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訊飛1024聲博會,劉慶峰演講透露了什麼?

科大訊飛1024聲博會,劉慶峰演講透露了什麼?

首先我要代表科大訊飛公司對各位今天光臨全球1024開發者節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我想今天大家從世界各地匯聚到合肥來參加我們的開發者節,一定都是對智能語音和人工智能充滿了期待的創業者和媒體朋友們。在今天這個時代,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源頭技術創新,都需要在源頭創新上堅定前行,因為無論從國際大背景還是我們自己發展的需要來說,我們都需要真正開放心態的國際頂尖的源頭技術成果,否則我們所有的開發和創新都將是在別人的院子裡建大樓。

另外我們又必須要讓夢想照進現實,要在各個領域中強調應用才是硬道理,讓大家能看得見摸得著,能瞭解到真正的人工智能對人類社會的生產和生活究竟正在帶來什麼樣的變化,所以我們今天的第一個主題詞叫頂天立地。

另外通過科大訊飛幾代人的努力,我們創業以來19年的堅守,以及2015年我們正式提出AI復始萬物更新,人工智能的發展正在逐步像水和電一樣無所不在。而人工智能時代隨著技術的進步,隨著我們人類對未來技術需求的不斷的提升,我們需要滿足人們越來越多的個性化需求,需要讓每一個領域的人都能夠站在人工智能的肩膀之上。因此在這個時代,我們更需要在各個領域有創業感知,有情感,有體驗,有設計能力的創業英雄來共同奮鬥。我們必須要精誠合作,要共享未來,共創未來,所以我想把頂天立地共創未來作為我們本屆全球1024開發者的主題是特別契合當前的國內國際形勢以及我們人工智能落地的迫切需要的。

我非常高興地告訴大家說,科大訊飛我們在過去19年堅守讓機器能聽會說、能理解會思考、用人工智能建設美好世界的歷程中,在過去一段時間,我們已經取得了一個又一個代表中國可以載入人工智能發展史冊的重要的里程碑事件。比如說2012年科大訊飛的語音合成技術首次在國際最權威的英文合成大賽暴風雪競賽中超過了人類平均水平,自然度指標達到4.0分,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讓語音合成機器開口說話像人類一樣,而且是英文,全世界唯一的。2015年我們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請了最有名的公證機構,第一次讓語音識別現場公證機器和人對比,網上視頻直播,在幾十萬觀眾的直接現場觀摩下機器自動轉寫,就像今天看到的訊飛聽見一樣,超過了人類速記員。在這次對比中的平均值準確率只有不到80%,而機器達到了95%,不僅是對我的口音,對所有現場嘉賓的口音沒有做任何訓練指標。

到了2016年,我們又在歷史上第一次用認知智能,使得機器在作文評分和口語評分中超過了人類老師;2017年我們是全世界第一個讓機器通過了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以456分的高分超過了96.3%的人類考生,從而使得人工智能首次具備了全科醫生的潛質。今年三月份在合肥醫療機器人開始投入使用,開始只能看150多種病,現在已經可以看到300多種病,我們期待今年底能夠看到上千種病,真正的成為一個不斷學習進步的全科醫生。

現在我們的翻譯也達到甚至超過了大學英語六級的水平。我想這些都是我們下一步探討人工智能未來,源頭技術創新科技創新曆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絕不是靠簡單的資金,簡單的宣傳對接起來的,是需要長期的源頭堅守,需要一批真正頂天立地的科學家才可以做成的,它才可以持續發展的。

那麼今天我們在現有技術基礎上面向未來,我們要關注哪些點?其實我們現在可以看到,人工智能時代有兩個非常重要的趨勢,一個是萬物互聯。這是最近兩年全球消費電子展、世界互聯網發展報告都能明確看到的大趨勢,作為it產業的第六次浪潮,越來越多的穿戴式設備、智能家居、便攜終端和車載設備開始普及。在這過程中,隨著中國5G建設的即將大規模到來,更將大力推動萬物互聯時代的發展,將會比手機為代表的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終端數呈現十倍以上的增長。而在這個領域,人們對更自然的人機交互也會提出更高的要求。

另外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蓬勃發展,基於數據驅動技術進步的應用發展成為社會非常重要的方式。數據驅動要求我們在數據匯聚的同時,進一步對用戶的隱私保護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全世界範圍內都在高度關注。我們在今年的兩會,科大訊飛就代表我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專門提出來了關於建立國家用戶隱私保護法的議案,這是一個大的趨勢,萬物互聯以及數據驅動所帶來的後臺的技術要求也會越來越高。

那麼在這兩個背景下,今天我首先給大家說一說我們在技術上又有哪些進步,以及我們對未來人工智能時代的一些思考,包括跟開發者合作共贏的一些理念。在萬物互聯的大背景下,我們需要來適應越來越多不同年齡的用戶,比如我們的父母親,爺爺奶奶,小朋友們都要開始使用,因此對於噪音,對於口音,對於方言,對於遠距離的識別,提出來越來越高的要求。語音識別對我們今天在座的眾多開發者來說,如果要做到萬物互聯中的真正的好用、解決剛需而不是噱頭,它的技術門檻是進一步抬高了,而不是技術門檻變低了。

給大家看一個真實的例子,今年9月7號剛剛揭曉的全球最有名的英文語音識別大賽,兩年一次,就是面對遠距離、噪音、多人說話的場景國際英文識別比賽,組委會根據最新的國際算法給了一個基線系統,因為噪音特別大,所以基線系統的錯誤率是80%,國際著名機構基本都參加了,很多單位都沒有達到基線系統的要求。而科大訊飛在所有四項指標都是全世界第一名,而且超過基線系統40分的準確率,我覺得給中國在語音領域進一步贏得了全世界的尊重。

我們在這次也會把最新的語音識別系統用在我們的訊飛聽見以及我們跟開發者合作的未來參考方案和開放平臺中。

我想在這個時代,如果我們看到的語音識別僅僅是常見生活用語,常見的經過訓練的文稿準確率高,那是正常,但是要用到萬物互聯,他的技術門檻會進一步提升,我們要讓機器人要讓智能家居車載設備更好使用,還需要在座的開發者跟科大訊飛共同在源頭創新和應用落地上頂天立地地繼續前行。而我們有信心不僅中文,我們在英文和多語種上繼續走在全世界最前列。

萬物互聯時代,我們對語音合成技術也成了剛需。語音合成讓機器各種設備像人一樣開口說話,那麼越來越多的設備沒有屏幕了,越來越多的設備離我們幾米之外,就需要用語音合成技術把各種文字朗讀出來。而代表語音合成技術最重要的指標是什麼?最重要的指標就是自然度指標。我非常自豪的告訴大家,在今年的7月1號正式結束的國際最權威的英文識別大賽叫暴風雪競賽中,科大訊飛再次蟬聯全世界第一名,一共十項指標九項全球第一,一項第二。但是最重要的指標自然度指標,我們依然是全世界唯一達到4.0的,第二名只有3.7。各種各樣的小說風格,各種語氣語調,我們依然保持了全世界唯一達到4.05分,美國播音員說英文最好的播音員四分,代表美國在校大學生的平均水平。科大訊飛是全世界唯一達到4.0的。

用這項技術,我們今年1月份給中央電視臺專門配音,模仿李易老師的聲音配了一期電視節目,也是全球首次。合成和識別解決聽和說,我們可以使得我們在座的各位創業者們,以及還沒有到場的很多訊飛的生態體系的合作伙伴們,我們可以站在全世界最頂尖的技術成果之上,來設計未來我們所需要的各種產品,各種應用領域的系統。

大家都很關注機器翻譯,也看到了我們這個平臺上都是機器完全實時,沒有任何人工參與,我說話馬上翻譯成英文。如果機器翻譯用在日常生活溝通交流,比如我們出國吃飯,購物,問路等等,訂機票,訂酒店等等這些,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了大學英語六級口語水平,已經可以很好的滿足實際生活應用場景的需要。科大訊飛的翻譯機在京東和淘寶上的銷量都遠遠超越第二名,我們的好評率是99%,證明了它的實用性。但另外一個角度我們想說的是機器翻譯,今天和好的同傳好的譯者相比我們還有很大差距。因為我們好多同傳好的翻譯人員、翻譯藝術家和工作者們,他們是我們的原始語音進行提煉進行再加工,以便實現信雅達,機器距離目標還有很大差距。

我們在去年7月份就專門在科大訊飛官方微博就發了文章說人工智能拒絕神話,必須踏實前行!機器翻譯已經很好的可以滿足實用需求,但我們從來不認為機器翻譯已經達到了頂級同傳、超過了頂級同傳和我們的翻譯工作者的水平,這就是今天技術的現狀。

為什麼說超過了我們的機器翻譯超過大學六級的水平?我們給大家看一組實驗數據,這個數據是語音及語言國家工程實驗室,針對大學英語六級的考試、真實的三次考試。我們抽樣了部分地方的實際考生的數據,其中專門有翻譯的題目一共15分,我們的考生平均得分是6.5,而科大訊飛的翻譯機得分是12.8,去年上半年還不到,現在已經到12.8。

我想特別說明是我們的翻譯機參加這個測試,對於所有考題提前並不知道的,並不在我們的訓練集跟考生一樣見到都是新題,我們考出了這樣的成果,在所有考生中得分排名前1%,在得到九分以上,也就是及格線以上,就是通過六級考試,60分及格線以上的考,我們機器得分是排名前4%。

這是六級考題是文字的翻譯,我剛才告訴大家我們語音識別做到全世界第一,現在我們語音識別在今天會議上,待會我們還會看到所有嘉賓,不用做任何訓練,離線的語音識別準確率可以做到95%以上。現在平均統計已經達到97%,超過了人類的速記員,同時語音合成達到了大學六級水平,所以我們結合最好的語音識別、最好的語音合成,再加上文字到文字的翻譯,才使得科大訊飛可以代表中國做出全世界最好的翻譯級產品。

我們也在響應國家的重大戰略需求,比如說全世界唯一能率先達到實用的漢維翻譯系統等都是由科大訊飛來提供的。我們相信在推動人類信息溝通無障礙的路程中,科大訊飛會繼續為人類做貢獻,代表中國讓世界聆聽我們的聲音。

剛剛我們說到的是能聽會說,那麼能理解會思考到底到了什麼程度了?我想應該分兩種場景,一種場景是我們有訓練數據、有邏輯規律可循的場合,比如說國家醫師資格考試,比如說英語口語作文、數學物理的學習,以及我們的呼叫中心等等、訂票系統,各個應用領域,全機器智能來實現呼叫中心,在這些領域機器學習頂尖專家知識就可以達到一流專家水平,可以超過90%的普通專業人士,這是有數據有邏輯規律可循的。

還有一些是沒有先驗知識的藝術創造,或者說哪怕是常識的推理,機器還不到兒童水平,為什麼我說這個論斷,因為兩年前國際最權威的二元推力比賽是沒有先驗知識的,叫Winograd測試,在紐約舉行的,科大訊飛拿了全世界第一名,我們當時只有58%,現在接近70%。還沒有到六歲孩子水平。因此我們可以看到說能理解會思考,在有數據的有規律可循的專業領域,目前最重要的是應用,落地應用是硬道理,而不要光忽悠概念!在真正的沒有先驗知識的常識推理等領域人工智能才剛剛起步,所以人工智能既可以給我們帶來巨大的社會生產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同時我們又要看到這依然是一個任重道遠、充滿挑戰,但同時也是充滿樂趣的一個漫長的歷程,現在才剛剛開始起步。

那麼這是我們剛才說到的,在今天我們面對萬物互聯,我們需要能聽會說能理解、會思考更多的技術方案,那麼用戶隱私保護怎麼辦?企業當然要自律、要有內部的規則,要遵守國家法律、要尊重用戶、尊重市場規律,國家要立法,同時我認為技術進步賦予用戶的選擇權也是非常之重要的!所以我們在業界率先推出了離線語音識別,在訊飛的輸入法中如果你不願意語音的數據送到後臺,可以直接選擇離線識別,全在自己本機上,當然我們後臺在線的數據是工信部直接頒佈的叫“安全可靠語音雲”專門給我們進行了鑑定和認證、保護用戶隱私的。但如果大家覺得不放心本地語音合成我們想要朗讀出來的各種聲音,甚至我們可以模仿你女朋友的聲音讀她給你的EMAIL,你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聽,離線語音合成還有離線翻譯。今天的系統中所有翻譯都是離線的,都是我們在本地一個小小的設備全自動自己做出來的。

2015年12月,科大訊飛推出聽見系統之後很多的廠商在跟風學習,但到目前為止,我們看到在各種重大會議場合下的其他友商的產品沒有一個是離線的,都是要到後臺大規模服務集群來計算,只有訊飛今天真正地推出來了離線翻譯系統。因此在這樣一個公開場合下我們的系統能用,在內部開會的保密場合下我們跟老外交流一樣可以用,我們也可以用在外交部等等涉密場合,這是我們科大訊飛技術給我們消費者和用戶所帶來的選擇權,我想這是非常重要的進步。

光有技術當然不代表一切,我們說歷來只有偉大的產品,偉大的技術必須通過偉大的產品來落地,人工智能真正發展需要源頭技術廠商、需要開放平臺、更需要所有創業者協同努力,還需要社會的倫理、人文和法律體系的配套。它絕不是單個企業和單個科研院所的工作、少數科學家的工作,是涉及到整個人類的,它將是一個偉大的歷史進程,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光是科大訊飛,我們認為隨著技術在各種專業有數據、有邏輯規律可循的場合,會大量替代現有的工作崗位,提升現有的工作效率。國際主流的科技媒體和綜合媒體也都有這樣的評述,比如說科學雜誌就預測說2045年之前全世界50%的現有工作會被人工智能替代,我們在多個場合都跟大家都介紹過,中國這個數據是77%,這是科學雜誌的預測。而BBC預測人工智能對當前365個行業的替代率給了一張專門的表。很多人說是不是過於誇大了,我今天告訴大家,只要有數據、有規律可循的領域,機器代替人50%、77%,根本不用等到2045年,未來十年之內就將變成現實。所以我們每個人今天都應該關注人工智能,我們每個創業者都應該瞭解人工智能的大趨勢,我覺得這是必然的趨勢。

當然我們拒絕神話,要知道,因為人工智能還剛剛起步,所以我們在發展過程中也碰到了各種各樣的情況。科大訊飛作為首批入選四大國家人工智能平臺,我們的發展也受到了各種各樣的討論,甚至有很多行業跟訊飛溝通探討機器和人的關係,大家也有顧慮有擔心。但我想人工智能現在這種大勢所趨,其實不是一個人和一個行業能夠阻擋得了的。就像當年英國的紅旗法案對汽車的限制一樣,最後汽車沒有限制住,還使得英國在汽車工業上整整落後了30年、耽誤了30年。而人工智能的大潮絕不是我們某個行業某個個人想阻擋就可以阻擋得了的,即便中國不做,全世界也會做。所以我們只有順應這個時代,用好人工智能才是當前的明智之舉。

在2015年底我們發佈了訊飛聽見,16、17年有很多的數據公司對科大訊飛其實是有敵意的,但是現在我們發現,科大訊飛的聽見平臺給大家帶來了越來越多的流量,給大家帶來了越來越多的生意,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轉寫數據公司成了科大訊飛生態體系的一部分,大家的業務量比原來更多更大了,因為原來有很多沒有錢、沒有條件來接受轉寫服務的個人和機構。現在開始有這樣的需求了,激活了一個更大的市場,使得原來的轉寫公司可以有更多的生意,我想這是一個大勢所趨,大家應該協同起來共同面對這樣一個偉大的歷史進程。

在這個過程中,人機耦合是人工智能系統應用落地的關鍵,即便在各種行業領域有數據和規律可循,我們也需要最好的人工智能算法、行業數據和應用專家共同的打磨。為什麼我們通過醫考機器人的考試?因為我們有很多醫學專家,我們跟協和醫學院、跟安徽省立醫院簽訂的戰略合作協議,現在安徽省立醫院已經是中國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了。

從技術發展中來看,從最早的人工智能最容易做到的是信息完全充分、規則完全透明的場合,比如圍棋。稍微難一點的是信息半充分,比如打麻將,當然還有很多領域包括規則在變化中,比如考試作文,同樣一篇中文,對小學生、對高中生、對大學生同樣作文打分應該分值是不一樣的,它有不同的體系;信息完全自由,比如說創意,比如說有很多憑直覺和靈感的決策的場所,所以人工智能技術進化路徑就要面對這樣的信息情況不斷變化、規律不斷模糊,以及機器從監督訓練到無監督訓練自主進化的這樣一個發展路徑。

在這個過程中,人和機器的深度耦合才是真正的推動人工智能應用落地的關鍵,這個不僅是科大訊飛三年前就確定的核心技術研究路線,如何研究人工智能時代人和機器的耦合也是我們跟很多合作伙伴共同探討的方向,同時我也認為是人工智能時代社會倫理和人文發展的需要,我們不能讓機器完全代替人,我們要讓每個人都站在人工智能的平臺之上從而享受人工智能,這也是人機耦合的我們內在的精神動力。去年科大訊飛18週年成人禮上,我們都對未來有一段寄語,我們寫給2029年科大訊飛三十而立的時候,我們認為世界將會怎樣?訊飛將會怎樣?我們個人將會怎樣?當然這個東西我們都封存起來,到2029年才會打開,其中有一條我就寫到了人機耦合,我希望到2029年我作為董事長的工作有80%是機器幫我做的,20%是我來做決策的、做判斷的,是一個典型的在企業治理和董事長決策過程中的人機耦合系統,是科大訊飛未來要建信息化系統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標誌。我們昨天還跟全世界最頂尖的人力資源公司在探討如何用人機耦合來推動我們的人力資源管理和內部的管理決策。

那麼關於人機耦合,我再給大家說一下關於翻譯的例子,因為最近大家關注很多,其實在去年10月21號,科大訊飛就跟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翻學院建立了聯合實驗室,探討人機耦合的機器翻譯應用模式,寫在協議中的最關鍵的詞就是人機耦合。經過一年左右的發展,我們做了45個實驗, 45個實驗報告,92個產品改進的建議,我們可以看到有一組的數據,我們挑出其中兩個給大家看,一個是口譯信息的完整度,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翻學院的學生都是培養出來都是中國最頂尖的同傳,他們這些學生的最終驗證結果是口譯信息的完整度從80%提升了97%。我們可以看到我在說話的時候,我們的機器實時的進行了翻譯,我的速度很快,如果是一個同傳人工來做,他可能會抓住我的主要內容但一定會漏掉很多,因為他來不及,又要記又要說,關鍵的核心是數據和信息機器全自動把他轉寫出來,給我們的同傳人員去看的時候就可以防止丟失信息,這是一個專門的訊飛同傳助手的設備。

在本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召開的時候,在同傳的盒子裡面我們就放了設備,跟上海外國語大學一起做的,可以看到對口譯信息完整度從88提升到97%,而工作壓力降低了80%,這都是有實驗數據在整個過程中做支撐的。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最近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翻學院的院長,張愛玲院長也是一個我非常尊重的翻譯大家,專門撰文寫道,他認為人機耦合是為了不可阻擋的趨勢。那麼我們再看一下。在中國翻譯界可以說是最有名的頂尖專家之一、前聯合國日內瓦口譯司的司長,在今年的8月份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舉行的同傳挑戰賽中,我們的機器也參加了,他非常驚訝於我們技術的進展,然後這是他的原話,說真正好的翻譯是會使用機器的翻譯,而不是被機器替代的翻譯,如果我們不能阻止趨勢,我們應該引導趨勢順勢而為,我想這就是我們今天整個社會各界應有的心態:誰率先適應這個時代的潮流,誰就可以站在時代的風口浪尖之上,成為未來的人生贏家。

人機耦合也正在成為全球的共識,比如說科大訊飛跟MIT計算機和人工智能實驗室,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其中非常重要的內容就是研究腦科學和數學建模方法的結合以及未來人機耦合的模式。斯坦福大學李飛飛從谷歌回到斯坦福,最近專門成立了以人為本的人工智能研究院,也是在推動人和機器的融合。我想人機耦合正在成為全球的共識,因此這是科大訊飛多年以來的結論,我們兩年前就提了理念,不僅僅是技術發展趨勢,更是社會倫理的發展要求。比人類更強大的不是AI,而是掌握了AI的人類,我們會按照這個路徑持續不移的、堅定不移地推動我們的研究產品以及我們科大訊飛的社會責任。

那麼當然,我認為如何讓我們站在人工智能的肩膀之上使得我們成為掌握了人工智能的新新人類,我想在座的各位開發者,很多已經很瞭解訊飛了,我們很多的媒體朋友,很多的領導,很多來賓其實都還不是瞭解很多細節,我認為最好的掌握AI的辦法就是親自試用。我這裡放了三個二維碼,訊飛聽見APP只要一刷馬上就能看到機器自動轉寫我們這個系統中看到的這種轉寫,每個人都可以體驗,馬上就可以看到什麼叫機器自動翻譯能達到的水平。訊飛輸入法,每天有一億多人使用,如果你說的快一分鐘可以輸入400個字。訊飛有聲,使得你任何文字拷進來貼過來馬上就可以變看為聽,讓大家看得見摸得著,讓大家瞭解什麼是人工智能。我們每個人在這個時代不被跟上時代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有好奇心,自己親自去試用。

另外講到了技術和科大訊飛對未來社會發展以及人工智能作為一個偉大的歷史進程的理解,我們還特別想跟在座的各位創業夥伴創業者們做一些分享。科大訊飛我們堅定的認為人工智能時代帝國,封閉的帝國是註定要衰落的,無論他現在有多強的實力,無論他用什麼方式來對新創企業進行收購或者打壓,但是隻要沒有開放的心態一定會註定衰落!只有真正的懷著堅守價值觀的夢想,堅守正能量,踏踏實實做創新創業,而且認真的跟生態鏈上的夥伴們,無論是一個體系內的精誠合作共贏,還是說即便是友商也是陽光下的競爭,只有這樣的開放生態才能夠生生不息。

我們在去年中國語音產業聯盟的換屆大會上,科大訊飛非常榮幸被全票當選為理事長單位,我們在會上倡導了中國語音產業聯盟的基本價值觀,包括開放,包括尊重創新的力量,尊重客戶,包括客戶隱私,包括陽光下的社會倫理、企業倫理和基本的道德,大家都是高度認可。我想今天我們中國人工智能要獲得全球的尊重,我們企業要獲得全球的尊重,唯有堅守價值觀,無論規模多大、無論技術多好,都必須堅守基本的價值觀才能成為令人尊重的企業,一個令人尊重的一個生態。

在生態的大概念下,科大訊飛專門提出來科大訊飛的發展戰略叫做平臺加賽道,部分領域比如說教育醫療、司法等領域,科大訊飛會提供我們自己的產品,但是99%以上的應用是我們通過提供平臺跟各個領域的合作伙伴是合作共贏的。即便在教育司法等領域,科大訊飛也是做我們擅長的東西,關鍵的人工智能技術相關的環節和用戶,把整個的行業生態也開放出來,人工智能時代只有各個應用領域的用戶需求,有用戶感覺的創業英雄才能成功,絕不可能再像原來一樣單個產品、單個系統、單個企業一家獨大成為帝國,所以必須要開放。那麼今天我們會進一步告訴大家,惟有生態體系成功,科大訊飛才能成為一個偉大的公司,我們希望不是一個簡單掙錢的公司,我們是有夢想的希望跟大家一起成功,所以我們必須要跟在座的夥伴精誠合作,共建生態。

最後還想跟大家做一個分享,因為有不少的創業者都是剛剛開始走入創業這條路,很多的開發者們都處於一種既興奮又無比艱鉅的創新創業的過程之中,我覺得很多時候我們暢想未來,我們未來要成功的願景就像一朵鮮花,或者像我們現在社會上很多對創新成果的理解,也把它當成一種鮮花一樣,可是我們要拒絕一種急功近利的心態,如果一種鮮花我們把它掐回家再回去放在花瓶裡面,幾天後就枯萎了。只有像種子一樣經歷了在黑暗土壤中的孕育,像小草一樣的風吹雨打,最後才能夠年復一年的在經歷寒冬以後還能開放,所以最重要的就是我覺得要源於熱愛的堅守。科大訊飛創業19年,我們昨天剛剛公佈了我們的三季度報,我們完全堅守在科大訊飛的主業,絕不做我們不擅長的其它工作,無論哪個工作好還是不好,源於熱愛的堅守才是我們今天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踏實前行最重要的精神特質。而且要有戰略定力,所以我相信只要我們頂天立地,開放合作、精誠合作、共創未來,我們清楚預見的、熱烈渴望的、真誠追求的最後一定都會自然而然地實現,我們期待著跟在座的所有創業者們一起來,讓科技的夢想照進現實,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