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軍坦克裝甲那麼薄,中國軍隊的重機槍為什麼無法擊穿!

說到日本二戰的坦克,那可是當時二戰日本陸軍的一個痛。雖然二戰中日軍也參加了不少陸戰,但當時那都是在對方缺乏裝甲部隊的亞洲戰場,他們的脆皮坦克才能耀武揚威,而在太平洋戰場,以及和蘇軍的對抗中,他們的裝甲短板立馬現了原形。

二戰日軍坦克裝甲那麼薄,中國軍隊的重機槍為什麼無法擊穿!

衝鋒中的日軍坦克

日本早期的裝甲戰術思想基本全盤接收的是法軍,因此日本陸軍也把坦克當成步兵作戰的輔助兵器。可是當時日本沒有打造坦克的能力跟技術,因而跟法國購買了一批FT-17輕坦克。

而後日本自己研發的坦克都是走的這一路線,基本都是裝甲薄的輕型坦克。但其他國家都開始研發重型坦克,因此日軍的這些坦克在和對手對抗中,都暴露出了裝甲薄、速度慢、火力差的問題。

二戰日軍坦克裝甲那麼薄,中國軍隊的重機槍為什麼無法擊穿!

日本坦克兵

日軍輕型坦克裝甲都這麼薄弱,那麼為什麼亞洲戰場上,比如說中國軍隊卻為什麼拿它們沒有辦法呢?許多當年侵華的日軍坦克看歷史資料大多還是豆丁坦克,卻在中國戰場上耀武揚威,中國勇士們有時還要冒死拿著炸藥包去炸,為什麼當時的重機槍不能將它們直接打穿?

日軍的這些輕型坦克,有些裝甲厚度12mm以下,步槍的普通彈,一般可以在100米距離上是可以穿透幾毫米鋼板的。這樣看來,當時日軍很多幾毫米厚度的裝甲,應該很容易被步槍機槍打穿了。

二戰日軍坦克裝甲那麼薄,中國軍隊的重機槍為什麼無法擊穿!

中國軍隊機槍手

但是這裡說的槍彈穿透力,就是打穿普透普通碳鋼鋼板的穿透厚度。對裝甲車和輕型坦克而言,防護要求就是抗步機槍和炮彈碎片,從裝備時就要考慮到戰場上的攻擊防護力,這樣才能在戰場得以保證生存。

當時中國軍隊的步槍和機槍都是普通口徑彈藥,哪怕很多普通彈是鋼芯的,也只是沒有經過硬化處理的中碳鋼鋼芯,不然的話加工起來麻煩,這樣的彈頭遇到裝甲鋼效能是大減的。

二戰日軍坦克裝甲那麼薄,中國軍隊的重機槍為什麼無法擊穿!

日軍坦克渡河

就算是一戰時期的英國菱形履帶坦克,裝甲厚度當時更是薄的可憐。但就算是這樣的坦克,也讓德國人的步槍和機槍毫無還手之力,後來德國人用上了碳化鎢彈芯的高初速反坦克槍,對付坦克才派上了用場,還要考慮距離和射擊準確度,坦克不像步兵,擊中不一定就會失去戰鬥力。

因此,在戰場要有效的對付輕型裝甲戰車,缺乏反坦克武器情況下,得用大口徑反坦克槍械。在太平洋戰場上,日軍的小型坦克連美軍坦克的身都近不了,美軍的M2反器材機槍和槍榴彈也夠它受的。

二戰日軍坦克裝甲那麼薄,中國軍隊的重機槍為什麼無法擊穿!

日軍九七式坦克

但二戰時期除了美蘇以外,其他國家也沒有高初速大口徑機槍。因此二戰中,我們的先輩不惜用血肉之軀去摧毀日軍坦克,畢竟當時中國軍隊極度缺乏高效的反坦克武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