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偷偷”種植中國食物,全國幾乎種滿,但只有當地人敢吃

作為一個“開掛”的民族,印度以各種奇葩行徑在國際上早已成為了笑談。無論是“阿瓊”坦克還是“光輝”戰鬥機,彷彿都帶上了印度人的奇葩色彩。

德國MTU的工程師就曾經前往中國和印度進行當地建廠指導,很明確地指出印度人的不良習慣和奇葩思維是造不出好產品的。印度工人赤腳或者穿拖鞋進行高精度坦克發動機部件的組裝和製造,引發過無數事故,他們並不能有效理解各種管理規章存在的意義。

印度“偷偷”種植中國食物,全國幾乎種滿,但只有當地人敢吃

​當然,相比於印度人的思維和不良習慣,其生活方式才是最大的奇葩。部分印度人會前往恆河飲用恆河水。作為可能是世界上汙染最嚴重,最髒的一條河流,其中充斥著浮屍、排洩物、化工汙染物和各種生活廢水。很有可能別人家剛剛沖廁所的馬桶水,未經過濾就到了這些人嘴邊。其中的生物和化學傷害可想而知。

而印度人近來又爆出奇聞,他們在恆河流域種治菱角,並且獲得了很大的成功。這些菱角受到了印度全民的喜愛。不過植物學家對此十分不解,恆河流域並沒有野生菱角存在,印度人是如何一夜之間變出大量菱角的?

原來,印度有前往中國的遊客曾經見到過,也試吃過菱角,發現這種食物味道相當好。就從中國偷偷攜帶了部分菱角回到印度,並且進行試驗播種。沒想到,“肥沃”的恆河水讓菱角一夜之間瘋長起來,在中國使用化肥都沒有這麼好的效果。印度的菱角種植業就在短時間內迅速成型,與恆河浮屍一起成為了恆河上的一種奇觀。

印度“偷偷”種植中國食物,全國幾乎種滿,但只有當地人敢吃

​不過,由於主要菱角種植區都在恆河流域,前往印度的中國遊客可不敢嘗試這種風靡印度的美食。印度河水不僅各種細菌病毒嚴重超標,還有大量化學汙染物。由於環保建設欠缺,恆河的化學汙染極其嚴重。其化學汙染指標化學耗氧量達到了黃河的7倍,汙染程度可見一斑。在這種水質中種植的菱角,雖然依然能夠正常生長,但是會富集大量環境中的化學汙染物。可能擺上餐桌的菱角里,還有這鍊鋼廠的鐵元素過量,電線廠的銅元素超標和核電站的微量鈾元素。

不過,即使印度人這麼喜愛恆河水菱角,目前暫時還沒有嚴重疾病產生。一則是因為化學汙染的危害需要很長時間才會體現,另外印度人長時間生活在這種不乾淨不衛生的環境中,抵抗力已經有了巨大的提升。和中國現代化都市內的城市人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不過,這種抵抗力的產生肯定是有代價的。長期不衛生的環境導致了印度新生兒死亡率相比於中國高了很多,由於各種化學汙染造成的老年疾病問題也相當明顯。

印度“偷偷”種植中國食物,全國幾乎種滿,但只有當地人敢吃

​中國在新中國建國後,立馬就開始了各種宣傳衛生常識的行動,並且上升到直接影響個人未來的程度。在這些壓力下,從1950年代中期開始,各地民眾已經養成了講衛生、喝熟水的習慣,有效避免了傳染病的爆發。即使缺乏各種現代化處理設備,各地人民群眾也使用各種土辦法去把排洩物和生活廢物進行滅菌掩埋處理,完全不會直接拋棄進河流或者海洋。在建立基本的輕重工業後,醫療設備的消毒殺菌和對各種生活廢品使用石灰粉殺菌已經成為了中國人的習慣。即使到現在,都不難看見農村旱廁使用石灰粉進行消毒,避免傳染病的發生。

而在改革開放後,中國工業出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工業廢水問題也被明確要求整治。發改委多份文件強制要求對工廠排汙進行限制,有效的避免了高化學汙染汙水的直接排放。大部分危險汙染物都被集中封裝庫存,或者進行金屬再冶煉,避免造成持續的危害。

印度“偷偷”種植中國食物,全國幾乎種滿,但只有當地人敢吃

​印度的這種衛生狀況,在未來必然會成為印度發展的最大阻力。由於不良生活和工作習慣,印度人很難有效的使用手頭各種資源。缺乏足夠控制力的政府也難以保證各地的衛生教育。衛生教育領域的投資用到其他方面,短期內可能可以看見一點點的進步,鍊鋼廠又多了一家,但是長期而言必然有著極大的危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