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中年男演員如何應對中年危機?他們以後會怎樣?

国内中年男演员如何应对中年危机?他们以后会怎样?

作 者丨明 眸 來 源丨第一院線(www.yuanxian1.com)

在不久前閉幕的的第2屆平遙電影展上,剛剛於日前在芝加哥電影節獲最佳導演獎的導演賈樟柯表示,中國電影還是一個小孩子,希望還能繼續保持文化政策上的支持。誠然,中國電影仍在走向成熟的道路上,而投身於電影事業的演員,則在不斷長江後浪推前浪。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關於國內女演員年過40便面臨無戲可演窘境的“中年危機”的話題引起不少關注和話題。明眸湊個熱鬧,同大家一起關注和聊聊國內男演員的“中年危機”。

搜索引擎上對中年危機的表述是:中年危機,也稱“灰色中年”,一般高發在39~50歲,在40~65歲之間的男性身上,還被稱為“男人四十綜合徵”。從廣義上來講,是指這個人生階段可能經歷的事業、健康、家庭婚姻等各種關卡和危機。

而在演藝圈提起中年危機,人們最先想到的是女明星。人們都說,中國的女演員好像只有少女和老太太兩種狀態。甭管年輕時如何貌美如花,只要超過了40歲,剩給你的角色就只有:重男輕女的農村婆婆、盼兒生孫的無禮老太、有時間不跳廣場舞卻在腦海中醞釀著婆媳大戰的無聊空巢老人。

而40歲的男明星就不一樣了,現在的電視熒幕上,我們看到了太多中年男演員+年輕女演員的偶像劇CP,觀眾對於他們硬凹少年角色的容忍度,似乎並不低。但這不意味著男明星就沒有中年危機,35歲到45歲是男演員人生的一道坎,也是一個尷尬期。雖說在現實生活中,這正是男人一枝花的時候,家庭和事業都趨於穩定;可在更新換代速度飛快的演藝圈就不一樣了。

尷尬首先是稱呼上,男人跨過35歲,還說他是「鮮肉」就有點勉強;而若未到45歲,就叫他「大叔」或「戲骨」也不大合適。不上不下的年紀如果配上的是不上不下的演技,那麼這種尷尬就會讓“資深男演員”陷入一種怪圈。鮮活生動的例子如下:

根據成名早晚,貌似步入中年危機的男演員可為以下幾類。

一種是年少成名,中間可能有一段時間的消沉期,但也從來沒消失於觀眾視野,還會時不時泛起一朵小浪花。

陸毅(1976年生,今年42歲),當年的他起點極高,從他5歲拍《泉水叮咚》算起,《永不瞑目》中的肖童更是成就了他的事業巔峰,那時他只有23歲。

国内中年男演员如何应对中年危机?他们以后会怎样?

黃曉明(1977年生,41歲)成名的也不晚,《大漢天子》時只有25歲。那時的教主,還沒有擔任起「我為中國大陸帥哥代言」這個重擔,面部表情自然許多。

国内中年男演员如何应对中年危机?他们以后会怎样?

他們顏值的底子都不錯,且歲月留下的痕跡也不多。如果從《永不瞑目》開始算,陸毅的顏值一直維持在同一水平,幾乎沒什麼波動。可這個「原地不動」,用來形容演技就難免有些尷尬。15年來,除了讓他爆紅的肖童,陸毅嘗試塑造了很多角色。比如《像霧像雨又像風》裡的渣男李英奇,但群眾沒記住李英奇的壞,依然只記得陸毅的帥。

国内中年男演员如何应对中年危机?他们以后会怎样?

在於正劇裡演演老鮮肉掙點養家錢之後,《人民的名義》翻火了一把,角色依然沒有什麼記憶點,觀眾對其他演員都很自然地叫劇中人的名字,但還是把陸毅叫陸毅。

国内中年男演员如何应对中年危机?他们以后会怎样?

與陸毅相比,黃曉明就顯得有追求多了。33歲的他主演了《泡沫之夏》,開啟了帶著褶子玩瑪麗蘇的大門,便一發不可收拾。

国内中年男演员如何应对中年危机?他们以后会怎样?

其間《中國合夥人》和《風聲》讓觀眾看到了一絲教主回頭是岸的曙光,可接下來,他38歲出演《何以笙簫默》和《錦繡緣》,40歲演《上古情歌》,身邊配戲的小花換了一茬又一茬,可黃曉明依然死活掙扎,整個30歲都耗在了那個「意味深長而又毫無意義的總裁微笑」裡,並且極有可能在接下來的40歲依然這麼耗下去。

国内中年男演员如何应对中年危机?他们以后会怎样?

殊不知,三十多歲正是男明星最好的轉型時機,趁著顏值和體型還在、又有積累的名氣,跨過去了就是新高峰,跨不過去也不至於落得名聲掃地。

就比如與陸毅同年,比曉明大一歲的陳坤(1976年生,42歲)。

「廠花」這個外號人盡皆知,甚至漸漸超越了金燕西在觀眾心裡的地位,而《龍門飛甲》裡的雨化田正是陳坤在35歲時出演的。

国内中年男演员如何应对中年危机?他们以后会怎样?

“廠花”的形象深入人心,妖孽到人們都忘了他曾憑藉那些或憂鬱、或高貴的富家子弟拿過不少影帝。反倒是一些同樣起點很高的男演員,年齡增長而演技沒跟上,不斷重複致使最開始的才氣都被消耗完了,故而進退失據——繼續演年輕人吧,不大可能了;想挑戰多元化角色,無奈實力又不足以支撐,戲路太窄,最終演什麼都像在演自己。

二是一部分男演員是出道很早,已過了黃金轉型期,人到中年才踏入人生第二春。

吳奇隆(1970年生,48歲)是一個代表,小虎隊讓他名聲鵲起,也因為一場離婚案flop了一段時間。41歲時憑藉《步步驚心》再次爆火。

国内中年男演员如何应对中年危机?他们以后会怎样?

鍾漢良(1974年生,44歲)也一樣,二十幾歲出演《逆水寒》裡的顧惜朝讓他佔據「天涯四美」的頭把交椅多年,可受眾始終偏小眾,直到38歲演《天涯明月刀》又一次大紅大紫。

国内中年男演员如何应对中年危机?他们以后会怎样?

劉愷威(1974年生,44歲)作為無線黃金配角劉丹的兒子,在香港默默無聞了很多年。星二代不至於沒名氣,但遠不比36歲出演《盛夏晚晴天》,並和楊冪因戲生情來的有話題度。

国内中年男演员如何应对中年危机?他们以后会怎样?

可能這份遲來的甘甜來之不易,不得不令人倍加珍惜,畢竟擁有一部可以傍身的成名作是他們最鮮明的標籤,在市場和自我潛意識的要求下,他們會自覺或不自覺地複製令自己成名的角色。於是我們看到,他們開始漸漸陷入了各種古裝現代偶像劇裡無法自拔。

惋惜的是,與演技原地踏步的演員相比,他們本是具有一定優勢的。能翻紅就意味著他們有新的資本,並且演技過關,觀眾也對他們很看好,畢竟吃青春飯的小鮮肉已經夠多了,這樣有功底、有沉澱、有資源、本該撐起影視圈的中堅力量的確很寶貴。然而……剛想對這些實力派中生有更高的期待,他們立刻拐彎就選了條最輕鬆的路走。

就像靳東(1976年生,42歲),演技是不錯的。

国内中年男演员如何应对中年危机?他们以后会怎样?

15年《偽裝者》裡明樓的角色給他開創了雙商高+聖父拯救型人格的戲路,也算是國產劇裡的獨一份。尤其是,比起同部劇裡拼了命掙扎著擺脫偶像形象的胡歌,靳東成名前角色類型多樣,又以與本人氣質十分契合的角色走紅,開始觀眾都十分看好。可誰三年過去了,他走紅後參演的三四部頂級製作裡,哥們兒始終躺平,用自己習慣的這個單一人設,扮演了所有角色,明眸只能一聲長嘆。

中年翻紅的明星還有一種例外,那就是通過綜藝節目獲得第二春。

回憶一下,李晨(1978年生,40歲)出道時的《十七歲不哭》可真是校園青春劇的鼻祖啊,之後戲從來沒斷過,但國民度最高的頭銜大家都知道了——忠厚老實的大黑牛。

国内中年男演员如何应对中年危机?他们以后会怎样?

從上跑男翻紅之後,李晨算是嘗試的戲路多的,《軍師聯盟》裡的曹丕、《武媚娘傳奇》裡的李牧……但僅僅是戲路罷了。實際效果是他演什麼都像大黑牛,配上兩條粗壯、別具一格、可以脫離人物單獨出道的濃眉,說他不是從跑男穿越去的觀眾都不信。

而同樣是上跑男,小一歲的鄧超(1979年生,39歲)同樣因為誇張的綜藝表現被人詬病了很久,好在偶爾還是能拿出令人驚豔的作品。

就算才氣再怎麼被浪費,《烈日灼心》裡的一場前無古人的死刑戲,最起碼就能讓他繼續耗五年。

国内中年男演员如何应对中年危机?他们以后会怎样?

而最近的《影》中一人分飾兩角的出彩表現,以及幕後增減體重20KG的自虐過程,完全推倒了他在觀眾心目中的綜藝咖形象,讓大家見識到了一個人到中年的男演員應有的實力和紮紮實實用演技說話的轉型突破。可見作為演員,戲比天大永遠是個死道理。

国内中年男演员如何应对中年危机?他们以后会怎样?

一個優秀的演員,從來都是能讓觀眾沉浸在他營造的氛圍中不能自拔,而不是自己守著老本傻笑、坐吃山空。現狀是,人氣和青春被過度消費,這些都已經不是在小鮮肉身上才存在的問題,漸漸地在這些40歲的實力派中生身上也出現了。

可1980年的張魯一,1982年的胡歌,再包括現在風頭正盛的喪帥屆扛把子1983年的雷佳音,也漸漸有著趕超上一批男演員的趨勢。再不轉型求變,前路是否仍然危機四伏?某影評人認為,如果說女演員的中年危機是市場給的,男演員則更多是自己給的。

還有一類目前戲路單一的中年男演,則是出於選擇無奈。

最近大家都在討論中年女演員的戲路太窄,窄到不當婆婆媽媽不能活。其實在整體娛樂化、年輕化的時代中,對塑造人物有追求的男演員,何嘗不尷尬?

国内中年男演员如何应对中年危机?他们以后会怎样?

例如無劇本可選只得與年輕女演員在都市偶像劇裡大談戀愛的張嘉譯,在《美好生活》開播前,他自己笑稱,不能再演忘年戀了。關於如何塑造人物,張嘉譯曾這樣表述:“來自生活的積累,也來自閱讀,站在寬泛的角度理解角色的一切。”而忘年戀題材頹勢已現,大叔們又該何去何從呢?

国内中年男演员如何应对中年危机?他们以后会怎样?

叔圈101種子選手,張嘉譯、黃渤、於和偉、徐崢、孫紅雷、吳剛、陳建斌等中年男演員們,演技紮實,業務能力抗打,行業留給他們的選擇空間也未見得大。不是他們不願意嘗試新鮮角色,而是以青春鮮嫩面孔為主的流行劇集,牢抓年輕受眾群體,題材同質化嚴重,愛情劇層出不窮,中年男演員不得不成為了升級版“霸道總裁”的預備役。在踏實與浮躁並存的娛樂圈,也許不是沒有想要“演到老的好演員”,市場總歸是要為他們提供好的角色和足夠的選擇空間。

最後一類面對中年危機的男演員的表現則可謂是觸底反彈,絕地重生。

国内中年男演员如何应对中年危机?他们以后会怎样?

在此明眸不得不提的是憑藉《白夜追兇》霸氣歸來的潘粵明(1974年生,44歲)。見多了娛樂圈裡的無情沉浮,顏值即正義的年代,一代玉面小生跑偏成發福中年大叔,潘粵明應該就是生存法則的逆襲代表。

国内中年男演员如何应对中年危机?他们以后会怎样?

在車禍之前,潘粵明曾經是內地一線的小生,搭戲的都是趙薇、范冰冰、劉濤、袁泉等等。35歲的那場車禍,是他人生的轉折點。在綜藝節目中,他自嘲車禍之後有幾年都幾乎無工可開。

国内中年男演员如何应对中年危机?他们以后会怎样?

尤其突如其來的婚變,給他事業帶來又一次重擊。內外兼憂,這段風波一點都不遜色於那場車禍。2012年底之後,潘粵明嘗試過拍攝新銳導演的電影作品,這些嘗試也並不成功。2012年之後,娛樂圈小生開始更迭換代,“鮮肉”們的異軍突起,鄧超、黃曉明、陳坤等昔日小生也都集體佔據優勢電影資源,潘粵明確實進入了尷尬的境地,曾經在不少作品裡淪為了男N號。一方面唏噓,一方面也不得不佩服潘粵明的能屈能伸。

2016年,潘粵明因為《跨界歌王》再次與劉濤同臺。這一次他唱足七場,讓所有人都為之意外。他自嘲節目組來找他的時候,直言他已經半年無工可開,如此潦倒已經不能再拒絕邀約。

国内中年男演员如何应对中年危机?他们以后会怎样?

當然,這句話中間肯定是有玩笑成分的。但這番話也是有智慧的,他已經完全沒有小生的光環和包袱,學會適應了全新的自己。人到每一個年齡階段一定都會遇見不同的難題,闖出來的就是贏家,困住的就是輸者。面對低谷時,一味的沉浸在焦慮裡是最無用的,能做的只有自己爬起來。其實潘粵明來說脫口秀就是一種突破,素來都不愛言辭的他如今也是極力尋求各種突破。

国内中年男演员如何应对中年危机?他们以后会怎样?

危機有時也許代表了契機,樹挪死、人挪活。潘粵明參加《跨界歌王》著實沒有同期的劉濤、王凱等搶風頭,但他自己說,正是因為這場業餘競技賽,讓《白夜追兇》的導演挑中了他。因為導演認定他看起來的文弱與舞臺上的張狂,太契合關宏宇和關宏峰的分裂性質。

国内中年男演员如何应对中年危机?他们以后会怎样?

在娛樂圈裡,人設立得太強,稍有不慎就會flop,潘粵明從小生鼻祖到中年觸底反彈,也是一出不破不立的傳奇。在這部大火的的《白夜追兇》之前,潘粵明等待了接近8年多的時間,從35歲到43歲。經歷了意外、婚姻的破裂之後,他如今坦然的面對自己也難逃歲月磨折,拍著肚子說“我就是胖了,怎麼地”。

国内中年男演员如何应对中年危机?他们以后会怎样?

最好的方式永遠是找到新蠟燭,再一次點燃。

滑過一定時間的人生,積蓄的各種能量,會書寫出不同的人生軌跡。一部成名作可以保住幾年的光環,但蠟燭燃盡火苗就會漸漸熄滅,很多人懶得尋找新光源,想盡辦法想讓蠟燭燒的慢一點,殊不知,最好的方式永遠是找到新蠟燭,再一次點燃。

那些率先意識到危機的人已開始轉型,或為轉型做準備,而那些困於既定演藝之路的明星似乎並不以為意。觀眾是喜歡“男神”永遠不老,永遠駐顏有術,但現實是,年齡與時間的力量誰也無法抗衡。

国内中年男演员如何应对中年危机?他们以后会怎样?

與其在偶像劇、綜藝節目及各種“中年男神”人設裡打轉轉,讓觀眾被迫看一些與自身年齡、身份不符的角色而心生厭倦,不如像胡歌一樣給自己充充電重新出發,或是像鄧超一樣展現出真正的演技實力,像黃渤、徐崢一樣轉型導演,甚至做幕後,都是應對中年危機的良藥。

国内中年男演员如何应对中年危机?他们以后会怎样?

也許作為演員必須首先把人生中的認清自我、接受自我、突破自我三部曲本色演繹好之後,才能將自己的演員之路真正走出瓶頸。也更希望國內影視行業投資出品方能有耐心培育更多類型的題材作品,可以給到眾多不同年齡階段的演員較多嘗試和突破自我的機會。對於中年演員,無論男女,相信隨著中國影視市場一同成長的觀眾更願意看到的是他(她)們經歷人生所沉澱下來的不同風格魅力和領悟表達,觀眾們也更能與潘粵明這樣經歷過人生低谷、滄桑不易的演員通過優秀作品而產生共鳴溝通。

国内中年男演员如何应对中年危机?他们以后会怎样?

播報當日票房、排片數據、檔期資訊、深度票房數據挖掘、電影產業觀點速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