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號”列車來了!

現在正是雲南昭通蘋果收穫的時節。沉甸甸、紅彤彤的蘋果,是當地果農豐收的希望。而承載著這些蘋果走出大山、走進市場賣個好價錢,幫助果農們脫貧致富的是一趟從貴州開出的“小慢車”。

昭通是我國西南地區蘋果主產區之一,光小龍洞村就種植有蘋果一萬多畝。全村九千多群眾裡,有八千多是果農。蘋果就是小龍洞村乃至整個小龍洞鄉的經濟支柱。

在小龍洞村蘋果山的腳下,有一個最末等的鐵路小站——昭通南站。每天早上,果農們都要把新鮮蘋果或用小推車、或用扁擔挑到昭通南站,等候即將在這裡停靠的5647次列車

“蘋果號”列車來了!

上午10點40分,由雲南昭通開往貴州貴陽的5647次列車準時進站。這趟車比一般的綠皮普客列車短了三分之一,卻為果農們專門加掛有一節行李車廂。果農們把成箱的蘋果往行李車廂碼,散裝的就自己大筐小挑搬到客車廂上。幾分鐘,熱鬧的站臺就變得空蕩蕩。這是昭通南站這個五等小站每天停靠的唯一一班列車。

這趟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於2003年開通的普通旅客列車,平均時速只有40公里,沿途要停靠26個鄉村小站。從昭通南到貴陽單程要十個半小時,票價從十幾塊錢到五十塊不等,是名副其實的“小慢車”。而它也是沿途7個鄉鎮群眾運輸和出行幾乎必選的交通工具,因為它不但便宜,而且能幫果農們把蘋果賣個好價錢。

“蘋果號”列車來了!
5647次列車列車長 向小波:蘋果拉出去以後價格要比當地賣得相對要高。就看車外面果農們的房子,現在的比以前要漂亮得多,主要依靠蘋果。

收穫的季節,“小慢車”的車廂裡飄著紅蘋果的果香,也充滿了果農們的歡聲笑語。今年,他們將實現全部脫貧。當地的果農告訴記者:“這趟車就像扶貧車,幫我們老百姓。”

開行15年,“便宜”且不斷在“升級”

據記者瞭解,如果果農們乘汽車運輸蘋果,不僅當地的公路路況不好、運輸不方便,最重要的是,成本要比火車高出三倍以上。“坐著火車聊著天,一路向東賣蘋果”,已經成為小龍洞村果農們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一部分。而小慢車開行十五年,除了依舊“便宜”,它也在不斷“升級”,為果農們提供更多的便利。

“蘋果號”列車來了!

這趟貴陽至昭通南的小慢車,線路大部分是在高海拔山區,橋樑隧道很多。由於等級比較低,小慢車原本用的是不密封、沒空調的老車體,車廂內條件十分簡陋。

貴陽客運段昭通二組乘務員 蔡斌:一進山洞噪聲很大,氣壓對耳朵的壓力很大,經常聽不見任何聲音。我們要穿很厚的衣服,在車廂走動都很冷,取暖基本靠擠。

2015年,為了讓果農和乘客們舒適一些,成都鐵路局特地將小慢車車體,換成了空調車體。除此而外,“小慢車”還在進站停車的位置上動了腦筋。

貴陽客運段管內車隊隊長 於小順:這趟車我們的定位就是公益性。在昭通南站,我們把機車停車位置向前移,讓行李車能順利上站臺,還有到六盤水站,把這個車停在1站臺。所有這一切都是想讓果農搬運蘋果更加方便。

下午兩點多,列車駛入六盤水站,能直接停到出站口的1站臺。六盤水市是小龍洞村果農們銷售蘋果最大的集散地。三個小時後,他們就會賣光所有的蘋果,然後仍乘上同一班“小慢車”回家。

坐了十五年的小慢車外出賣蘋果,小龍洞村的果農們不但已經習慣了這趟車帶來的諸多便利,大家更憧憬的是這趟車滿載的情誼和希望。

“蘋果號”列車來了!

慢一點,讓愛跟上來!

“慢火車”雖然慢,但它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卻是脫貧致富的快車。因為它慢,所以可以經停很多車站,可以帶沿途更多的群眾走出大山。因為它慢,所以票價便宜能讓更多人承受,不會讓出行成為生存的負擔。

高鐵時代的來臨,讓越來越多的綠皮車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但是像“蘋果專列”這樣的慢火車,在我們國家的很多貧困地區仍然在堅持運行著。如果說高鐵體現的是中國高速發展的速度,那麼綠皮慢火車傳遞的就是扶貧路上不讓一個人掉隊的溫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