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百個新能源電池項目投逾5710億 買買買與活下去如何兼顧

摘要:2018年,電池網從上市公司公告及公開報道中,統計的100個鋰電池及其上游材料投資項目,投資總額逾5710億元。

2018百個新能源電池項目投逾5710億 買買買與活下去如何兼顧

2018年,1-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逾百億,全年產銷有望突破120萬輛。同時,也是各類造車企業相繼崛起的發展年,迎來車市28年來首個負增長,新能源車卻依然保持大幅增長的市場格局。

新能源市場高熱的同時也面臨著政策補貼退坡、電池成本居高不下、外資吞噬市場等困擾,為應對2020年後補貼時代的到來,多家動力電池廠商紛紛開始以投資、擴產、併購重組增強競爭力。為此,電池網(微號:mybattery)總編室精心彙總2018年新能源電池行業投資情況,由此洞察行業投資佈局風向。

2018年,電池網(微號:mybattery)從上市公司公告及公開報道中,統計的100個鋰電池及其上游材料投資項目,投資總額逾5710億元。其中,鋰電池投資項目38個,37個公佈投資金額,總額近2340億元;18個項目公佈產能規劃,由於產量單位不統一,粗略估計總產能約253GWH。正極材料及上游原材料投資項目25個,24個公開投資金額,總額超856億元;13個公佈產能規劃,產能近440噸。負極材料投資項目5個,4個公開投資金額,總額近72億元;3個公佈產能規劃,產能達98萬噸。隔膜投資項目8個,總額超159億元;6個公佈產能規劃,產能近34億平米。電解液投資項目2個,總額達18.5億元。新能源車投資項目22個,總額超2265億元,公佈的規劃產能逾342萬輛。

2018百個新能源電池項目投逾5710億 買買買與活下去如何兼顧

另外,據電池網不完全統計,2018年有42個新能源電池行業開工項目,投資總額高達3143.38億元,平均單個項目投資74.84億元。2018年還有43個新能源電池行業項目投產,有半數未公佈投資金額,但公佈投資金額的22個項目,投資總額高達976.64億元,平均單個項目投資44.39億元。(詳情請點擊查看:《2018電池行業:逾3143億元開建42個項目近976億元投產22個項目》)

回首2017,電池網從上市公司公告及公開報道中統計鋰電池及其上游材料投資情況顯示,統計在內的101個投資項目中,鋰電池項目38個、正極材料及上游礦產資源項目34個、負極材料及鋰電銅箔項目16個、鋰電隔膜項目6個、電解液項目7個,有84個項目公佈了投資額,總額超2179億元。

2018年以來,政策補貼退坡、企業資金鍊緊繃、市場競爭激烈也並未讓新能源電池停止擴張腳步。鉅額資金不斷介入,帶動新能源電池產業發展的同時,也給我們以警醒,由於近幾年新能源領域投資過熱,造成很多電池質量良莠不齊、電池賣不出去,產能利用率偏低。另外,2018年以來,昔日的行業巨頭,甚至是上市公司,在擴張的道路上因為“錢荒”倒下的也不在少數。“買買買”與“活下去”如何兼顧?這是接下來的一年中,業內需要深思的問題。

12月18日,國家發改委發佈的《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對動力電池產業及新建純電動汽車生產提出明確要求,其中,現有動力電池擴能項目,要求企業上兩個年度的產能利用率均不低於80%;新建純電動汽車企業投資項目企業法人的股東,應擁有車用動力電池等關鍵零部件的知識產權和生產能力。

有了政策的規範,盲目擴產之風有望得到遏制。嚴格審批新建純電動汽車企業投資項目、新建動力電池項目、控制低端產能成為當前產業的當務之急。相信隨著補貼退坡,未來市場將向“頭部”靠攏,具備技術、產品、人才、品質等才有獲得消費者認可。

展望2019,新能源電池企業迎來最後的發展窗口期,資本道路上殊勝殊敗還未可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