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信用問題限乘火車飛機 這樣的老賴有多少

法制晚報訊(記者 張蕊)欠錢不還,信用破產,列入黑名單被公示,被限制乘坐高鐵、飛機,這樣的人有多少?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劉貴祥在首屆信用法治·韶山論壇上透露,截至2018年9月30日,全國共限制乘坐飛機1463萬人次,限制乘坐火車522萬人次,限制擔任企業法定代表人及高管29萬人次。

這其中,2017年12月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樂視網原董事長賈躍亭大概是國內最有名的失信被執行人,目前已累計8次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現狀 僅有20%“老賴”主動履行義務

失信被執行人,俗稱“老賴”,是指被執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進入強制執行程序後又以各種方法規避、逃避,甚至抗拒執行。簡單地說,就是欠錢不還的人。

2013年11月14日,最高法院執行局與央行徵信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明確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將其信息納入徵信系統操作規程。只要在相應系統中輸入姓名,就可以查詢到“老賴”信息。2018年5月1日起,國家發改委、中央文明辦等八部門聯合發佈文件,對特定嚴重失信人限制乘坐火車、飛機等做出規定。

劉貴祥透露,截至2018年9月30日,全國累計發佈失信被執行人名單1211萬例,其中只有254萬失信被執行人懾於信用懲戒之威,主動履行義務,佔全部名單比例為20%。

據央視新聞披露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年簽訂合同40多億份,但履約率僅50%左右,每年因誠信缺失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6000億元。

以信用卡為例,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756億元,信用卡逾期額度對比2014年(357億元)已經翻番,創歷史紀錄。據統計,我國銀行卡髮卡量已突破 71 億張,信用卡授信總額已突破 13.98 萬億元。2014-2016 年,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從 6000 億元飆升至 1.3 萬億,僅用兩年時間就翻番, 目前已達到 1.96 萬億。

業內預計,中國不良資產實際規模已達 10 萬億。未來,隨著金融“去槓桿”進程的推進,加上網絡信貸等互聯網消費金融的升溫,各類不良資產還將快速攀升,無論金融機構還是國家金融安全都面臨嚴峻考驗,而這單單依靠金融機構自身能力無法有效解決。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告訴《法制晚報》記者,金融機構未來將把信用卡逾期等不良資產委託至專業的第三方債務催收公司進行處置,這是必然選擇也是市場主流。

動向

已籤37個聯合懲戒合作備忘錄

目前,更多部門對於失信人信息將加快聯網,進而促進對失信人的聯合懲戒。

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的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9月底,各部門共簽署37個聯合懲戒合作備忘錄。

不僅如此,根據聯合懲戒備忘錄規定,相關部門認定後會向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推送守信紅名單和失信黑名單信息。

法院系統的失信被執行人聯合懲戒效果不斷顯現,成為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一大亮點。

劉貴祥認為,“要實現失信被執行人信用懲戒制度的實施,單靠法院自身難以做到。最高法院緊緊抓住聯動化和信息化這兩條主線,推動與更多部門一起對失信被執行人進行信息化的聯合信用懲戒,不斷完善失信懲戒體系。”

專家

加快推進

社會信用立法

2014年,國務院出臺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達到社會信用基礎性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基本建立的目標。

然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尤其是基礎性的立法,是一項長期且創新性很強的系統工程,幾乎涉及經濟社會的各個方面。

目前,我國對失信被執行人懲戒主要依據的是部門規定和地方條例,加快社會信用立法已迫在眉睫。

學術界已經在為徵信全國層面的立法進行課題研究,如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專項項目“中國守信激勵與失信懲戒機制立法研究”已在湘潭大學立項。

湘潭大學風險管理學院院長顧敏康介紹,信用立法存在五個無法繞過的問題,其一,其是否為了解決道德規則所無法解決的困境? 其二,現有法律懲戒與未來失信懲戒的目標是否相一致? 其三,負面信息公開與公民隱私權如何平衡?其四,政府在信用懲戒中如何發揮作用?其五,是否應為催收正名?

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吳漢東稱,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隨著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不斷推進,我國信用法治研究、信用立法等工作的推進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原創作品拒絕任何形式刪改,看法新聞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