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的墓欲名為“陵”遭眾人反對,此人改了一個字,拍手叫絕

民國五年即1916年,袁世凱在北京病死。按照袁世凱的遺囑

“扶柩回籍,葬我洹上”,1916年8月24日北洋政府將他葬在了河南省安陽縣洹上村東北的太平莊。袁世凱墓地離安陽縣城北門有五里多,位於安陽橋北,洹水北岸。

袁世凱的墓欲名為“陵”遭眾人反對,此人改了一個字,拍手叫絕

袁世凱

而據記載,“民國七年七月即1918年6月15日,內務部呈稱前大總統袁公墓已告竣,定名為袁公林,擬定祀典及保管規則並請將墓地所佔地畝應完丁銀漕糧,永遠豁除。本日奉指令照準。“袁公林”,這是民國政府1918年6月在袁墓竣工的時候所定的袁世凱的墓名。這個咱們說也是官方給出的名稱,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要叫這個名字呢?其實這裡發生的事兒也非常有趣,值得說說。

袁世凱那個時候手握大權,於是就開始做起了這個皇帝夢,他曾經榮登大寶,改元洪憲。但是咱們知道他這個皇帝並沒有多少人贊同,當時也是有非常多的人反對。在袁世凱死後,這個問題就再次升級。袁世凱的長子袁克定覺得自己的父親是皇帝,父親安葬的地方應該叫做“陵”。當時的民國總統徐世昌聽了之後,不同意,認為袁世凱生前稱帝不成,只是自己做的好玩兒的,而且洪憲年號已經取消,再用袁陵這樣的名義來定位,實在是有些自欺欺人,非常不妥。

袁世凱的墓欲名為“陵”遭眾人反對,此人改了一個字,拍手叫絕

袁世凱稱帝

袁克定依舊不屈不撓,親自拜訪徐世昌。袁克定問道:“自己的父親算不上皇帝,為什麼入殮的時候卻用的是冕服呢,這難道不是皇帝去世的規格?”

袁世凱的墓欲名為“陵”遭眾人反對,此人改了一個字,拍手叫絕

袁世凱長子袁克定

徐世昌耐心解釋說:

“你父親死的時候,是沒有人看到的,可是如果命為陵,是要流傳百世的,你父親在生前已經樹敵無數了,如果在這樣很可能墓都會被人挖掘啊。我認為就叫“林”,兩字相通,這樣比較妥當,在你我這裡都說的過去。”袁克定一聽,覺得徐世昌這個提議確實是個兩全之策,從此袁世凱墓被稱為“袁林”。

袁世凱的墓欲名為“陵”遭眾人反對,此人改了一個字,拍手叫絕

徐世昌

《安陽縣誌》記載的“民國五年,袁世凱葬於安陽”一條中說道:“是年,袁世凱以現任民國大總統,改元洪憲元年。國民黨蔡鍔等,興師討伐,袁病薨於北平。本年秋,國葬於洹北龍虎莊(即太平莊)建造陵墓,東臨官道,植有森林,名曰袁林。墓前置翁仲儀式,規模宏大”。

袁世凱的墓欲名為“陵”遭眾人反對,此人改了一個字,拍手叫絕

這個墓園建造的也是相當氣派,儼然皇帝葬身的規格。墓園內的青石界樁,高六尺,一尺見方,三面刻字,三面的文字分別是:

“袁林東界”“袁林神道”“中華民國七年立”。雖然這個陵園叫做“林”,但是行的是“陵”之實。只是當地的百姓並不買賬,這個地方也沒什麼人來,當地百姓稱之為袁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