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黑除惡」掃黑除惡必須懲腐毀“傘”

「扫黑除恶」扫黑除恶必须惩腐毁“伞”

打蛇打“七寸”。只有打掉黑惡勢力背後的“保護傘”,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才能順利進行。

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快速行動,堅決亮劍,重拳出擊,推動懲治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工作取得階段性明顯成效。10月11日,省委宣傳部召開新聞發佈會,邀請省紀委監委新聞發言人通報了全省懲治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情況。

截至9月30日,全省共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270個,立案365人,已處理相關人員207人,其中黨紀政務處分119人,組織處理93人,移送司法機關155人;共對涉嫌職務違法或職務犯罪的79名黨員幹部和國家公職人員採取留置措施,其中公安政法幹警54人,其他黨政機關幹部14人。

聚焦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第一線,堅決查處隱藏在公安政法隊伍中的腐敗問題和“保護傘”。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把查處涉黑涉惡“保護傘”作為主攻方向,今年以來共查處此類問題85個,其中涉及公安政法幹警71人。

省紀委監委直接查辦了黃岡市原副市長、原公安局局長汪治懷涉嫌徇私枉法,為涉毒涉賭涉黃等黑惡勢力充當“保護傘”案,這是省紀委監委直接查辦的黑惡勢力“保護傘”第一案。汪治懷“保護”的其中一個黑惡勢力主要頭目王忍成,糾集社會閒散人員,採取毆打、暴力威脅、讓狗咬、關鐵籠等手段,對他人實施非法拘禁和傷害,嚴重侵犯公民合法權益。汪治懷保護的另一個黑惡勢力主要頭目魏振旺,涉嫌容留他人吸毒、容留婦女賣淫,並指使團夥成員故意傷害他人,造成了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查處汪治懷,體現了省委、省紀委將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進行到底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

省紀委監委組織相關紀檢監察機關正在查辦的“7·24”涉賭“保護傘”專案跨武漢、荊門兩地,已督促公安機關抓獲涉案人員12名,查扣財物價值數億元,並正在對7名犯罪嫌疑人實施抓捕。

全省市、縣紀檢監察機關也查處了一批在本地有影響、有震懾的典型案件。恩施州查處了建始縣以嚴金為首的涉黑犯罪團伙背後的“保護傘”案件,已對5名政法幹警採取留置措施。襄陽市挖出樊城區5名公安、檢察、法院工作人員在涉黑團伙頭目陳鑑故意殺人案中,採取弄虛作假等手段,違規為其減輕刑罰的問題,現已對5人全部採取留置措施。

堅決打掉重點行業領域涉黑涉惡“關係網”

緊盯有行政審批權、執法權和監管權的職能部門,堅決打掉重點行業領域涉黑涉惡“關係網”。一些所謂的“行霸”“市霸”之所以能長期欺行霸市、敲詐勒索、強攬工程和非法壟斷經營,原因在於職能部門黨員幹部和公職人員的庇護。對這些深藏於職能部門的涉黑涉惡“關係網”,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以“零容忍”的態度,深挖徹查,一查到底、絕不姑息。

咸寧市咸安區以阮建國為首的涉黑犯罪團伙為達到壟斷當地豬肉市場的目的,僱請社會閒散人員充當“地下稽查隊”“地下出警隊”,在市場上大肆扣押、收繳“外埠肉”,威脅、傷害外地豬肉商販,嚴重擾亂市場秩序,損害群眾利益。當地紀委監委、公安機關果斷出擊,成功摧毀該團伙,並對8名充當“保護傘”的黨員幹部和國家公職人員進行立案審查調查。鄖西縣交通局原副局長汪傳炳涉嫌濫用職權,安排涉黑人員協助強拆他人房屋並造成人員傷亡,現已被採取留置措施。浠水縣水務局水政監察大隊副大隊長夏凡、陳文兵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收受賄賂,縱容非法採砂行為,給國家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現二人已被紀委監委立案調查。

堅決剷除涉黑涉惡的村幹部

堅持“打傘”“拍蠅”相結合,對群眾感受最深、受害最多,反映強烈的“村霸”快速剷除,切實增強基層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今年以來,全省共查處涉黑涉惡村幹部86人。

武漢市洪山區青菱街漁業社區總支委員會原副書記廖桂林、鄂州市鄂城區花湖鎮胄山村原黨支部書記梅光明涉嫌強迫交易罪,南漳縣巡檢鎮漳河村原黨支部書記劉登榜、崇陽縣白霓鎮古橋社區幹部孫旺強涉嫌敲詐勒索罪等案件,涉案人員均被開除黨籍並移送司法機關。對這些“村霸”予以嚴懲,極大振奮了民心,廣大群眾拍手稱快。

審 核:馬鐵軍

「扫黑除恶」扫黑除恶必须惩腐毁“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