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再發規範文件 落實“看穿式”監管|政策解讀

证监会再发规范文件 落实“看穿式”监管|政策解读

本文首發於2018年10月18日

《中國戰略新興產業》

欄目主持:貟天一

1.證監會繼資管新規後再發規範文件 落實“看穿式”監管

近期,證監會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期貨經營機構客戶交易終端信息採集有關事項的公告》,對2013年《關於加強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客戶交易終端信息等客戶信息管理的規定》做出補充監管要求。

公告內容主要有3個方面。一是明確會員對客戶的管理。明確期貨公司對客戶交易行為的管理責任,要求期貨公司應確保客戶下達的交易指令直達其信息系統。二是保證會員能夠得到客戶完整準確的信息。規定期貨公司對其交易、結算軟件以及客戶使用的交易終端軟件進行接入認證管理,確保軟件具備真實、準確、完整地採集和報送功能。三是明確由中國期貨市場監控中心負責接收客戶交易終端信息。期貨市場監控中心負責接收客戶交易終端信息,並共享給期貨交易所。同時,制定配套的技術規範,用於指導期貨公司按要求採集客戶交易終端信息。

和合期貨指出,證監會這一舉措,指導了期貨市場的相關主體做好客戶交易終端的信息採集及接入認證工作,進一步落實了期貨市場看穿式監管的要求。客戶交易終端信息採集是重要的市場基礎性工作,客戶真實、準確、完整的信息,有助於期貨交易所加強一線監管和監管會監管執法,維護期貨市場的秩序,保障期貨市場健康穩健的發展。“強監管”已不再是一句口號。

2.滬倫通項目落地可期

近期,證監會起草《上海證券交易所與倫敦證券交易所市場互聯互通存託憑證業務監管規定(試行)》(以下簡稱《監管規定》),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監管規定》共30條,主要包括5個方面內容。一是明確滬倫通中國存託憑證(CDR)發行審核制度。規定滬倫通CDR應當符合《存託憑證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管理辦法》)關於公開發行CDR的規定,明確了申報文件、核准程序、保薦盡調、會計審計安排和CDR數量上限等要求。二是明確CDR跨境轉換制度安排。銜接《管理辦法》,規定了跨境轉換業務類型(生成和兌回)和境內證券公司參與此項業務的基本條件及備案要求,以及跨境轉換機構資產託管、境外投資管理等行為規範。三是明確CDR持續監管要求。原則上援引適用《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託憑證上市後持續監管實施辦法(試行)》中對已在境外上市紅籌企業的規定。不再強制要求基礎證券發行人披露季度報告。四是明確境內上市公司境外發行GDR的監管安排。納入境外上市框架進行監管;鑑於GDR可轉換為A股在境內市場流通,為防範監管套利,兼顧商業可行性,對GDR發行條件、發行價格、限制兌回期以及參與GDR跨境轉換的境外券商和存託人作了規定。五是強化監管執法,明確法律責任。銜接《管理辦法》,重點明確對跨境轉換機構的監管。

新時代證券研究所所長孫金鉅表示,與創新企業發行CDR不同,滬倫通下的東向CDR不具備融資功能,但可以跨境轉換,且無需由發審委審核。發行東向CDR的公司需向證監會提交申請,由上交所對其是否符合上市條件進行審核,由證監會最終核定公司的發行資質。

3.銀保監會啟動首批“多縣一行”制村鎮銀行試點

近日,銀保監會同意河北、山西、內蒙古、黑龍江、福建、河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陝西、甘肅、青海、新疆等15箇中西部和老少邊窮且村鎮銀行規劃尚未完全覆蓋的省份開展首批“多縣一行”制村鎮銀行試點。

與前期採取的“一縣一行”組建村鎮銀行方式不同,此次“多縣一行”制村鎮銀行試點僅在中西部和老少邊窮地區,特別是貧困縣相對集中的縣(市、旗,以下統稱縣)開展。具體模式是,在多個鄰近縣中選擇一個縣設立村鎮銀行總部,在鄰近縣設立支行。設立支行數量根據所在地經濟金融總量、主發起人資本實力和風險管控能力等因素綜合確定,原則上一般不超過5個。根據試點安排,此次15個省份“多縣一行”制村鎮銀行試點,可覆蓋43個村鎮銀行空白縣(市、旗),其中28個屬於國定貧困縣和連片特困地區縣。

銀保監會介紹,開展這一試點的主要目的是加大對中西部和老少邊窮地區金融資源投入,有針對性地解決欠發達地區單獨組建村鎮銀行法人無法實現商業可持續經營的突出困難,提高金融服務覆蓋面和可得性。

4.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約束將加強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強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約束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將推動國有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到2020年年末比2017年年末降低2個百分點左右,之後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率基本保持在同行業同規模企業的平均水平。加強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約束是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的重要舉措。要通過建立和完善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約束機制,強化監督管理,促使高負債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率儘快迴歸合理水平。

《意見》明確規定所有行業、所有類型國有企業均納入資產負債約束管理體制,國有企業是落實資產負債約束的第一責任主體。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約束以資產負債率為基礎約束指標,對不同行業、不同類型國有企業實行分類管理並動態調整。原則上以本行業上年度規模以上全部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為基準線,基準線加5個百分點為本年度資產負債率預警線,基準線加10個百分點為本年度資產負債率重點監管線。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李世剛認為,指導意見為國企減負債、降槓桿工作描繪了清晰的時間表和任務書。他表示,目前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率仍高於本行業平均水平,考慮到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企業資產負債率差異,2020年末國企總資產負債率降低2個百分點後,將使得大部分國企資產負債率接近行業平均值。

5.政府出資產業投資基金績效評價有關工作展開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於做好政府出資產業投資基金績效評價有關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對在全國政府出資產業投資基金信用信息登記系統中登記並完成材料齊備性審核的基金和基金管理人,運用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指標、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對政府出資產業投資基金的政策目標實現程度、投資管理能力、綜合信用水平、經濟效益等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

《通知》指出,此次重點考核政府出資產業投資基金政策目標實現效果、投資運營情況和信用水平。在指標設置上,績效評價根據基金所處投資階段分為投資期基金評價和退出期基金評價,主要指標分為政策評價、管理評價、信用評價、經濟評價四大類。其中,政策評價主要考核基金投資貫徹國家區域規劃、區域政策、產業政策、投資政策及其他國家宏觀管理政策的情況,按基金章程、合夥協議和基金協議約定的投資方向的符合度以及引導社會資金參與的財政資金放大倍數;管理評價主要考核基金管理人的規範性和專業性;信用評價主要考核基金和基金管理人的信用狀況。此外,針對退出期基金的特點,績效考核在退出期單設了經濟評價指標,對基金收益情況和已投企業運營情況進行考核。

業內人士指出:“績效評價與國家宏觀政策導向、政府出資產業投資基金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水平、行業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有機結合,引導更多社會資本投入國家鼓勵支持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推動基金在支持創新發展和產業升級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END

证监会再发规范文件 落实“看穿式”监管|政策解读
证监会再发规范文件 落实“看穿式”监管|政策解读证监会再发规范文件 落实“看穿式”监管|政策解读
证监会再发规范文件 落实“看穿式”监管|政策解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