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拍蘇州這座免費古鎮半日遊,小橋流水人家,乾隆六次到過

小時候生活在江南水鄉的我,自小就喜歡小橋流水人家的古鎮,有很濃的古鎮情結。最近因工作去西山途徑木瀆古鎮,便順道在古街上轉了一圈,石板橋鋪就的街道,白牆黛瓦的民居,讓我彷彿回到了孩童時代的外婆家,親切而溫暖。

實拍蘇州這座免費古鎮半日遊,小橋流水人家,乾隆六次到過

木瀆古鎮在秀麗的靈巖山麓,在清澈的香溪水畔,緊靠美麗的太湖風景區,這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千年古鎮,距離蘇州城西15公里。

實拍蘇州這座免費古鎮半日遊,小橋流水人家,乾隆六次到過

相傳春秋末年,吳越發生戰爭,越國戰敗,越王勾踐設“美人計”,將美女西施獻給吳王。吳王夫差獨寵西施,特地為她在秀逸的靈巖山頂建造華美宮殿,源源而來的木材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瀆,“木塞於瀆”,木瀆之名便由此而來。

實拍蘇州這座免費古鎮半日遊,小橋流水人家,乾隆六次到過

我在車站附近吃完午飯,走出飯店,遠遠地就能看到古鎮入口處有一座石牌坊,上面寫有“古越古鎮木瀆”字樣,很有古色韻味。來到牌坊前,有三輪車司機前來搭訕:“帶你轉一圈古鎮,40元,走嗎?”其實只要行走大概7、8分鐘就可來到古街。

實拍蘇州這座免費古鎮半日遊,小橋流水人家,乾隆六次到過

來到古街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名叫“王家橋”的石板橋,站在橋上眺望兩岸,垂柳依依,小船悠悠,屋簷下、樹梢間都掛著一盞盞小紅燈籠。冬日暖陽下的木瀆古鎮,依然是我記憶中的小橋流水人家,古色古香。這座江南唯一的中國園林古鎮,迄今已有2500多年曆史。

實拍蘇州這座免費古鎮半日遊,小橋流水人家,乾隆六次到過

古街上的小橋真多啊,沒走幾步就能看到一座小巧的石拱橋。有的小橋石條間隙生長著點點綠草,顯得滄桑久遠。有的垂柳掩蓋了橋體,只隱約露出一片橋身,真是:“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閒地少,水巷小橋多。”蘇州水鄉的橋就是這麼有詩意。

實拍蘇州這座免費古鎮半日遊,小橋流水人家,乾隆六次到過

漫步在古街上,耳畔不時傳來吳儂軟語的船曲,只見船孃邊搖著擼,邊唱著婉轉的江南小調,好好聽,我駐足停留片刻傾聽,直到小船穿過橋洞,漸漸遠去。

實拍蘇州這座免費古鎮半日遊,小橋流水人家,乾隆六次到過

看到一家竹編店,品類豐富,琳琅滿目。竹籃、竹筐等竹編手工藝品做得非常精巧,看了很有購買的慾望。

實拍蘇州這座免費古鎮半日遊,小橋流水人家,乾隆六次到過

木瀆古鎮最大的特色是古蹟眾多,小小的鎮上有不少著名園林,如嚴家花園、古松園、虹飲山房、榜眼府第等,都十分精巧雅緻,喜歡園林藝術的朋友可以選一兩個景點遊覽。

實拍蘇州這座免費古鎮半日遊,小橋流水人家,乾隆六次到過

虹飲山房被戲稱是乾隆皇帝的“民間行宮”,因為皇帝每次到蘇州木瀆時,都要在這裡棄舟登岸,入住虹飲山房,在這裡遊園、看戲、品茗、吟詩,不亦樂乎。房前有座涼亭,裡面佇立著一塊刻有“御碼頭”字樣的石碑。

實拍蘇州這座免費古鎮半日遊,小橋流水人家,乾隆六次到過

實拍蘇州這座免費古鎮半日遊,小橋流水人家,乾隆六次到過

木瀆山塘河又名香水溪、香溪河,傳說西施在此梳妝,滿河生香而得名香溪。香溪河兩旁店鋪雲集,地方特色小吃、服飾、小飾品店鋪鱗次櫛比,熱鬧非凡。

實拍蘇州這座免費古鎮半日遊,小橋流水人家,乾隆六次到過

實拍蘇州這座免費古鎮半日遊,小橋流水人家,乾隆六次到過

在明月古寺附近,有家賣烏米飯的小店,門口電視機裡播放央視介紹蘇州烏米飯的節目。走進小店,店面不大,內飾很古樸。一位中年老闆見有客人,大聲喊道:“不吃烏米飯就是白來木瀆了,來碗吧,5元錢。”

實拍蘇州這座免費古鎮半日遊,小橋流水人家,乾隆六次到過

實拍蘇州這座免費古鎮半日遊,小橋流水人家,乾隆六次到過

我剛吃過中飯,再吃碗烏米飯可能有些困難,但不品嚐怎麼知道滋味呢,隨即買了一碗。品嚐了一口,感覺跟平常的血糯飯差不多,但越吃越感到滋味特別,有一絲絲甜味,又如薄荷般清爽,越吃越愛吃,竟然一碗吃完。

實拍蘇州這座免費古鎮半日遊,小橋流水人家,乾隆六次到過

查資料知道:烏米飯,不同於血糯飯和黑米飯,米本是白色糯米。把烏飯樹上的葉子採下來,洗淨搗爛,用文火熬成紫色湯汁,撈出葉渣,將糯米放在其中浸泡8—12小時,就能做出美味的烏米飯。

實拍蘇州這座免費古鎮半日遊,小橋流水人家,乾隆六次到過

實拍蘇州這座免費古鎮半日遊,小橋流水人家,乾隆六次到過

木瀆古鎮整潔乾淨,小街小巷很有古韻味道。來到古鎮賞園林、坐烏篷船、嘗烏米飯,這樣的古鎮你喜歡嗎?你去過哪裡的古鎮,有什麼感受,歡迎留言交流哦。

實拍蘇州這座免費古鎮半日遊,小橋流水人家,乾隆六次到過

線路參考:

我是從常熟出發到達蘇州火車站,在蘇州地鐵站先乘2號地鐵線到廣濟南路,再轉1號線直達木瀆,然後乘公交車到嚴家花園車站下車。地鐵車票4元,公交車票2元。

實拍蘇州這座免費古鎮半日遊,小橋流水人家,乾隆六次到過

我是秋嫣旅行,熱愛生活,喜愛旅行和寫作,很願意分享旅途美景美食,更多旅行資訊請關注@秋嫣旅行的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