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改革開放,習近平的這些論述意義重大

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廣東考察。黨的十八大後,習近平首次赴地方考察就選擇了廣東。他當時表示,之所以到廣東來,就是要到在我國改革開放中得風氣之先的地方,現場回顧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將改革開放繼續推向前進。

關於改革開放,習近平的這些論述意義重大

△習近平在深圳參觀“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週年展覽”

24日上午,習近平在深圳參觀“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週年展覽”時明確表示,“再一次來到深圳,再次來到廣東,我們就是要在這裡向世界宣示:中國改革開放永不停步!下一個40年的中國,定當有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成就!”今天,一起重溫總書記有關改革開放的最新論述,凝聚前行的力量。

定位:改革開放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

六年前,習近平在十八大後首次到地方考察時來到深圳,他明確指出:改革開放的決定是正確的,我們今後仍然要走這條正確的道路。這是富國之路、富民之路,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而且要有新開拓,要上新水平。習近平用“我們黨的歷史上一次偉大覺醒”,來定位改革開放。

今年四月,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的主旨演講中,習近平深情回顧了中國開啟改革開放的歷史征程:“1978年鄧小平先生倡導,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誌,中國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歷史的征程。從農村到城市,從試點到推廣,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眾志成城,40年砥礪奮進,40年春風化雨。中國人民用雙手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

40年來的輝煌成就和滄桑鉅變也昭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今天,中國人民完全可以自豪地說,改革開放這場中國的第二次革命,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

在廣東考察時,習近平對改革開放的定位又有最新表述: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關於改革開放,習近平的這些論述意義重大

決心:改革不停頓 開放不止步

實踐已經證明,中國的發展得益於改革開放。在新時代新起點上繼續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進,繼續擴大對外開放,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動力。

“始終牢記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在新時代,中國人民將繼續自強不息、自我革新,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敢於向頑瘴痼疾開刀,勇於突破利益固化藩籬。”

“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決心不能動搖、勇氣不能減弱。”

“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我們將在開放的環境中適應開放,在開放的環境中贏得發展”。

“黨的十八大後我考察調研的第一站就是深圳,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再來這裡,就是要向世界宣示中國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中國一定會有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蹟。”

“我們走改革開放這條路是一條正確道路,只要鍥而不捨、一以貫之、再接再厲,必然創造出新的更大奇蹟。”

“越是環境複雜,我們越是要以更堅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把改革開放不斷推向深入。”

……

習近平鏗鏘有力的話語,宣示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決心。

關於改革開放,習近平的這些論述意義重大

方向:新徵程上為改革劃重點

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一如既往,親抓改革,為全面深化改革劃出重點,指明方向。

解放思想為改革創造環境。習近平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週年大會上指出,“改革開放的過程就是思想解放的過程。沒有思想大解放,就不會有改革大突破。”同時,習近平也強調,“解放思想不是脫離國情的異想天開,也不是閉門造車的主觀想象,更不是毫無章法的莽撞蠻幹。”本次在廣東考察時,習近平指出,要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以改革開放的眼光看待改革開放,充分認識新形勢下改革開放的時代性、體系性、全局性問題,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改革開放。

人民群眾是推動改革的強大力量。“從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群眾不滿意的地方改起,敢於較真碰硬,勇於破難題、闖難關,在破除體制機制弊端、調整深層次利益格局上再啃下一些硬骨頭。”習近平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凸顯了他改革開放思想中的人民情懷。

關於改革開放,習近平的這些論述意義重大

把準改革發展之脈。2017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指出,要在保持經濟社會大局穩定的前提下,在經濟體制改革上步子再快一些。推進基礎性關鍵領域改革取得新突破,同時抓好已出臺改革舉措落實。黨的十九屆一中全會上,習近平再次強調,要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進程,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統籌推進各領域各方面改革。“一個山頭一個山頭地攻,一個難關一個難關地破”,習近平在中央深改委第三次會議上強調要把更多精力聚焦到改革的重點難點問題上來。“集中力量打攻堅戰,激發制度活力,激活基層經驗,激勵幹部作為,紮紮實實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深入。”

堅持黨的領導。2018年3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習近平強調,“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全面啟動,標誌著全面深化改革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改革將進一步觸及深層次利益格局的調整和制度體系的變革,改革的複雜性、敏感性、艱鉅性更加突出,要加強和改善黨對全面深化改革統籌領導,緊密結合深化機構改革推動改革工作。”

落實是關鍵。全面深化改革,決心要堅定,思路需清晰,但更重要的是落實。9月20日下午,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改革重在落實,也難在落實。改革進行到今天,抓改革、抓落實的有利條件越來越多,改革的思想基礎、實踐基礎、制度基礎、民心基礎更加堅實,要投入更多精力、下更大氣力抓落實,加強領導,科學統籌,狠抓落實,把改革重點放到解決實際問題上來。

關於改革開放,習近平的這些論述意義重大

△上海自貿區(資料圖)

關係: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相輔相成

改革和開放密不可分,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相輔相成。

2017年10月,習近平在新一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會上表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我們將總結經驗、乘勢而上,繼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定不移深化各方面改革,堅定不移擴大開放,使改革和開放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歷史一再證明,封閉最終只能走進死衚衕,只有開放合作,道路才能越走越寬。”今年四月,習近平在會見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時強調。

黨的十九大以來,在大力推進改革的同時,中國擴大開放的舉措更加堅定,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正在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今年四月,習近平在海南博鰲宣佈開放四大舉措,目前各項措施正在抓緊落實。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推進改革開放,繼續研究推出一批管用見效的重大改革舉措。要落實擴大開放、大幅放寬市場準入的重大舉措,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向縱深發展,精心辦好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中國的開放舉措不僅引進來,還有走出去。2017年12月,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就曾指出,“今天,成千上萬的中國科學家、工程師、企業家、技術人員、醫務人員、教師、普通職工、志願者等正奮鬥在眾多發展中國家廣闊的土地上,同當地民眾手拉手、肩並肩,幫助他們改變命運。” 今年四月,習近平在會見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時強調,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願同國際社會一道,在開放中合作、以合作求共贏,為給世界帶來光明、穩定、美好的前景發揮積極作用。

關於改革開放,習近平的這些論述意義重大

習近平指出:“中國進行改革開放,順應了中國人民要發展、要創新、要美好生活的歷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國人民要發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時代潮流。中國改革開放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夠成功!”

新時代,新使命,新徵程。展望未來,一種信念更加堅定: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將在改革開放的偉大進程中得以實現。


監製/楊繼紅 唐怡 主編/李浙 王興棟 李偉

©央視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