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劉琦的“抽梯問計”實際上是一條置自己於死地的毒計,對此你怎麼看?

傳說--白鬍子


劉琦此計確實走投無路之法,保命之策。若非諸葛亮指點,想必劉琦活不過劉琮投降。因為劉琦在荊州的地位比較尷尬,身為劉表長子,德才兼備,卻得不到劉表喜愛。



表受後妻之言,愛少子琮,不悅於琦。

劉琮是劉表後妻蔡夫人之子,蔡夫人又蔡瑁這顆大樹撐腰,連張允這個劉表親外甥,都巴結討好蔡瑁,可見蔡氏家族在荊州的地位。如果劉琦一直不被待見,劉琮繼位後,劉琦性命難保,可謂是古有呂后害劉如意,今有蔡夫人害劉琦。


而劉琦多次問計諸葛亮,諸葛亮深知客居荊州,不便參與荊州家事,因此“琦每欲與亮謀自安之術,亮輒拒塞,未與處畫”。這裡個人覺得諸葛亮是有心機的,荊州劉表難成大事,在諸葛亮“隆中對”裡也將荊州視為必爭之地,那麼荊州長公子問計於他,為何要一言不發呢?只能說明諸葛亮作為一個謀略家,已經謀劃更遠一步,只是在逼劉琦一把。後續的事情發展想必也是諸葛亮預測到的。

琦乃將亮遊觀後園,共上高樓,飲宴之間,令人去梯,因謂亮日:“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於吾耳,何以言未?”

這裡說明一下,劉琦問計之時就是閣樓上的宴請,並非什麼絕世兵書引誘諸葛亮。面對劉琦此問,諸葛亮早就成熟於心的計策脫口而出“君不見申生在內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也正是諸葛亮此話使得劉琦茅塞頓開,趁黃祖去世之時,出走為江夏太守。

那麼這裡為何說這一切是諸葛亮的預先安排呢?我們知道諸葛亮向劉備規劃的戰略宏圖是保有荊州,西圖益州,進而關中之地。那麼荊州怎麼保有呢?那就是在劉琦和劉琮的立儲之爭當中,最有可乘之機。之前吊著劉琦的胃口不發一言,在劉琦最著急之時獻計令其出走江夏,那麼荊州之地的缺口就在江夏,倘若曹操沒有很輕鬆的收降劉琮,那麼劉琦最倚仗的人就是劉備,用以對抗劉琮。而蔡瑁曾建議劉表誅殺劉備以除後患,那麼劉備和劉琦就有了達成共識的理由。如果劉備保有江夏整個郡的時候,力量會遠遠比駐守在新野要強的多,對於攻伐整個荊州來說是有力的。



而後來的事也很明瞭,劉備在赤壁之戰時期攻佔了荊州四郡,而最重要的幫手就是劉琦的一萬餘人馬。這不是巧合,而是諸葛亮一手謀劃的“救人一命”,再得其“報恩”。


棍哥觀史


這個故事出處其實並不是三國演義,而是正兒八經的載入史冊,那麼問題來了,說好的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的,是誰把這件事洩露出去呢?

[1] 《三國志》:初,表及妻愛少子琮,欲以為後,而蔡瑁、張允為之支黨,乃出長子琦為江夏太守,眾遂奉琮為嗣。琦與琮遂為讎隙。

[2] 《三國志》:劉表長子琦,亦深器亮。表受後妻之言,愛少子琮,不悅於琦。琦每欲與亮謀自安之術,亮輒拒塞,未與處畫。琦乃將亮遊觀後園,共上高樓,飲宴之間,令人去梯,因謂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於吾耳,可以言未?”亮答曰:“君不見申生在內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琦意感悟,陰規出計。會黃祖死,得出,遂為江夏太守。

[3] 《典略》:表疾病,琦還省疾。琦性慈孝,瑁、允恐琦見表,父子相感,更有託後之意,謂曰:“將軍命君撫臨江夏,為國東籓,其任至重;今釋眾而來,必見譴怒,傷親之歡心以增其疾,非孝敬也。”遂遏於戶外,使不得見,琦流涕而去。

而按三國演義寫法,他這一招應該是劉備教的,說明劉備懂孔明心思,別人家的家事,不能摻和,孔明的經典名言就是“疏不間親”,劉備知道他的處事原則,或者說小心思,但是劉琦又不得不救,畢竟要留後手,如果他有個三長兩短,劉表掛了以後,劉備斷難在荊州立足,更別說什麼隆中對三分天下,所以劉備給劉琦出個計謀給孔明挖個坑,其實,歸根結底,不過是明面上借坡下驢,照顧一下孔明的面子,讓他出謀劃策,實際上是不動聲色,甚至是“被動”得參與到荊州的戰略佈局,直接影響了後來的天下大勢,劉琦去江夏,不僅有精甲萬人,更留下了一張燙金的政治招牌。

至於結果,沒有這條計謀,劉琦就跟諸葛亮當時講的故事一樣。春秋時期,晉獻公的妃子驪姬想謀害晉獻公的兩個兒子:申生和重耳。重耳知道驪姬居心險惡,只得逃亡國外。申生為人厚道,要盡孝心,侍奉父王。一日,申生派人給父王送去一些好吃的東西,驪姬乘機用有毒的食品將太子送來的食品更換了。晉獻公哪裡知道,準備去吃,驪姬故意說道,這膳食從外面送來,最好讓人先嚐嘗看。於是命左右侍從嘗一嘗,剛剛嚐了一點,侍從倒地而死。晉獻公大怒,大罵申生不孝,陰謀殺父奪位,決定要殺申生。申生聞訊,也不作申辯,自刎身亡。諸葛亮對劉琦說:“申生在內而亡,重耳在外而安。”恐怕劉琦都混不到曹操南下呢。



因為剛好遇見你928


劉琦的抽梯問計也是迫於無奈,當時蔡瑁表面看上去是守衛劉表的荊州,實則是軟禁劉表,蔡瑁不許劉琦前去探望父親劉表,其實是想趁著劉表病重奪權。

官渡之戰袁紹戰敗以後,劉備便從袁紹處來到荊州投靠劉表,劉琦迫於無奈求救諸葛亮,諸葛亮不願意幫劉琦,劉琦又去求救劉備。

畢竟都是姓劉的親戚,劉備給劉琦知招,讓他去尋找諸葛亮很喜歡的一本古書,然後請諸葛亮去他家做客,趁諸葛亮看的正起勁的時候把梯子給抽走,以此為籌碼和諸葛亮談判幫助自己。

劉琦照做了,諸葛亮也給劉琦指了一條名路,就是去江夏。其實劉備也是在幫自己,一旦荊州淪陷,劉備就又沒了依附,這也相當於給自己留了後路。

果不其然,後來曹操大軍進攻荊州,多虧了劉琦從江夏發兵 乘船前來接應劉備。要不然劉備小命很可能就交代在荊州了。




聽我說典故


劉琦“抽梯問計”這件事情流傳很久,也非常有名。然而,這件事情在歷史上並未真實發生過。

事實上蔡夫人是諸葛亮的小姨,蔡瑁是諸葛亮的親孃舅。諸葛亮的確不太認可這兩個親戚,所以也就不會去輔佐劉表,但是按照諸葛亮的為人也不太可能為劉琦出這個“申生在內而亡,重耳在外而生”的計策,所以既然沒有發生過,於是也就無所謂害死自己的毒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