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律啟蒙「捲上」十灰(shíhuī)

聲律啟蒙【捲上】十灰(shíhuī)

增對損,閉對開。

碧草對蒼苔。

書籤對筆架,兩曜對三臺。

周召虎,宋桓魋。

閬苑對蓬萊。

薰風生殿閣,皓月照樓臺。

卻馬漢文思罷獻,吞蝗唐太冀移災。

照耀八荒,赫赫麗天秋日;震驚百里,轟轟出地春雷。

注音

zēngduìsǔn,bìduìkāi。

bìcǎoduìcāngtái。

shūqiānduìbǐjià,liǎngyàoduìsāntái。

zhōuzhàohǔ,sònghuántuí。

lángyuànduìpénglái。

xūnfēngshēngdiàngé,hàoyuèzhàolóutái。

quèmǎhànwénsībàxiàn,tūnhuángtángtàijìyízāi。

zhàoyàobāhuāng,hèhèlìtiānqiūrì;zhènjīngbǎilǐ, hōnghōngchūdìchūnléi。

註釋:

增損閉開:增加、損失,封閉、開放。《老子·道德經》第七十七章: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道則不然,損不足,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

碧草蒼苔:青草、蒼翠苔蘚。例句:寒螿愛碧草,鳴鳳棲青梧。清江碧草兩悠悠,各自風流一種愁。白犬離村吠,蒼苔壁上生。先生早賦歸去來,石田茅屋荒蒼苔。

書籤筆架:兩種文具。

兩曜(yào)三臺:兩曜指日和月;三臺指天上三臺(六星),在人為三公(太師、太傅、太保),在天為三臺,上臺司命、中臺司爵、下臺司祿,古代供天子登高眺望臺閣也稱三臺。例句:兩曜如奔輪,疾去不可遮。天子有三臺,靈臺以觀天文、時臺以觀四時施化、囿臺以觀鳥獸魚鱉。

周召虎:即西周時期穆公虎。周厲王暴虐,國人圍攻王室,厲王出逃,太子靜藏匿於大臣周召虎家中。有人來追捕,周召虎捨己為人,交出自己的兒子代太子靜死。朝中暫時無主,召公與周公出面共同攝政,史稱共和行政。厲王死後,召公擁立太子靜繼位,是為周宣王。

宋桓魋(tuí):桓魋是春秋宋國人,孔子路過宋國,他曾想殺害孔子。

閬苑蓬萊:既是傳說的神仙住處,又是唐代宮苑名。唐代魯王靈夔、滕王元嬰將衙宇修造得宏大,謂之隆苑,唐明皇李隆基時諱隆字,改謂閬苑。唐高宗時建大明宮,後改為蓬萊宮。例句: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薰風生殿閣:薰風指柔和的南風或東南風。這是唐代李昂柳公權《夏日聯句》: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薰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詩句的化用。

皓月照樓臺:皓月即明月。這是三國時期魏國曹植《悲歌行》: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詩句的化用。

卻馬漢文思罷獻:漢文帝剛即位,地方官員欲獻千里馬。漢文帝體恤民情,令四方不要來獻,搞好地方經濟。

吞蝗唐太冀移災:貞觀二年(公元628年),京城長安大旱,蝗蟲四起。唐太宗心繫萬民,查看災情,吞下蝗蟲,曰但當食朕毋害百姓。後來蝗災果然消除。冀是希望的意思。

照耀八荒赫赫麗天秋日:晴朗的秋日照耀四面八方。八荒也叫八方,指東、西、南、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等八面方向,離中原極遠的地方,後泛指周圍、各地,四面八方遙遠的地方,猶稱天下。麗天指陽光照耀天空。例句: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言在耳目之內,情寄八荒之表。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大明麗天,萬物畢照。

震驚百里轟轟出地春雷:轟隆隆的春雷驚動百里大地。驚蟄時節,春回大地,天氣轉暖,春雷轟震,蟄蟲驚醒,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例句: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沙對水,火對灰。

雨雪對風雷。

書淫對傳癖,水滸對巖隈。

歌舊曲,釀新醅。

舞館對歌臺。

春棠經雨放,秋菊傲霜開。

作酒固難忘曲蘗,調羹必要用鹽梅。

月滿庾樓,據胡床而可玩;花開唐苑,轟羯鼓以奚催。

注音

shāduìshuǐ,huǒduìhuī。

yǔxuěduìfēngléi。

shūyínduìzhuànpǐ,shuǐhǔduìyánwēi。

gējiùqǔ,niàngxīnpēi。

wǔguǎnduìgētái。

chūntángjīngyǔfàng,qiūjúàoshuāngkāi。

zuòjiǔgùnánwàngqǔniè,tiáogēngbìyàoyòngyánméi。

yuèmǎnyǔlóu,jùhúchuángérkěwán;huākāitángyuàn,hōngjiégǔyǐxīcuī。

註釋:

沙水火灰:沙和水的關係,成家好似針挑土,敗業猶如水推沙。意思是要成家立業或積蓄財富,不可能一蹴而就,得像用針去挑土一樣,要有足夠的堅持,一點一點去積攢;而敗家或者揮霍財產,就像大水推平沙子一樣,很快很容易。火和灰的關係裡,灰燼是火焰結束後的殘留,是從熱烈到冰冷的過程。例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雨雪風雷:都是自然氣象。詩家語中,常以景語作情語,會以雨雪風雷的天氣,呼應心境情懷。例句:瀑泉飛雪雨,驚獸走風雷。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書淫傳癖:書淫,舊時稱好學、嗜書成癖的人為書淫,這裡的淫是沉迷過度的意思。晉代皇甫謐,字士安,耽玩典籍,博覽群書,時人謂之書淫。傳癖,好讀《左傳》成癖,比喻勤奮讀書,喜歡鑽研學問。西晉開國元勳杜預,字元凱,既是滅掉孫吳的徵南大將軍,又是一名儒將,痴迷《左傳》,時人稱其傳癖。例句:花落青苔錦數重,書淫不覺避春慵。士安號於書淫,元凱稱於傳癖。

水滸巖隈:水滸指水岸邊。巖隈指深山的曲折處。例句:古公檀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蘿蔦罥紫綬,巖隈駐朱轓。卻恐漢庭須羽翼,鶴書未許老巖隈。

歌舊曲:唐代杜牧《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首詩寫杜牧遊秦淮時,聽見歌女還在唱著南朝後主陳叔寶的亡國舊曲《玉樹後庭花》。詩中他哀嘆這些無知歌女連亡國恨都不懂,實則譏諷晚唐群臣沉湎酒色,步陳後主的亡國後塵。

釀新醅:釀製新酒。典出唐代白居易《問劉十九》:緑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舞館歌臺:舞館是演出舞蹈的場館。歌臺是表演歌舞的樓臺。例句:歌堂面淥水,舞館接金塘。隋家文物今雖改,舞館歌臺基尚在。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悽悽。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春棠經雨放:海棠經過春雨的滋潤,綻放得格外嬌豔。例句:池上海棠梨,雨晴紅滿枝。

秋菊傲霜開:菊花傲立於秋霜的淒涼,開得特別的絢爛。例句: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作酒固難忘曲孽:麴櫱指發酵用的酒母。例句:若作酒醴,爾惟麴櫱。

調羹必要用鹽梅:鹽梅指調味用的佐料。例句:若作和羹,爾惟鹽梅。

月滿庾樓據胡床而可玩:東晉中書令庾亮,其妹為明帝的皇后。他任荊州刺史時,駐鎮武昌,建起庾公樓,又稱之南樓。傳說他常在庾樓上,臥胡床(可摺疊的輕便臥具)與人吟詠戲謔,共賞明月。

花開唐苑轟羯鼓以奚催:唐玄宗李隆基愛彈羯鼓,楊貴妃喜跳羯鼓舞。一次,正值初春,唐玄宗帶楊貴妃遊御花園,見花蕾含苞,即令高力士取羯鼓來,親自奏起《春光好》曲,催花開放,諸花果然聞聲怒放。

休對咎,福對災。

象箸對犀杯。

宮花對御柳,峻閣對高臺。

花蓓蕾,草根荄。

剔蘚對剜苔。

雨前庭蟻鬧,霜後陣鴻哀。

元亮南窗今日傲,孫弘東閣幾時開。

平展青茵,野外茸茸軟草;高張翠幄,庭前鬱郁涼槐。

注音

xiūduìjiù,fúduìzāi。

xiàngzhùduìxībēi。

Gōnghuāduìyùliǔ,jùngéduìgāotái。

huābèilěi,cǎogēngāi。

tīxiǎnduìwāntái。

Yǔqiántíngyǐnào,shuānghòuzhènhóngāi。

yuánliàngnánchuāngjīnrìào,sūnhóngdōnggéjǐshíkāi。

píngzhǎnqīngyīn,yěwàiróngróngruǎncǎo;gāozhāngcuìwò,tíngqiányùyùliánghuái。

註釋:

休咎福災:休本意停止,咎本意過失、罪過,休咎二者合用指吉凶、福禍。福指順利、幸運,災指災禍。例句:積善餘慶,積惡餘殃,高門待封,掃墓望喪,豈非休咎應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象箸犀杯:象牙做成的筷子,犀牛角製成的杯子,都是奢侈用品。

宮花御柳:宮庭中的花木,御苑裡的柳樹。例句: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上林春去宮花落,金水霜來御柳黃。

峻閣高臺:高聳挺拔的亭閣、高大恢弘的樓臺。薰風時漸勸,峻閣池塘,芰荷爭吐。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

花蓓蕾:含苞待放的花蕾。例句:蓓蕾枝梢血點幹,粉紅腮頰露春寒。

草根荄(gāi):荄者草根也。例句:根荄相交長,莖葉相附榮。

剔蘚剜苔:都是清除苔蘚的意思。蘚和苔本為兩種不同的植物,各屬一綱,但同屬於苔蘚植物一門。此句為典型的合掌對,即用不同的語言說同一事物。例句:剜苔剔蘚露節角,安置妥帖平不頗。

雨前庭蟻鬧:天快要下雨前,螞蟻會成群結對地遊動搬家,以防水患來臨。

霜後陣鴻哀:霜降後五日,鴻雁會排成行,發出淒涼的鳴叫聲向南遷飛。

元亮南窗今日傲:晉代陶潛,又名陶淵明,字元亮,其《歸去來辭》:倚南窗以寄傲。之句。

孫弘東閣幾時開:西漢公孫弘當丞相後,別立平津閣客館,東向開門,招納四方賢才,一起謀議大事。後遂用東閣、孫弘閣、公孫閣、孫閣、弘閣、丞相閣等代稱款待賓客、招納賢才之所,用開閣代指納賢待客。

平展青茵野外茸茸軟草:野外細細的軟草,像綠色軟墊平鋪於大地。茵即褥也,言草柔如座褥也。這是宋朝女詞人朱淑真《春遊西園》:踏草青茵軟。及其《春陰古律二首》:茸茸碧草漸成茵。詞意化用。

高張翠幄庭前鬱郁涼槐:庭前鬱鬱蔥蔥的槐樹,像翠綠色的簾幕掛在窗外,倍添清涼之感。這是金代元好問《蘇小像》:槐蔭庭院宜清晝,簾卷香風透。詞意化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