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利潤增長186%,發力中高端的捨得酒業隱憂仍存

​隨著消費升級,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和品牌意識逐步轉變,推動了白酒消費的分化和裂變,白酒市場越來越趨向高端化。而早在幾年前就捨棄低端酒進軍高端的捨得酒業無疑從中嚐到了甜頭。

10月25號披露三季度財報顯示,捨得酒業2018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5.89億元,同比增長27.8%;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73億元,同比增長186%。


淨利潤增長186%,發力中高端的捨得酒業隱憂仍存


經營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捨得酒業實現酒類產品淨銷售收入13.24億元,同比增長18.62%。一方面,公司的低檔酒產品收入減少——1-9月低檔酒實現銷售收入3768.26萬元,同比減少66.52%,另一方面,公司中高檔酒對於收入的貢獻持續增高——1-9月中高檔酒實現銷售收入12.86億元,同比增長28.17%,這顯示出捨得酒業在推動產品升級和品牌發展方面的決心和成效。

據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的中高端酒業務佔比達到81%,而這一數據在2016年同期僅為38.3%,說明捨得酒業的業務轉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白酒營銷專家蔡學飛也表示,高端產品佔比增高,說明捨得的高端化聚焦戰略效果初現,也符合目前區域名酒次高端佔位的趨勢。

事實上,自2018年年初開始,捨得酒業就大舉進軍高端產品市場,捨得酒業方面也公開表示對捨得品牌的聚焦,並期望通過資源的集中,將捨得打造企業內高端品牌的代表以及次高端價位的龍頭。

在2月初,該公司為了“突出旗下捨得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將公司名稱由此前的“四川沱牌捨得酒業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捨得酒業股份有限公司”,捨棄了“四川沱牌”的字樣。

對白酒行業比較瞭解到人可能都知道“沱牌”主打中低端酒,而隨著人們越來越追求生活,中低端酒略顯頹勢,於是捨得便更名凸顯自己發力中高端,提升公司知名度和美譽度。

在2018年春季糖酒會期間,捨得酒業推出600元左右的戰略大單品“智慧捨得”。對於該產品的定價,吳建解釋,推出該產品是為了滿足中產階級人群、當代商務精英人群,而對於這些人,600元的零售價將成為高端白酒的一個主流價位段,形成一個市場風口。

捨得作為中國區域名酒,通過多產品佈局高端的也讓捨得在全球區域名酒的地位進一步鞏固與發展。但是捨得也面臨區域圖破的問題,區域優勢如何在全國範圍產生影響力是捨得不可忽略的問題。


淨利潤增長186%,發力中高端的捨得酒業隱憂仍存


作為中國僅有的與傳統哲學文化契合的區域名酒,捨得在文化上下了不少功夫。捨得曾推出大型高端人文訪談節目——捨得智慧講堂;也曾與蘇寧易購達成合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希望可以整合、共享資源、推廣品牌,共建“互聯網+酒”的零售新格局。

此外,捨得今年也曾發佈公告,根據公司的總體規劃,公司決定統一規劃、建設具備科研實驗與辦公功能的綜合性大樓,將釀酒技改項目中的實驗室技改工程納入文化體驗中心,並對配套景觀工程實施優化完善,因此,文化體驗中心投資總額隨之調整為3.48億元。

但一位酒企人士提出,“白酒企業與文化的嫁接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白酒塑造品牌的有力途徑,文化體驗中心不僅能夠傳播白酒企業的文化與品牌,也可以為消費者提供文化體驗,增加粘性,但建設文化體驗中心也要量力而行。”

雖然現在捨得的營收和利潤都在增長,但作為區域性酒企,捨得酒業品牌認知度還有較大提升空間,渠道銷售不夠高,銷售渠道不寬,更多的還是在區域內消費;其次,目前現在高端市場比較飽和,更多的區域性品牌都在發力次高端品牌,所以競爭對手較多,如果不採取差異化路線就很難塑造品牌特色,並且雖然該品牌定位高端,但產品在結構上還未達到佈局中高端的標準;最後,在人員配置上,經銷商形成的體系不完善,進軍北上廣等熱門市場還有疑問。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指出,在高端白酒領域的競爭下,可能會引發一次行業的‘排位戰’,因為佈局次高端白酒,對高端白酒企業來說是金字塔底的補充,對偏低端的企業來說是金字塔尖的填補,所以會有很多企業來爭奪次高端領域。

蔡學飛也認為,捨得酒業近幾年持續高端化,漸漸放棄低端沱牌品牌。在全國名酒的擠壓下,這樣模式存在隱憂。對於捨得這樣的區域酒企來說,完整健全的產品結構比單純的中高端產品聚焦更具市場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