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出貨量2億臺,華為手機的崛起史就是創新史

2018年12月25日,華為消費者業務宣佈2018年華為智能手機發貨量已經突破2億臺,再創歷史新高,而華為Mate 20系列上市兩個月發貨量就突破了500萬臺。從2010年的300萬臺增長到2018年的2億臺,華為手機的年發貨量增長約66倍。2018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華為手機成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廠商,全球市場份額達14.6%。華為手機的崛起已毋庸置疑,如果把崛起的原因彙總起來就是一個詞——創新。

年出貨量2億臺,華為手機的崛起史就是創新史


年出貨量2億臺,華為手機的崛起史就是創新史


在手機行業,產品競爭力是第一要素。產品是一切的龍頭,如果產品是1,品牌、營銷、渠道、零售等則是後面的0。很多人覺得諸如信號、續航、拍照、性能、系統這些體驗,想要做好應該不難,但如今手機上的任何好一點的體驗,其背後都是硬碰硬的科技創新在支撐。華為手機叫好又叫座的真相是什麼?是麒麟芯片、徠卡鏡頭、巴龍基帶以及做過“換心手術”的EMUI這些真刀真槍的科技創新。華為手機這些年噴湧的創新成果,正是其跑步前進的主動力。

2億臺只是新起點,探訪“成功”的必然性

2億臺的成績很驚人,但對於此刻的華為手機而言,最為成功的並非這些數字,而是華為手機通過對技術創新的重視以及投入,實現了高質量的健康增長,並最終受到全球用戶的認可。從這個角度來看,2億臺只是華為手機前進途中註定經過的一座里程碑,真正值得思考的是華為式創新。

年出貨量2億臺,華為手機的崛起史就是創新史


位於東莞的充滿藝術氣息的華為“歐洲小鎮”▲

什麼是華為式創新,華為的創新邏輯又是什麼?或許前不久華為手機舉辦的HUAWEI Mate20 RS保時捷設計“致敬時代·走進華為”訪問交流活動給出了答案。此行,包括李寧品牌創始人李寧,央視主持人、行知探索文化體育集團董事長曲向東,上海交通大學奢侈品品牌研究中心主任李傑,萬博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米瑞蓉,言幾又董事長但捷,人民大學MBA中心主任周禹教授,北大匯豐商學院教授陳瑋、四川大學商學院副院長鄧富民教授等22位知名企業家與學者,受邀參觀了華為深圳總部、位於東莞的“歐洲小鎮”和生產線,並就“華為創新”與華為高級顧問田濤和華為消費者業務手機產品線副總裁李昌竹進行了深入交流。

年出貨量2億臺,華為手機的崛起史就是創新史


HUAWEI Mate20 RS保時捷設計“致敬時代·走進華為”交流活動嘉賓合影▲

華為的崛起史就是創新史

華為最讓人心生敬意的是其“成就”並非空中樓閣,華為的崛起和創新全靠雙手打拼而來,一句“偉大的背後都是苦難”不知喚起了多少奮鬥者的共鳴。短短31年間,華為從一家資本、技術、人才都極其薄弱的公司成長至今,也讓更多中國優秀企業投入到對技術的信仰中,從而擁有立足國際的野望。作為華為的資深顧問,田濤將華為的創新分為了六個重要階段,伴隨華為一路前行的創新並非一蹴而就,是已循序漸進的方式在不斷演變。

年出貨量2億臺,華為手機的崛起史就是創新史


華為高級顧問田濤▲

第一階段:摸著石頭過河。與如今的很多公司不同,早期的華為並沒有以顛覆什麼為己任,而是選擇摸著石頭過河,所謂的“石頭”是指客戶顯性需求。在華為看來,這一階段的創新並不需要“高大上”,而更應該注重微創新、模仿式創新、跟隨式創新。借鑑行業領先者、小步快跑、貼近客戶,把產品和服務的細枝末節做到位。

第二階段:形成“初級頂層設計”。發展到第二階段,華為已經有了一定的技術和產品實力,這時又不能過於“安於現狀”,除了客戶的眼前需求,還要往遠看一步,花更多的精力去關注潛在需求。以現實主義為主,理想主義為輔,遵循的邏輯依然是“以客戶為中心”,偶爾誕生顛覆性創新產品。

第三階段:擁有“科學、理想的頂層設計”。第三階段的華為已經積蓄了足夠的力量和研發陣容,思考的則是如何在探索與開發兩者之間實現平衡,從而獲得持續生存的能力。創新一方面要滿足客戶的眼前需求和現實需求,另一方面要創造客戶需求,即破譯客戶隱性需求。這時的華為,已經有著5000多名技術專家聆聽客戶聲音,上千名科技外交家和高端科學家“仰望星空”。

第四階段:把錢變成知識,把知識變成錢。華為認為,把錢變成知識,再把知識變成錢,實現研究與研發的良性循環,是一家全球領先公司應該具備的創新使命與創新哲學。這個階段的華為不但有著集合了大概1萬多名高端科學家、專家和開發人員的“2012實驗室”,還像很多一流西方科技公司一樣與全球兩百多所大學有著合作研發,共同從事面向未來的技術探索,不斷尋找客戶需求曲線的峰值和技術創新曲線峰值的交集,以此實現企業價值創造的最大效應和最佳效應。

第五階段:金字塔組織結構,價值與重構。行至第五階段,已經擁有18萬員工的華為要想在探索與開發之間形成有效的平衡,在探索方面持續領先,就需要進行組織架構的改革甚至重構。為了更好地創新,華為改變了大公司慣有的金字塔結構,讓專家板塊成為更開放、更受尊重的體系。有一個細節值得重視,這些年“科學家”概念不斷的出現在華為的公開文件當中,華為甚至還會給國外的“科學家”頒獎。重視科學家和基礎科學研究,這是國內同行都沒有的概念,而這又是所有世界領先的科技公司所特有的意識。

第六階段:拉法爾噴管,面向未來的組織再造。這一階段,華為要做的是炸掉金字塔,實現領袖角色的轉型,更多成為思想者和指導者,同時以開放的姿態在世界範圍內與最一流的供應商、最一流的人才合作,包括利用最好的工具,華為將之稱為大質量觀,在華為看來,誰集成世界誰就領導世界。

目前華為的研發人員約8萬名,佔公司總人數的45%,累計獲得專利授權74,307件,90%以上專利為發明專利。在全世界範圍內,華為擁有36個聯合創新中心、14個研究院/所/室。而近十年華為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人民幣3940億元。

華為創立至今,創新可謂貫穿始終。拆解了華為的創新史,也就洞悉了華為的崛起史,從而明白什麼是長期投入、厚積薄發,才能真正理解為什麼華為總在說“堅持以客戶為中心、長期艱苦奮鬥”。

華為的創新只能學習,卻很難模仿

如果說市場的成就只是華為創新帶來的伴隨結果,那麼同行是否有可能在“幡然醒悟”後短時間內加大馬力快速跟進?事實上,華為的創新只能學習,卻很難模仿。華為手機身上有不少已經被市場充分驗證過的創新技術讓同行非常眼紅,但卻有著很高的技術壁壘,可以說是僅此一家別無分店。

如果缺乏研發能力,即使有再好的想法和創新意願也難以實現,而全部依賴供應商的話,也很難保持創新的獨有性和領先性,甚至會受制於人,這樣的經驗教訓已有不少。以上市兩個月發貨量就突破500萬臺的華為Mate 20系列為例,麒麟980無疑為這款手機帶來了巨大的領先優勢,同期除了蘋果A12芯片可以說再無敵手。而其他廠商就算再有雄心壯志,也不得不用差出了一代的驍龍845,還沒起跑就已經輸了。

要知道,僅麒麟980的研發投入就超過了3億美元,這還是建立在從K3V2一路走來的經驗和人才基礎上。換句話說,就算現在給你3億美元,也不可能馬上研發出比肩麒麟980的芯片,華為25年前就已經研發芯片了,25年的積累不可能被一朝模仿。

與徠卡合作,“瘋狂”地跟自己較勁

近幾年,華為手機可以說是手機攝影的引領者,從徠卡雙攝到徠卡三攝,不止獲得了消費者極大的認可,甚至連同行也在默默跟隨。但如果你聽了李昌竹分享的研發歷程,就會明白這又是一項別人學不來的“獨門絕技”。

年出貨量2億臺,華為手機的崛起史就是創新史


華為消費者業務手機產品線副總裁李昌竹▲

華為手機與徠卡的合作並非想象中那麼簡單,更非把徠卡攝像頭直接裝到手機上那麼輕鬆。在李昌竹的講述中,與徠卡達成合作協議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而“磨難”還在後頭。

確立合作之後,華為手機與徠卡成立了技術專家組,主要的工作方向是光學設計和圖像質量。雖然手機拍照結構的每個部分都和數碼相機相對應,但手機的光學設計有著天然的限制:塑料鏡頭的光學素質距離光學鏡片有差距;由於尺寸的限制,傳統光學鏡頭的設計經驗可能無法完全繼承;鏡頭模組的加工難度較大。當徠卡專家提出鏡頭模組的光學設計指標時,華為手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李昌竹對挑戰的形容是:排山倒海。從一名加入華為超過22年的老華為人口中聽到這樣的詞,當時的困難可想而知。

徠卡專家在鏡頭的鬼影和炫光指標上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徠卡測試鬼影和炫光用的光源相當於投影機的光源,比手機行業原本的測試光源強了幾十倍。只有在這種極端的強光源下,才能徹底暴露鏡頭在鬼影和炫光上的缺陷。另一方面,雖然手機和相機在客觀評估圖像質量的測試儀器和平臺是一樣的,但徠卡使用的測試標準要高很多。用來測試色彩還原的色卡,華為手機一般要求準確還原幾十個色塊就不錯了,徠卡的標準卻是140個色塊的準確還原。誰能想到華為手機用的是徠卡的測試標準,恐怕除了華為手機也很難有人這麼“瘋狂”地跟自己較勁。

華為手機與徠卡的合作更像是一種“共同研發”,因為要求太高,一開始的試製良率很低,每做出100組鏡片,最後只能出品不超過10套符合要求的鏡頭模組。面對這種足以讓人“崩潰”的情況,雙方並沒有向“現實”妥協。相反,徠卡的專家團隊多次和華為手機研發團隊一起拜訪生產廠家,一起討論改進方案,充分發揮他們在光學系統設計和生產上的經驗,指導如何調整鏡片形狀和間隔,如何考慮周邊系統對光學部分的影響。夜以繼日的努力,換來的是良率的不斷提升,最終達到了量產標準。

類似的創新故事在華為手機身上還有很多,相較於“花拳繡腿”的創新,華為手機更熱衷硬核技術創新,除了帶來對消費者真正有價值的體驗升級,也讓人難以跟隨。即使行業裡偶有效仿者,也只能學個皮毛。如果有心觀察的話,會發現華為手機的創新通常都是技術實力的硬輸出,就算涉及到與某個垂直領域的頂尖夥伴合作,華為手機的研發人員也都會參與其中,發揮出自身的技術優勢。

2億臺的背後是創新,創新的背後是核心技術

在所有技術相關行業,有技術不一定能成為最後的贏家,但沒有核心技術一定無法成為高端玩家。就如同過去練功夫之前都要扎幾年馬步,看看全球三大智能手機廠商,三星、華為手機、蘋果,沒有一個是“技術下盤”不穩的。所謂創新,是開在技術研發“老枝”上的新花,否則只會淪為浮萍順流而下。

轉過頭來再看華為手機如今年出貨量2億臺的成績,或許是意料之外,但更是情理之中。正像華為手機自己所說:自己比較笨,選擇最難的那條路去走。實際上,最難走的路才是通向成功的路,好走的路走的人太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