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中的现代中国

秋天,在中国古代,尤其是在中国古代文学家眼中,就是一个伤时感怀的季节,而在现代中国人心目中,它却是一场“蓄谋已久”的能量总动员!能量驱动着风云流散、草木变色,驱动着田地间硕果累累,同样驱动着动物们疯吃猛长,候鸟们振翅高飞,如同一场巨变席卷大地!

秋天中的现代中国

每年9月23日前后(秋分)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北半球所获得的能量相比夏季显著下降,按照天文学的标准,秋天,便开始了。

秋天中的现代中国

秋的势力,极大影响了我国的辽阔大地。

一方面,能量的减少制造出了一个宜人的季节。四季之中,秋季风力较小、水汽蒸发较少,天空中总云量相比夏季下降,白云比例却得到提升,如丝如缕、淡薄高远,人们谓之“秋高气爽”。

秋天中的现代中国

台湾垦丁:鹅銮鼻公园

更显著的是,大气通透性、洁净度提升,无论是白天的云朵、蓝天还是夜晚的月亮、星辰都无比清晰,如古诗词中所言:“秋风清,秋月明!”

秋天中的现代中国

秋季的降水也大为减少,河流没有了夏季泥沙俱下的滚滚雨洪,却得到了洁净地下水补给。因为土壤早已被夏季充沛的雨水“喂饱”,此时河水是如此清澈,清澈到可以媲美“美女”的眼眸,古人称之为“秋水”、“秋波”。

秋天中的现代中国

另一方面,能量的减少,也影响到了生命的存亡,一场铺天盖地的能量保卫战即将打响!

秋天中的现代中国

这些生命便是落叶植物,它们收到了能量减少的信号,已经准备“收缩战线”,即抖落身上的全部叶片。但辛苦长出的叶片怎能白白丢弃?能量回收势在必行。

秋天中的现代中国

落叶植物们开始分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当叶绿素被分解,叶子的绿色越来越浅,之前被叶绿素掩盖的另外两类光合色素便显露了出来。一种是橙黄色的胡萝卜素,一种是黄色的叶黄素。于是,落叶植物们变得一片金黄,“金秋”诞生了。

秋天中的现代中国

典型的叶色变黄植物包括有:生长在西北干旱地带的胡杨,被广泛栽种的古老孑遗物种银杏等等;

秋天中的现代中国

除了胡萝卜素、叶黄素,一些落叶植物在回收能量时还会产生一些新的色素,如花青素。它在偏酸性的细胞液中呈现红色,于是,秋天在黄色之外又多了红红火火的红叶。

秋天中的现代中国

最有名的红叶当属因树脂有香气而得名的枫香,枫香在中国南方分布广泛,诗人杜牧所咏:“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指的便是枫香树。

秋天中的现代中国

北京的香山红叶则主要是近代人工造林的黄栌,它耐干旱、贫瘠,非常适合北京的自然条件。

秋天中的现代中国

黄色、红色还有常绿植物的绿色三种颜色共同构成了秋色家族,大地由此变换了色彩。

它们美化道路、簇拥建筑、塑造城市、点缀山谷、铺陈于高山脚下,也可以让原本单调的沙漠世界变得多姿多彩!

秋天中的现代中国

Roads in Australia

植物们回收了能量也渲染了大地,与此同时,更多的能量也汇集起来准备创造出地球上最高能、最诱人的“成果”。

秋天中的现代中国

Cow parsley field with two white gooses

随着秋季能量的减少,一年生的草本植物会逐渐枯死。但是生命并不会终止延续,因为植物们已经将能量转移到了新的地方:种子。

秋天中的现代中国

豆种子萌发

种子不畏寒冷,甚至可以存活数十年,待来年春暖花开,又是一株蓬勃的生命。

对于人类而言,种子提供了一场能量大丰收,它们种类众多,包括新疆甘肃等地秋季收获的春小麦、青藏高原上的青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水稻。中国水稻种植面积高达3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3个浙江省。每年秋季,南方的晚季稻成熟,无数农家满载而归将这些稻谷转化为餐桌上的美食,为成千上万人的生活提供能量!

秋天中的现代中国

另一种神奇的一年生草本植物玉米,虽然于明代中后期才进入中国,但由于非凡的适应能力,让它在短短数百年间播种面积和产量超过水稻、小麦,成为中国粮食作物之王。从西北甘肃、到西南贵州、再到东部山东,玉米养活了从明清时起就激增的中国人口。

秋天中的现代中国

与一年生植物不同的是,许多二年生及多年生植物的地上部分虽然在寒冷季节同样枯萎,但它们却将能量转移到了地下。地下的茎或根储藏大量营养物质,由此变得肥厚多汁,可供来年生长发育时需要,植物学上称为变态茎、变态根。萝卜、胡萝卜、红薯、土豆、洋葱皆属于此类。这些大块头的茎根就像一个个能量储钱罐,同样是人类的粮仓!

秋天中的现代中国

而让中国人的饮食更加有滋有味的任务,则由一年生的木本植物辣椒完成,它的一部分器官生长膨大将种子包裹其中,形成果实。辣椒的果实以辣味刺激人的味觉,自从传入中国,便让云、贵、川、湘、陕等地的人们难以抗拒,它赋予人们的能量如同它的外表一样红火!作为一种调味品,辣椒在中国的年产量居然高达数千万吨,几乎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

秋天中的现代中国

静物的辣椒编织垫

果实一方面可以给种子更多保护,一方面还需要吸引动物们食用,从而获得更多的传播繁衍机会。因此在秋季,多年生的木本植物们不惜花费“血本”将大量营养物质注入果实,在味道上争奇斗艳,动物和人类都因此大饱口福!包括苹果、桔子、红枣、柿子等等。

秋天中的现代中国

Close-up image of blueberries studio isolated on

收获了种子、收获了根茎、收获了果实,于是人类又有了一个新的活动,晒秋!

红的、黄的铺满屋顶,成串的、成捆的挂满房檐窗边,这是数千年以来中国人最满足、最幸福的时刻。

秋天中的现代中国

位于香港大屿山的宝林寺内举行的庆祝活动

当有了充足的食物能量,动物们新的家园逐渐清晰在望。动物们在秋季疯吃猛长,体重达到一年中的高点,是为“秋膘”。为了躲避严寒,一些动物会在吃饱喝足后转移到新的家园。

秋天中的现代中国

绿头苍蝇

每年9月到10月上旬,一场秋季生命大迁徙在新疆阿尔泰山准时上演,数十万牛羊从山脉深处涌出,沿着崎岖山道赶往平原地带。

秋天中的现代中国

候鸟们也完成了脂肪积累,脂肪比例甚至可以达到体重的50%。如此高的体脂率是因为它们将从北方家园出发,沿着数条南北通道长途跋涉,奔赴南方越冬地。

秋天中的现代中国

青岛:观鸟季“海上精灵”炫飞行特技 水中捕鱼身轻如燕

它们每天飞行6-8小时,时速30-70千米,迁徙距离从几百到上千千米不等,体重耗损可能高达14%-27%。

秋天中的现代中国

独家:候鸟南迁 ”一会排人字,一会排一字“

为了补充能量,大多数鸟类会中途寻找落脚点降落取食,中国东部的滨海湿地、长江中下游湿地以及西部青藏高原上的河流、湖泊都是它们的最佳选择。

秋天中的现代中国

还有不少鸟类会选择飞越大海或沙漠腹地,因为途中食物有限,它们往往需要马不停蹄地完成整个迁徙。

秋天中的现代中国

能量驱动着鸟类完成迁徙,它们没有卫星导航定位,仅依靠日月星辰、地面标志、磁场风向就可以准确地到达目的地。

秋天中的现代中国

于是,在中国秋季的天空中,你可以看到单飞的猛禽,也可以看到雁、鸭、鹤等最喜欢排列的“人”字形,或者一条绵延不绝的长链。候鸟数量可以成百上千,无比壮观!

秋天中的现代中国

独家:山东聊城:数万木桩“战”泥沙

中国大地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多样!中国的秋天,大地变色、人类丰收,动物们奔向新的家园!中国之秋如此丰富、如此恢宏,它不萧瑟、不寂寥,它是一场元气满满的能量总动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