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下跌的消息沸沸揚揚,卻為何遲遲不見拋房潮出現?

Mr_Dash


商品房,商品房,房子既然是商品,在市場經濟下的商品就應該有漲跌,雖然圍繞著住房不炒的定位,出臺了一系列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但還沒有到拋售房產的地步。

一、為什麼不見拋房潮?

1、新建商品房限價,政府指導價備案銷售,可還是有不少開發商,捆綁搭售,雙合同等,沒被報道之前還是賣的好好的,說明了市場還是有購房的需求,更沒有到拋售的地步。

一些熱門的樓盤還得搖號買房,開發商不需要拋售,反而想惜售。

2、二手房市場主要是:(1)一手房限價,把周邊的售房均價拉低了;(2)其次“三價合一”“取締陰陽合同”,二手房的稅費變高了,(3)最後銀行住房貸款利率的上浮,購房成本增加。在二手房交易中,買賣雙方的周旋之下,價格隨之下調,但二手房交易大部分都還是個體一兩套房,小部分的炒房客以及投資客十幾套,幾十套房,沒能達到有規模的拋售,只是成交量低迷,市場上在售的房源積壓,要賣房子變多了而已。

二、房價下跌的消息沸沸揚揚。

想買房的在等著價格下來,好擇機買進;

想賣房的再看什麼價格,能給它賣掉;

吃瓜群眾,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關注的事件就有評論,說明大家都在關注房價,關注房地產未來的趨勢。



天天房知道


房價現在是寒冬,但不會降價,如果是剛需,我認為合適就出手買,如果是投資,也是這樣,而且還要看好是那個城市,現把個人觀點分析如下:

1、媒體宣傳降價,且越來越兇,這與國情分不開,大家知,媒體是誰管控?政府既然制定控房價,那肯定宣傳在先,雷聲在先,所以現在就出現了房要降了的狂潮議論,但現實並不降。有個案降不代表全房價。

2、看城市,有些城市正在發展中,也是政府極力扶持的二、三類城市,本身房價就不高,基本沒降的空間,如廣西南寧做為東盟永久舉辦地,中央又批建特大城市,但現在房價平均不超1.3萬一平,所以你說降那是不可能!

3丶國家提出房不是用來炒,是用來住的,但他也不是說一定把房價降下來,只是要採取多方法能買不起的也有住!所以,房價穩定是必須。

4丶很多人都在關注房價,一有說降價大家蜂湧而去,說明買房人還是很多,特別是鄉鎮縣份,都知道在大城市各方面條件都遠超他們,為了享受這待遇,大家都會向市裡買。

5、最近網上說萬科降價了,國企改名了,我認為怎麼改,他們最終還是以地產為頭,多領域發展,也是想用這方法逼那些炒房的拋房,但大家知,這2年土拍少了,有拍土的城市,萬科等知名企業還是積極要地,說明什麼?說明這一上控潮一過寒冬,房就會大漲,開發土地少,房源少了,還是物以稀為貴

6、國人買房的想法,就是保值,這是幾代人的想法,不是你一年就能改變的思維,炒房賺差價,剛需可住又保值,前二十年你把錢存在銀行,二十年後的今天,又是個怎麼樣,很明顯!所以一旦房真下降,房悶就不止炒房者,剛需恐怕一樣,所以社會穩定才是最主要!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說得不對請批評指正


老農3792


如果房價真的下跌了,而且是明顯下跌、實質性下跌,就不需要房價下跌的消息了,更不需要傳的沸沸揚揚。傳的沸沸揚揚的消息,決不是房價已經下跌的標誌,說好聽點,是人云也雲,說不好聽點,是沒有腦子。

其實,房價下跌與拋售房屋是相輔相成的,房價下跌可能會帶來房屋拋售,房屋拋售肯定房價下跌了。

很顯然,目前房價和房屋的關係並沒有完全融合到一起,房價沒有真正下跌,房屋拋售也沒有出現。房價和房屋之間,需要有一個平臺為之銜接,需要以這樣的方式建立聯動關係。既然房價下跌只是傳的沸沸揚揚,而不是真的市場發展到已經下跌的水平。自然,拋售現象就不可能出現。


譚浩俊


房市寒冬來臨,有不少數據顯示,當前全國各地的樓市都已經處於下行狀態,成交量不如以往,開發商也不得不降價促銷和打折出售手中房源了。


為什麼樓市下跌信號沸沸揚揚,卻遲遲不見拋房潮出現了?我分析了以下3個原因:

1、鋼需旺盛的城市,下跌概率較低

炒房客中,大部分囤積城市地段比較好,升值空間大的房源,最好有概念之撐的城市,這樣一來,當樓市處於下行狀態時,他們也不必過於為自己的房源擔心,也更沒有必要急急忙忙的拋售手中房源。

2.房價雖說降,但還沒發斷崖式爆跌,大部分人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在當下這種房價高、房貸利率高、購房成本高的“三高”狀態之下,尤其是今年房貸利率上浮,同比去年買房要多花幾十萬利息,月供也要多出好幾百,很多購房者依然沒能力購房,炒房客拋出來的房子沒有接盤俠。

3.炒房團不懼調控政策壓力

一些在房地產市場“摸爬滾打”了十幾年,有一定資金,心理抗壓能力強,自我感覺領悟到房地產市場調與漲的“奧秘”,他們期待樓市放鬆後反彈,從中大賺一筆。



總結:一來炒房客們依然抱著賭博的心態,根據多年炒房經驗,未來房價會反彈,二來現在房地產市場形式不明朗,而且政府調控房價政策下,房產流動性較低炒房客們想拋房也力不從心。


天涯浪人


1.房價下跌的消息從來就沒有間斷過,但你會發現房價從來沒有大幅度降價過,所謂房價大幅下降都是消費者一廂情願而已。

2.房地產行業牽涉面太廣,鋼鐵,水泥,運輸,裝修材料,成型社區居民消費等等,如果房地產行業不景氣,這些關鍵行業都會受到衝擊和影響。

3.中國是在國家調控的市場經濟,國家是不會讓房地產行業波動過大的,政府深知影響深遠和廣泛的道理,只是想讓泡沫縮小,讓房價在可控範圍內溫和上漲,因為你的工資,物價也是逐年溫和上漲的。

4.房地產行業出現問題會引起社會問題,因為房產在中國人眼裡那是財產,是舉全家之力辦的一件大事,大幅降價,你想你高價買的,你甘心貶值?你會不會去開發商那裡去鬧,鬧大了還得政府出面解決,沒有哪個政府願意出事。所以房地產寧可以優惠返點,全款優惠等措施售賣,也不會拋售房源大幅降價的。

5.剛需貴賤也要買,因為需要所致,但房價過高會影響到一部分銷售,造成有價無市的現象,但也會慢慢的去庫存,目前房價確實不低,但不要指望大幅降價購房不現實。從以前到現在,不要相信等攢夠錢再買房,因為你的工資漲幅總也追不上物價漲幅。

6.近一兩年很快會出臺房產稅,個人認為,房產稅出臺後房價處於一個相對穩定期或是小有降價區間,應該是的購房的好機會,如果你有固定工作,收入穩定,去除保險,日常開銷還有結餘,可以考慮購房。如果收入不穩定,個人不建議買房,壓力太大。

個人理解,不喜勿噴。



今生不悔598227212


自己淺薄觀點,如有雷同不勝榮幸。我認為未來房價會穩步下跌的,理由如下:

(1)美元加息:美聯儲通過逐步調高商業銀行的拆借利率和緩慢縮減資產負債表(縮表就是指賣出自身的資產,回收市場上的美元),進一步提高市場中美元利率。9月27號,香港四大銀行全部加息,已經多家機構看空香港樓市,有部分買家捨棄定金毀約。美元加息,會促進全球美元迴流美國,各個發展中國家都出現了貨幣貶值,有多有少,人民幣從高位6.25到今天6.92跌了11%。房貸利率已經由當初的基準利率九折到了現在基準利率的1.2倍左右,漲幅差超過30%.

(2)棚改貨幣化:這個可以說是三四線最近這兩年來上漲很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用直接給拆遷戶錢的方式,讓他們在去市場中區買房。從而是三四線城市中市場中貨幣增多,而拆遷戶又有對房租居住的需求,從而推高了整個城市房價。就在8月份,棚改項目權限由地方政府回收到國開行,從而加大了棚改貨幣化項目推進難度。加上前幾天,已經由明確發文,將停止庫存壓力不大的城市棚改貨幣化項目,限制已有項目推進。棚改貨幣化的逐步熄火,將對三四線房價比較大的影響。

(3)一二手房價倒掛:在部分二線城市出現一二手房倒掛。就是政府限制新房價格。讓在同一個區域裡的新房價格比二手房價格低很多。並且較為嚴格的檢查購房者資格,從而使市場中真正的剛需去購買新房,而不是去買二手房,從而影響整個區域二手房房價會有鬆動和下跌。但又因為在同一個區域裡,新房數量小於二手房數量,下跌幅度也會可控。

(4)空置率:北京我愛我家副總裁胡景暉因為被公司踢出,爆出北京五環到六環之間至少有90萬套房屋空置。他作為中介公司的副總裁,這話應該是可信的。同時,原城建部副部長仇保興也說出北京的空置率在百分之十幾到二十。我覺得這兩位公開場合的言論應該是可信。北京尚且如此,其他城市呢?剛剛才查出一個科級幹部,50多套房。

(4)租售比:本人長期工作生活在深圳和成都,對這兩個城市瞭解多些。以我居住的深圳某小區為例,鏈家網上的價格450萬左右,面積100平米左右,均價4.3萬左右,深圳龍崗,深圳非核心區。首付差不多要130萬左右,月供要將近17000,貸款30年(不一定能辦的下來),房屋總價格差不多700多萬。同小區同樓層,同戶型的房子,被自如收房,出租。自如弄出五間,每間價格1500左右,多算點,8000。一年10萬,自如也要賺點吧,滿打滿算,8萬。租售比才1%點多,已經低的出奇。

(5)開發商預售制度:在土地拍賣前,開放商會和銀行進行協商,按照出資比例,共同拍下土地。這是第一次開放商使用槓桿。然後開放商再去修建樓盤,開發週期一般是一到兩年。比如樓盤30層,可能只修了不到10層,就開始預售,賣出30層樓的價格,然後將收到的錢再投入下一個土地拍賣,下一個項目開發。所以這是第二次槓桿。現在討論取消預售制度,,加強銀行對房地產行業的貸款額度(開放商前段時間去地產改名字),進一步拉緊了開放商資金鍊,大多數開發商都是高負債週轉,這一點影響相當大。

(6)開發商融資成本上漲:開發商今年的融資成本普遍在12%,有些超過15%依然很難融資。在金融行業去槓桿的基礎上,很多開發商只有加快降價出貨,緩解資金壓力。參考恆大全國打89折,碧桂園降價房鬧維權等。

(7)房產稅:已經明確提出要加快立法通過。房產稅增加地方財政收入的稅種,如果想緩解地方龐大債務,房產稅的稅率就不會太低,有機構預計應該1.5%以上。增加了多套房屋持有者的成本,會促使多套房加入賣房市場,從而抑制房價,甚至是房價下跌。

(8)國家政策:中國樓市,歷來都是政策市。如今的政策已經從4"抑制房價過快上漲"到“抑制房價上漲”,僅僅兩個字差別,天差地別,政策方向已經改變。北京自從去年“3.17”以來,二手房已經跌了15%。環京地區跌幅更大,可以特別瞭解一下燕郊。本人居住的深圳,9月底,朋友剛剛出售了一套西鄉的房產,價格比最高位已經便宜了60多萬,已經降了10%以上。金九銀十,深圳的房屋交易慘淡。

(9)輿論方向:從2015年幾乎說房價跌的聲音幾乎沒有,2016年很少,2017有了一些,2018年多了一些。民眾言論的分化,其實也是整個市場分化的反應。至於2019年會怎麼樣?本人認為兩種觀點會越來越激烈,市場也會越來學分化。

總結:本人覺得,這一切根源還是美元加息+縮表,提高了全球的融資成本。現在利率2%左右,預計會到中期利率3.5%甚至可能超過3.5,美國十年期國債已經到了3.2%高點,大宗商品石油已經重新回到70美元以上,而2019年3月前,人民幣應該會再次跟隨美聯儲加息,雖然前期已經跟幾次。所以本人淺陋的認為,下跌才剛剛開始,2019年到2020年形勢應該會更加明朗。


用戶105290233371


可能是因為嘴上說的和行動總是不一樣吧~天天盼望房價下跌的人,有幾人是打定主意不買房呢,不過是希望房價下跌一些,方便自己上車。真正持有房產的人,對剛需來說,房價漲或跌都只有一套房,賣了還能買回來嗎?折不折騰?對於投資者來說,考驗的是房價下跌的程度和資金鍊安全。那麼當前房價下跌到什麼程度了?房價下跌是真的嗎?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62a1b4e7011f369ae7503c10854e8fc6\

道哥道金融


一套房主不會賣,多套房主沒必要賣!

首先明確兩點:

第一,房價是在下跌,但到不了暴跌程度;

第二,不會出現拋房潮,未來出現的概率也不高。

先說下跌的事兒。目前不是下跌的消息沸沸揚揚的問題。而是從2017年二季度開始價格處於持續走低的局面。即使像北京這種全國最抗跌的城市不同區域也出現了10-25%的跌幅。見仁見智,這個幅度算不上暴跌。像環京區域接近腰斬的降幅屬於個例,也是因為前期上漲幅度過大和實際需求不強導致的正常現象。總體看,跌幅正常,不意外、不出圈。

再說拋房潮,除了像純熱炒地區以外主流城市沒出現也不太會出現大量的拋房潮。原因有三:

1、持有成本低,抵禦降價的風險高。目前房產的持有成本並不高,除了月供外沒有其他附加成本。還得起月供,即使房價下跌,也還有機會翻盤,為什麼要割肉?除非是高槓杆運作的短期炒作者。目前市場中這個比例的買房人已經大大降低或者說很少,即使有也早就清倉出貨走人了。等到現在再甩賣的,除非他是對樓市毫無瞭解的人,這種人太少了!

2、一二線城市最大的購房群體不是炒作者而是首次置業者和置換者。這些人不會因為短期的震盪就賣房。他們的買房初衷裡大部分是自住,升值的需求到不了兩成因素。

3、限購、限貸導致賣房更謹慎。各種限制不但攔截了很多炒作資金,同時也讓自住者在交易時更謹慎。尤其在限購指標和貸款折扣這兩方面。多套房主賣了就買不回來,因為沒指標;之前買房拿到九折、八五折銀行利率折扣的人,現在賣了反而不划算!

所以,市場沒有出現大量拋售房產的基礎。如果有一天真的所有人都在賣房子,那誰來買呢?到時不是房價下跌的問題,也不是暴跌的事兒,而是根本就賣不出去!明知下跌還買,那不成慈善事業了嘛?丈母孃都不會再要房子了!!!

☞點贊~關注“東堂議房”,分享更多樓市經驗!



東堂議房


我來說說個人觀點,不喜勿噴。第一,什麼是營銷?房價只聽到漲,而聽不到跌,是因為跌的消息被封鎖了,和剛需、學區房、高鐵房一樣,是一種營銷手段。第二,為什麼沒有拋售?這正是房子作為一種投資品的缺點,變現能力差,幾十萬幾百萬一套,買家的首付從二成提高到四成五成;炒家的資金己經套在房子上了;外資早早就撤出中國樓市,等等誰還有實力買房呢?王健林都不能。第三,為什麼沒有拋售?人心是貪婪的,你跌九成拋售,買家認為你還有下跌的空間,所以市場才有買漲不買跌一說。第四,市場上己有恆大八八折;萬科五折。誰都別忘了,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耕者有其田,住者有其屋,是革命者的理想,也是黨的初心。


淚人集團


房價下跌實際上是一個很尷尬的局面。現在的房價從總體上來說是部分下跌,部分保值,並不是全線下跌!下跌的只是那種遠離城市中心的郊區或者地理位置不理想的地方;而那種在繁華地段的或者學區房之類的具有更高轉讓價值的高品質商品房並沒有下跌。這就造成了一種現象,那種地段差的地方雖然價格下跌,但是因為本身地理位置就不理想,尤其是在交房以後各種生活不方便因素被進一步放大,這種房子很難賣出去,屬於有價無市的狀態。

而反過來那些學區房本身也不是為了交易的,買主多是為了給孩子上學讀書使用,他們要想交易肯定會有周期性,比如孩子畢業了學區房對他們來說沒意義了這時候才會考慮出售。這類房子目前並沒有大幅下跌的的趨勢,也是相對保值的。

不過呢,從長遠角度上來看,房價下跌是必然的趨勢,主要是現在的高房價已經使得城市的人口淨流入為零,房子還在蓋,而人口不增反減。從需求角度來看那肯定是供需只會降低不會升高了。現在如果賣不出去的估計往後只會更不好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