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生活水平可以說已經不錯,為什麼卻懷念過去六七十年代生活?


現在生活水平可以說已經不錯,為什麼卻懷念過去六七十年代生活?

編者按:小時候缺吃少穿生活很貧窮。但那時的生活很快樂,村裡的人際關係很和睦,誰也不攀比。現在雖然各方面都生活的不錯,比過去真是強的太多了。但各方面都很壓抑,真的高興不起來。為什麼許多人,懷念過去的社會?


六七十年代生活,對於我們這代人來說,雖然沒有經歷,但也聽父輩講過。

那時候,人都很樸素,沒有那麼多心眼。周邊的鄰居們,都沒有出五服,和我們算是一家人。

因為祖輩間是兄弟,所以,彼此房子都是建成聯排的,一聲吆喝,齊刷刷都是叔嬸子侄。

到了父母這一輩,即便先輩們已經不再人世,但大夥平日間,也都是相互幫襯。

猶記得,小時候,隔壁鄰居嬸嬸,為人很熱情,有什麼好事,總會記得我們家。

現在生活水平可以說已經不錯,為什麼卻懷念過去六七十年代生活?


到了上世紀90年代,隨著經濟發展,生活會水平已經有了很大發展,但在農村有一臺彩色電視機還是稀缺貨。

那時,恰逢兩岸放開臺灣老兵探訪大陸,鄰居家的親戚回來探親,終於尋到到了他們,除了給錢外,也贈送了彩電。

作為村裡最早用上彩電人,鄰居從此之後,就變了,或許眼光高了,對於周邊窮朋友是不屑。這就是人心的變化。

現在生活水平可以說已經不錯,為什麼卻懷念過去六七十年代生活?


隨著時間推移,村裡也日益富裕,以前那種鄰里之間淳樸的感情,也已經不知去向。

人與人,也是越來越陌生,更多反而是利益的糾紛。

我想,人們之所以懷念,更多是懷念彼此之間那種簡單,但肯定沒有人想回到過去,因為那時候,真的太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