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投資人準備把錢給誰?

都說2018年的投資環境是一個“寒冬”,其實在投資人眼中已經見怪不怪了。因為他們經歷了太多的資本“寒冬”,也盼到了“春天”的回暖,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投資環境就這樣跌宕起伏著。

“寒冬”並不可怕,更多的是你怎麼去面對它。就像創新工場CEO李開復所說,很多偉大的公司都是孕育於最艱難的時候。

2019年,投資人準備把錢給誰?

在亞洲金融危機結束最艱難的1999年,中國迎來最頭部的互聯網公司的誕生;2001年互聯網泡沫破滅的時候,中國也出現了幾家很不錯的互聯網公司;2008年金融危機泡沫破滅,緊接著便出現了小米、去哪兒、UC、YY,以及一批中國新生代的互聯網公司的身影。

“所以作為投資人來講,我們就要在最冷的冬天給他們提供糧草,讓他們過冬,迎接春天大好的時光,可以茁壯的成長。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應該是春天的使者。”信中利資本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汪潮湧為投資人們找到了合適的定位。

當然“春天的使者”也有壓力,因為行業都有一個波動和在波動當中不斷髮展的過程。在投資人看來,2018年有很多估值的泡沫,也有很多行業處於非常大的變化和變動當中。與去年相比,2018年的投資表現也有一些變化,主要在於投資的項目數量有所減少,但是投資的單量並沒有降低,可能單個項目的金額還略有提升。

2013-2018年期間,國家鼓勵創業創新,創業公司也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面對2018年的資本“寒冬”,創業公司也放慢了腳步,他們更加回歸到更長期視角,更穩健,更加可持續發展的狀態。這期間創業公司的CEO是幸運的,他們不用激進,甚至不會比較盲目地去擴張,去融資,去花錢,而是有更多反思冷靜的時間,有更多從容應對難題的機會。

對創業公司來說,看到這麼多的泡沫破裂之後,能夠更加理性迴歸到自己最重要的事情上是值得慶賀的。對於投資界來說,2019年他們犀利的目光又將鎖定何方?

2019年,投資人準備把錢給誰?

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聯想創投集團總裁賀志強:我們從2016年開始,就開始堅定投智能互聯網,就是從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帶來的行業變革。行業就是智慧工業、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物流等。我認為這是比較長的賽道,至少2019年我們也會堅持在這個賽道上去進行投資,這個我的第一個答案。

第二,可能在2019年,我的團隊更想找的在智能互聯網和行業結合,現在談AI太多,大數據和AI賦能之後,會產生一個什麼樣的結果,是變革了一個行業,而不是某一個技術賦能,這個是我們在找的,包括也在內部孵化。2019年或者未來幾年更大的機會,可能是智能互聯網賦能新的物種。

信中利資本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汪潮湧:三個領域我們在2019年會加大投入,首先是生命科學,健康領域。中國醫藥和醫保的變化會讓這個行業成長得更強,也會出來一些好的公司。

其次還有AI的落地,人工智能熱了好幾年,但是人工智能最核心的地方就是落地為王。人工智能要解決效率的問題,不僅僅是侷限在安防,我們要看到人工智能的嵌入,到工業自動化,比如說物流,包括AI和健康的結合。

最後是新能源汽車。這幾個月跟汽車相關推出的案子,一個是蔚來汽車,一個是阿斯頓馬丁,他們在設計技術上面做了很多改進,使得他們的業績有了逆轉,這個行業裡面未來還是有很多的機會。因為新能源汽車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產業鏈條上還會出現很多的投資機會。

君聯資本董事總經理、總裁陳浩:有兩點可以給大家一些參考:第一,今天中國到了一個靠創新發展的時代,在哪些方向上是中國具備真正創新技術的方向,這些確實值得關注和投資。第二,中國在哪些局部跟全球或者跟其他國外的競爭對手比,比較有優勢,這也非常值得關注。

經緯創投中國基金創始管理合夥人徐傳陞:我們現在大概在看七八個領域,新藥研發,包括未來的生物醫藥,中國只有恆瑞醫藥超過千億人民幣,在美國這個級別大概20、30家公司,其實每五到十年都會產生新的一波公司,這一塊我們有非常多要追趕的地方。

2019年,投資人準備把錢給誰?


在電動車和智能車產業我們也做了不少的佈局。還有我們看到一些產業鏈相關的一些核心組件,如果拆解一輛汽車,最核心的高端組件和零部件,都是歐美和日本企業在做的,包括車載芯片,這一方面我們過去兩年在積極的佈局,也投了非常不錯的公司。

第三,我們從五年前就開始所謂的雲計算和企業服務,現在比較流行說產業互聯網,或者說供給側的數據優化、改造、升級,這個方向我們還是挺看好。我認為未來三到五年產業本身有很多需要通過應用技術,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分析,怎麼把技術做得更好,怎麼聯動工業生產和整個製造業,這一塊都是我們非常關心的問題。

源碼資本創始合夥人曹毅:我認為2B領域數據化、智能化的大趨勢會加快,GDP不會漲得很快,經濟結構也會有比較大的調整,還有優化的空間,不斷優化和化零為整,提高效率的機會,這裡面經濟增長不是很快的時候,2B端的進化,整個速度會加快。

這個跑道來講,2019年還是會進一步往上走,然後在資本市場的認可度也會提高,因為總體2B在資本市場還是偏低一些,更多的資源會湧入到2B這個行業。所以我對這個行業在2019年的預期是很樂觀的。

GGV紀源資本管理合夥人符績勳:我覺得展望2019年,或者是說從18年開始,其實我們看很多領域都離不開智能化AI,就是來賦能於很多的產業。不管是新零售、教育、醫療健康,都有一個很強的背後數據化、智能化的驅動力。有時候是需要結合,不僅僅是一個軟件的形式,可能要結合硬件的形式,可能要結合物聯網,我們看一些機器人,汽車這樣一個領域,它也是需要結合多種形式而生的。

創新工場CEO李開復:教育、企服、醫療是我們重點關注的方向。我們的教育有很大的挑戰,但是各種遠程的播客,還有通過軟件來發音和教數學,所以教育也有可能趕超美國的後發優勢。今年我們看到AI軟件可以帶來價值,看到了雲可以帶來價值,一下子把企業級軟件推向了巨大的國際市場。醫療又是一個領域,我們不如美國,現在也有各種生物科技,用AI方法來做治療,或者因為系統化整個醫院的整合。

毅達資本董事長應文祿:多年的投資經驗告訴我們,投資不可以脫離具體的地方經濟獨立發展,機構結合區域產業分佈、產業優勢,加大與區域的融合,會發現與地方產業結合的程度越深、投資機會就越多。比如說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一體化就孕育著很好的投資機會。

寒冬與否,企業都要做好準備。對於企業而言,拿到融資只是一個階段性的勝利,能夠得到資本的助力,儘管這個過程比較艱難,但能夠擁有解決危機、突破瓶頸、將企業發展壯大的能力,也不枉前期經受的苦難。而那些沒有得到資金支持的企業,或將面臨著倒閉的風險。

通過上述觀點發現,AI、智能互聯網、To B等領域成為大佬們普遍比較看好的投資方向。2018年對於投資大佬來說具有里程碑意義,在對即將過去的一年進行回顧後,對2019年存在的機遇同樣充滿著期待。錢越緊,資本的去向越集中。仔細看看,你是不是就在大佬們關注的領域中,或許下一個誕生的獨角獸就是你!


科技鏈接商業 智能突破邊界

科鏈界——打造ABC領域首席媒體傳播及資源服務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