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員落地後為什麼都要坐在椅子上?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宇宙是一個令人嚮往和神秘的地方,宇宙浩瀚廣闊,它到底有多大,無人說得清。隨著人類科技的快速進步,我們也可以飛上太空進行探索。由此誕生了一個偉大的職業:宇航員。宇航員是人類的代表,帶著人類的期盼進入未知的太空,去探索危險的太空環境。

太空環境和地球不同,是處於真空狀態,每一個宇航員都是經過層層選拔,然後經過無數次的模擬訓練才能夠進入太空。即使如此,陌生的太空環境還是有一定的危險性,宇航員是讓人們崇拜和敬畏的,很多人也關心有關宇航員的一舉一動,細心的朋友會發現一個問題:當宇航員在太空完成任務反回地面後,都是被人從座艙中抬出來,然後坐在騎子上不起來,即使有領導來慰問,記者採訪都是坐在騎子上進行。

宇航員落地後為什麼都要坐在椅子上?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可能很多人不理解,這是為什麼?那麼多人站著,還有不少的領導來看望他們,這些宇航員還這麼坐著,影響是不是不太好?可能有人說這是為了宇航員的健康考慮,也有人說這可能是宇航員的特殊待遇,從太空降落到地面,肯定累了,坐著接受採訪也沒有什麼問題。但事實上,這些猜測都是不完全正確的,事情可沒有那麼簡單。

首先,我們要明白,宇航員的這麼安排,的確是為了宇航員的身體安全考慮,剛剛返回地球的宇航員,落地後的行動都要萬分小心,一小小心有可能就會有生命危險,這絕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有其科學道理。我們都知道,宇航員在太空中一直處於失重狀態,這種情況下,宇航員雖然已經經過各種訓練,有所適應,但人的大腦神經等方面可不是那麼容易適應的。

剛剛落地後,宇航員由於大腦還沒緩過來,行動會有一定的不協調。可能很多人無法想象是種什麼情況,我們就拿過山車來舉例,相信做過過山車的朋友都能夠有所感受,你坐一次過山車下來後,大腦都感到暈乎乎的,身體都有一時不適應。如果讓你坐完10遍過山車,相信你就明白宇航員坐太空落地後是怎麼樣一個感受了。

宇航員落地後為什麼都要坐在椅子上?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宇航員剛從太空的失策環境下落到地球上,頭重腳輕算是輕的,嚴重的可能還會暈眩,甚至是嘔吐,這個時候是無法站著的,只有坐在椅子上,才能正常接受採訪等。另外更為嚴重的就是宇航員在太空中呆的時間久了,會出現肌肉萎縮,骨丟失的情況,在太空失重環境下,每一個宇航員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縮,骨質疏鬆等情況,這個時候宇航員穿著厚重的航天服,讓他們站著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宇航員到太空執行一段時間任務後,返回地球后一般都需要經過3年左右的療養,才能再次進入太空。有的宇航員一生可能只上一次太空,身體的情況就無法再進行二次進入太空。由此可見,太空的這種失重環境對宇宙的身體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不過,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未來宇航員進入太空會越來越輕鬆。宇航員進入太空要面臨的,主要是兩個對身體健康造成傷害的因素,一個是宇宙輻射,一個就是失重環境。宇宙輻射隨著宇航服和飛船材料的不斷更新,慢慢對宇航員的傷害會越來越少甚至消失。

宇航員落地後為什麼都要坐在椅子上?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未來的宇宙飛船會有重力系統,也就是飛船內部和地球一樣也有重力,這樣宇航員在飛船上就和呆在地球上一樣,也就沒有了失重環境下給身體帶來的那些傷害。宇宙飛船返回地球也和現在的飛機起降一樣平常,而且未來必然是全民探索太空的時代,每一個人都可以進入太空。宇宙飛船也會走進千家萬戶,像現在的汽車一樣,這才是真正的太空時代,相信這一天不會太遠。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