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中國再次驚豔世界,用一座橋改變世界看法,填補多項空白

港珠澳大橋的前身是原規劃中的伶仃洋大橋,它是世界上里程最長、鋼結構最大、施工難度最大、沉管隧道最長、技術含量最高、科學專利和投資金額最多的跨海大橋。共完成項目創新工法31項、創新裝備31項、創新產品3項,申請專利454項。港珠澳大橋在建設管理、工程技術、施工安全和環境保護等領域填補了諸多中國空白乃至世界空白,形成了一系列“中國標準”。英國《衛報》稱其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剛剛!中國再次驚豔世界,用一座橋改變世界看法,填補多項空白

中國一直是公認的“橋樑大國”,在“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國和很多沿線國家都開展了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合作,其中就不乏各類大橋。例如孟加拉國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標杆工程帕德瑪公路鐵路兩用大橋,位於馬爾代夫的世界首座建在珊瑚礁上的跨海大橋中馬友誼大橋等等。而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則堪稱是中國由橋樑大國轉變為橋樑強國的標誌。

剛剛!中國再次驚豔世界,用一座橋改變世界看法,填補多項空白

商務部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在採訪中說:“中國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過程當中,我們不會輸出發展模式,但是我想中國有兩個非常寶貴的經驗,是可以供很多“一帶一路”的發展中國家來借鑑。第一條就是“要想富 先修路”。這個“路”指的是所有的基礎設施,包括我們的橋樑建設。

剛剛!中國再次驚豔世界,用一座橋改變世界看法,填補多項空白

第二條就是“無工不富”,所以基礎設施先行,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就會改善營商環境,尤其是橋樑是承擔著互聯互通這樣一個關鍵的環節和關鍵的節點。由於互聯互通,我們就會更好地來促進人流、物流資、資金流、信息流的高效運作和資源組合,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就可以提升我們經濟發展的效率。

剛剛!中國再次驚豔世界,用一座橋改變世界看法,填補多項空白

那我們注意到在“一帶一路”,現在有三分之二的國家都是很多窮國和特別不發展的國家,這些國家的基礎設施欠賬是非常嚴重的,包括橋樑建設在內,也有很多重要的基礎設施的任務需要完成。由於中國在橋樑建設方面,我們的能力是超強,港珠澳大橋之前,我們已經建成了非常著名的杭州灣的大橋、膠州灣的大橋,這都是令世界矚目的世界級的重大的橋樑工程。所以未來我相信“一帶一路”的很多國家都會迫切的盼望中國的橋樑建設者,也能夠幫助他們建設更好的橋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