻良策。

中國旅遊研究院副院長李仲廣表示,海洋旅遊目的地是最受中外遊客歡迎的旅遊目的地。但中國海洋旅遊同質化嚴重,到哪兒都是吹海風、洗海澡、觀海景、吃海鮮。未來海洋旅遊發展原則應該是陸海聯動,文旅融合,一帶統籌,節點輻射。平潭國際旅遊島發展可多利用海峽元素,引領海洋旅遊強國建設,引領海峽地區長遠發展。

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北京交通大學旅遊系主任、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張輝建議,平潭在城市建設方面,要改變居住城市概念,變為旅遊城市概念。鄉鎮建設要建成特色小鎮、旅遊小鎮。平潭的自身條件適合建成度假旅遊型目的地,度假旅遊需要星級酒店、快捷酒店、現代民宿多種業態結合,所以,平潭要進行大規模的、有力度的住宿業革命,才能打造出高品質的國際旅遊島。

“臺灣文化旅遊潛力無限。”臺灣知名學者、百億桐花祭操盤手莊錦華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平潭應該花心思挖掘風土資本。所謂風土資本,就是本地獨有的元素,只有找到這個地方最獨特的,並能與消費者產生溝通與共鳴的風土資本,將其打造成為城市旅遊IP,才能擴大文化旅遊的核心價值。

據悉,本屆研討會由中國旅遊研究院指導,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福建省旅發委、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主辦,平潭綜合實驗區旅發委、平潭綜合實驗區黨工委宣傳部、平潭綜合實驗區旅遊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巔峰智業旅遊文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協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