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棄嬰 28歲白手起家如今成東南亞富豪

她是棄嬰 28歲白手起家如今成東南亞富豪

新加坡"水王國"凱發集團華裔總裁林愛蓮,以2.4億美元的身價,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殺入該排行榜前40名的女性,同時,現年 45歲的她,還榮膺該榜單歷史上最年輕的富豪。

新加坡是一個面積僅600多平方公里的島國,四面被大海包圍,島上沒有河流或湖泊,淡水水源十分匱乏。自獨立初期,新加坡幾乎完全依賴馬來西亞柔佛的淡水供應;後來,新加坡不但能完全達到供水自給自足,還能把水處理技術出口到海外。談起為新加坡淡水事業所做卓越貢獻人士中,有一個人女人不得不提,她就是有“水皇后”之稱的林愛蓮。

1961年,林愛蓮出生於馬來西亞一個小鎮上,剛出生便遭父母拋棄,被沿街賣冰棒的華裔老太太收養下來。為了改變命運,林愛蓮學習非常用功,後來考進了新加坡國立大學化學系。大學期間,她半工半讀,通過做家教、推銷保險來掙取學費,但成績非常優秀。畢業後,林愛蓮成為一家知名製藥公司藥劑師。

新加坡政府對汙染實行嚴格控制,林愛蓮發現,自己工作的製藥公司,每年都要花費很大一筆錢來做廢水處理,於是,她對水處理產生了興趣,意識到這是一個朝陽產業,業餘時間對此潛心展開研究。1989年,她賣掉了車和房子,籌集了2萬美元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凱發公司,推廣獨立研發的薄膜淨化汙水技術。成立之初,公司規模非常小,算上她才只有3人。

為了打開市場,林愛蓮挨家挨戶、逐個工廠推銷,因為沒名氣,銷售並不理想。當時,林愛蓮甚至窮到沒錢請焊接工,只能自己學習,獨自完成焊接工作。水處理錢來得較慢,不少朋友勸她改行,但她咬緊牙關,沒有放棄。後來,一些小型項目給公司帶來了維持運作的資金,給林愛蓮帶來了堅持下去的信心。世紀之初,新加坡政府制定了大規模投資海水淡化的決策,為水處理發展帶來了巨大機遇。

太辛苦的時候,她告訴自己"每天都要帶著一個新的希望,不要讓沮喪跟隨。凡事只要拿得起,放得下,看得開,日子也就不會過得那麼辛苦。"

最終,林愛蓮創造了神話---16年時間,一個不起眼的小公司,一躍成為東南亞最大的汙水處理公司。

現在,作為凱發集團總裁的林愛蓮,身價已經飆升到了2.4億美元,在東南亞的富豪排行榜上名列第39位,同時也是榜單中最年輕的富豪和惟一的女性。

2001年1月,林愛蓮的凱發公司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立即成為投資者最推崇的公司。一夜之間,她從一無所有變為上億身價。她緊緊抓住機遇,在技術研發方面大力投入,始終使公司在技術領域保持領先地位,4年後她建造了亞洲最大的海水淡化廠,為新加坡供應淡水需求量的十分之一。

單身富婆,無暇寂寞

雖然貴為"東南亞第一富婆",年過不惑的林愛蓮至今獨身,與她相伴的,是一頭阿拉斯加北極犬和一頭薩莫耶德犬。和心愛的寵物一起跑步,是她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光。有人問她,單身會不會偶爾覺得寂寞,她說,每天繁重的工作讓她根本沒有時間寂寞。

林愛蓮依然過著簡單的生活。她最大的花費不過是一幢半獨立式房子和一輛寶馬轎車。她從不會花太多的錢買首飾,最昂貴的飾物是幾塊手錶,分別在運動、上班和晚宴時佩戴。最大的愛好是旅行,喜歡發掘新食物,欣賞秀麗風光。

她也不愛社交場合的熱鬧,只喜歡與熟識的朋友舉行小型聚會。空閒時,她會在家裡畫一些卡通畫、油畫,這是她從小的興趣。朋友們都說她至今仍然保持著難得的"小鎮性格",是個親切隨和的人。

有些人因為經歷過太多的苦,對金錢非常在意。但林愛蓮對此很豁達,只要是與退休老人、兒童和教育有關的慈善事業,她從來都是慷慨捐助。

惟一的遺憾,是終究沒能讓婆婆住上大房子---沒等到林愛蓮成功,婆婆便過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