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乾部很簡單:“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

好乾部很簡單:“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

何遠(公元470年--521年),字義方,東海郯縣人。

何遠遷任武昌太守後,深知肩負為社稷分憂、為百姓謀利、保一方平安的責任,不敢有絲毫懈怠,除了每日三省吾身,同時也力避官僚作風和腐敗汙垢。

在武昌,民間一般都習慣飲用長江裡的水。而何遠到任武昌的第一個盛夏,酷暑難耐,連長江裡的水都曬得發熱,在外調查民情走訪民意的何遠,更是熱得汗流浹背,剛喝下去的江水就好象直接從汗毛孔裡流出一般,不僅不解渴,還增添了不住擦汗的煩惱。

這時,有個當差的為何遠弄來了一瓢剛從地下井裡打出來的涼水,何遠一口氣喝了下去,頓時覺得暑氣全消,也不那麼渴了,他就高興地問道:“此水如此清涼甘甜,是從什麼地方取來的?”

好乾部很簡單:“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

當差回答道:“老百姓的井裡多得是。”

他又問道:“多少錢一瓢?”

“不要錢,向老百姓討的。”

何遠一聽勃然大怒,“天底下哪有當差的白佔百姓便宜、當官的白要老百姓東西的道理?否則,我與一些貪官汙吏有何區別?按照市場上早茶的價格給老百姓送去,下次再犯類似錯誤定當責罰!”

後來,當地百姓一聽說何遠是靠喝涼水解暑消渴的,每天都主動給衙門送去,見到何遠下訪就爭相新打井水給太守洗臉,每次何遠都照例付錢,老百姓實在過意不去,就放下井水跑了,何遠就吩咐手下人:“如果有人不收錢,就將水還給他。”

好乾部很簡單:“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

雖為官一方,何遠嚴於律己,數載如一日,對上司只送以斗酒只鵝,對百姓“田秩俸錢,並無所取,歲暮,擇民尤窮者,充其租調”,與人交往“絕請謁”,對自己“車服尤弊素”……以至於“多為俗士所惡”、屢受豪強陷害被免官也不改初衷、不易其志,足見其“愈厲廉節”的定力!

古今中外,執意為民留下涼水錢的官吏,或許除了梁初的何遠,絕無僅有!

事情雖小,但卻反映了一方地方官對當地百姓秋毫無犯、“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無”的現實寫照,是頭頂明月、以天下興亡為己任的何遠的為官之諾!

好乾部很簡單:“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

現如今,很多幹部的作風、懲處腐敗案件中也都提出了“抓小”的理念,指出幹部作風方面的一些問題,看似很小,但不解決就會釀成大禍。

因而,黨員幹部當以史為鑑,以何遠為學習的榜樣,不僅要在大事大非問題面前把握住自己,也要在小事小節上堅守住心靈的“防護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