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訪華:中日當“領銜”推進亞洲區域合作

安倍访华:中日当“领衔”推进亚洲区域合作

在全球化遭遇困境的當下,中日作為東亞地區最大的兩個經濟體,有責任和義務在亞洲經濟一體化進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安倍访华:中日当“领衔”推进亚洲区域合作

資料圖,圖片來自新華網。

文 | 姜躍春

10月25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抵達北京,開始為期三天的正式訪問。此次訪華期間,安倍除了將與中國領導人舉行會談並簽署多項重要文件外,預計還將出席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官民論壇,並訪問北京大學與青年學生進行交流。有消息稱,安倍此次還帶來了500名左右日本商界領袖隨訪。

今年是《中日聯合聲明》簽署40週年,也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至此“不惑之年”和世界鉅變的背景下,日本首相安倍訪華,並帶“豪華商團”前來探討中日兩國合作具有特別意義。

中日經貿合作面臨“轉型升級”

中日經貿合作經過40多年的發展,近年來已進入轉型升級的新階段,主要特徵是:雙邊貿易從加工出口型單純商品貿易向市場開發型技術服務貿易轉變;直接投資從過去日本單方面對華投資向中日雙方雙向投資的方向轉變。

中日經貿領域的發展,為雙方經貿合作的進一步深化提供了更大空間和可能。中國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總體上已經基本實現了從“貧困”到“富有”的歷史跨越,未來將開啟從“富有”到“富強”的時代征程。在這一發展過程中,我國經濟的潛在市場將進一步變成現實市場,也將為對象國帶來更大的商業機遇。

而日本,在泡沫經濟破滅以後,長期處於低迷狀態,人口下降和老齡化問題始終是制約日本經濟健康發展兩大障礙,它導致日本國內總需求不斷萎縮,是日本經濟短期難以擺脫的兩大“魔咒”。發展良好的雙邊經貿合作,利用區域自貿協定拓展海外市場,對於推動日本經濟增長至關重要。

隨著中國經濟不斷向內需主導的方向轉變,服務業在中國經濟結構中的比重必將不斷提升,金融保險、醫療保健、教育文化、休閒娛樂、旅遊養老等行業消費需求日趨迫切。

日本作為後工業化國家,服務業發展十分成熟,尤其在醫療、保險、養老等產業領域,都具有成熟的經驗和成果。未來中日兩國在這些領域的合作空間將日益擴大。

安倍访华:中日当“领衔”推进亚洲区域合作

資料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中日應帶頭探索區域合作新路徑

當前在經濟全球化受阻的背景下,區域合作出現“分”與“合”的雙重特徵。一邊是美國不斷“退群”,另一邊亞太地區加強區域合作的“築群”特徵明顯。無論是“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全面與先進的跨太平洋合作伙伴關係協議》(CPTPP)還是“區域全面經濟合作伙伴協定”(RCEP),以及中日韓合作,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進展。

中日作為東亞地區最大的兩個經濟體,雙方經濟關係已遠遠超出雙邊範疇,日益具有地區乃至全球影響。中日兩國有責任和義務在亞洲經濟一體化進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CPTPP作為高水平的自貿協議,在亞太區域合作進程中具有一定進步意義。儘管兩國在CPTPP推進過程中有分歧,但在積極促進亞太區域合作一體化,國際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的問題上,雙方的立場是一致的。

安倍访华:中日当“领衔”推进亚洲区域合作

資料圖。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當今世界,世界各國已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存關係,很多產品都是不同國家的零部件共同完成。世界各國通過多年形成的產業鏈互通有無,取長補短,不僅有效降低生產成本,也大大促進了國際貿易的便利化。而美國特朗普政府當前表現出來的單邊主義做法,不僅對全球產業鏈造成強烈衝擊,也給正在復甦的世界經濟增加了不確定性。

日本作為一個以貿易立國的“出口主導型國家”,同時是歷史上無數次被貿易保護主義傷害過的國家,對維護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重要性,維護貿易自由化應當有著深刻理解。

中日作為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經濟體和亞洲大國,和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倡導國和維護者,理應在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等方面發揮更大的、負責任的作用,在維護以WTO為代表的多邊自由貿易體制,開啟新一輪全球化進程等方面日益擁有更多共同利益。

□姜躍春(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徵稿:積極穩健有見地,立言篤論需妙筆。或為針砭,或為建言,形諸筆端,皆成評論。新京報評論新媒體誠摯歡迎來稿,一經選用,稿酬從優。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