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什麼出不了大數學家

前兩篇沒想到反響那麼好,多謝各位朋友!今天偉崗來談談柳智宇。

首先聲明,由於柳智宇的大學生涯記錄幾乎是空白的,所以偉崗這裡談的都是偉崗的推斷,肯定有很多不符合邏輯甚至錯誤的地方,也請大家包涵。

中國為什麼出不了大數學家

柳智宇的故事怎麼開頭呢?我們有殘酷的現實,柳成了和尚,而且在一個名聲很差的廟宇裡。如果說得難聽點,柳不但對社會沒有正輸出,反倒會產生負能量。考慮到柳中學時還是個數學天才,又是國內超一流北大數學系培養的畢業生,這個結局,尤為可惜。這樣的結局,當然柳本人要負絕大部分責任,他如果堅持數學研究,沒有人會阻止他。反倒是想當和尚,至少家人會竭力反對。

中國為什麼出不了大數學家

不過我們不應該完全責備柳智宇,縱觀中國歷史,出了幾個像樣的數學家?不說數學家,科學家又出了幾個?為什麼要柳智宇承擔這麼沉重的歷史責任?

普林斯頓數學指南列舉了97位對數學發展起重要作用的數學家,裡面沒有一箇中國人。甚至連華裔都沒有。印度還有一個拉馬努金。我們能夠想到的中國數學家,現代可能就是陳景潤,華羅庚,古代就是祖沖之,楊輝。而這些數學家,放到數學發展的歷史中來講,可以說貢獻為零。

中國為什麼出不了大數學家

陳景潤證明了弱化的哥德巴赫猜想,算是比較牛。不過他的證明方法,沒有什麼大的突破。後人也無法從他的證明方法上得出一些經驗。華羅庚也同理,你很難在數學發展的路徑上找到華羅庚的名字,也許他在某一個節點有貢獻,只可惜,這個節點對數學的發展沒什麼影響。

中國為什麼出不了大數學家

說得祖沖之和楊輝,偉崗更覺得心塞。就算他們是數學家,我們卻連他們的生平都不知道,我們怎麼能把他們列作名人啊?生平不詳,他們的研發路徑就不可能知道,甚至我們不知道祖沖之是怎麼得到他的圓周率數值的,楊輝更是一個連正規記錄都沒有的人,他發現的楊輝三角形(還不知道是不是他發現的)雖然比帕斯卡早幾百年,但是數學史只會記錄帕斯卡,不會記錄楊輝。

中國為什麼出不了大數學家

華裔中間最有名的應該算丘成桐了。不知道他以後會不會列到數學史上。丘成桐的數學成就主要是獲得了菲爾茲獎,這個跟舒爾茨站在一個平臺。得獎的原因是解決了卡拉比猜想。不太準確地講,邱是解了一個別人解不出的偏微分方程。或者說得出了一些解某類偏微分方程的特定程式。他的這樣解法,打通了微分幾何的許多難點。這使得微分幾何的內容得到極大的擴展。我們前面說過,現代幾何已經不研究用眼睛看得出的特性,微分幾何也說明這一點。它是用微積分的方式,研究各類曲面的變化(數學上叫曲率)。有了微積分,就少不了微分方程,這是代數的實質(也就是說肯定有未知數,而這些未知數放到微積分中就成了微分方程)。但是解微分方程,特別是偏微分方程,難度非常的大。很多情況下,解偏微分方程已經超過數學家的能力範圍,所以數學家只能轉頭去研究解的性質。也就是說放棄解微分方程,只是研究解大概是什麼樣子,或近似是多少。丘成桐應該是個天才,竟然找到一種解的方法,所以得菲爾茲獎也是實至名歸。

中國為什麼出不了大數學家

華裔數學家中,還有個陳省身值得提提。一個有趣的事實是,陳省身,楊振寧,李政道都是活躍在抗戰時期或抗戰前的大學生,而把這三人命名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其他還有誰,偉崗還想不出),完全不為過。抗戰時期,教學條件應該非常差,反倒出了中國歷史上所謂太平盛世都出不了的科學家,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有人說春秋時期出哲學家,民國時期出思想家,抗戰時期出科學家,有一定的道理。歷史似乎在跟中國人開玩笑,困難時期人才輩出;統治者信心滿滿時,反而庸才遍地,鴉雀無聲。這似乎有點殘酷。

中國為什麼出不了大數學家

陳省身倒是完全由國內培養出來的,不過他完成重要數學貢獻是在有名的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這個院工作過的數學家科學家囊括了很多科學大獎,最著名的自然是愛因斯坦和哥德爾。陳省身的數學貢獻也是在微分幾何上,粗略地講也是用微積分針對一些幾何特性做了一些分析上的研究工作。微積分是數學上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它貌似公式很簡單,技巧上講也沒有逃出初等數學的框架,但是如果深究,在條件和範圍上做一些限制,要得出一些有用結論,還是很有難度的。陳省身是微積分應用上的專家,雖然還達不到入選普林斯頓數學家行列的水平,但是貢獻還是有的。

中國為什麼出不了大數學家

幾千年幾乎就沒出傑出人才,丘成桐大學還是在香港和美國接受的教育,所以我們要求柳智宇成為數學大咖,有點要求過高。一個人才,特別是科學牛人的出現,需要滿足眾多的條件,顯然柳跟大多數天才一樣,某些條件出現了問題,最終功虧一簣。

中國為什麼出不了大數學家

中國幾千年歷史都出不了(就算是出也是鳳毛麟角)數學家,這裡面肯定有文化和制度上的原因。從後來柳智宇的訪談中,我們可以看出柳是崇拜中國古文化的(當然也許他只是想為自己開脫),這應該是柳放棄數學的重要原因。

中國為什麼出不了大數學家

中國古文化最大毒性,偉崗認為是眾多的統治者為了自己的私慾給文化中摻沙子,使得古文化越來越脫離科學軌道。本來各類古文化出生時,就先天不足。為了迎合當時當權者的喜好,各種理論都經過掐頭去尾,成了怪胎。後世可以說所有中國統治者都打壓反對的聲音,文化在一言堂下,變得越來越沒有邏輯,或者誰也搞不懂,成了玄學。雖然偶爾有人性的閃光消除了一些特別變態的內容,但總體來講,壓制個性,壓制獨立思維,可以說是古文化的通病。這樣的條件下,出科學家才是奇蹟。可惜奇蹟沒有發生在柳智宇身上,也沒有出現在中國歷史眾多天才的身上,從這一點上說,我們不應該責備柳智宇。

中國為什麼出不了大數學家

柳智宇喜好中國古文化,基本上就跟數學家絕緣了。中國古文化最大的特點就是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講服從權威,至少服從當權者,這是古文化的精髓,誰也不敢有異議,有異議的人,自己被殺已經是最好的結局。孔子比較少接地氣的話裡有一句,三人行必有我師,似乎給平民一些鼓勵。可是後面又有一句,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不是要大家一切聽老師的嗎?

中國為什麼出不了大數學家

從某個意義上講,天才容易去尋找心中的神,其實舒爾茨也非常容易墮入迷戀權威的陷阱。他輕描淡寫的說了他對波恩大學唯一一個菲爾茲獎獲得老師格爾德的態度,其實裡面就有巨大的風險。注意到當時舒爾茨還是個小年輕,很容易崇拜權威,而且格爾德的課,他竟然完全聽不懂,這更會使他把格爾德當做神來看待。因為他喜歡的數學領域竟然有人掌握了他聽都聽不懂的東西,這是多麼叫人崇敬啊?假設舒爾茨也喜歡中國古文化,偉崗估計,他至少會把他的很多精力放到理解格爾德上面,去努力學習格爾德的強項,而不是自己喜歡的內容,那樣的話,一個天才基本就廢了。

中國為什麼出不了大數學家

反觀柳智宇,由於找不到他追求數學路徑的信息,偉崗只能設想,他在數學研究中沒有找到他理想的攻擊點,這時候似是而非的所謂佛就開始慢慢侵蝕他的心靈,加上北大和環境甚至家庭的壓力及影響,柳只能開始他的漫漫尋佛之路,對於數學研究來說,這是一條邪路,也是一條不歸路。柳智宇頭也不回的變成了和尚,一個數學天才從此就跟數學絕緣了。

中國為什麼出不了大數學家

當然還有很多細節我們需要分析,柳智宇成為佛家弟子,一個古文化不能說明一切,不過今天也寫得夠長,下面的討論只能留在下一篇,特別是還在研究數學中的中國天才們,甚至數學不好的中國學生們,他們和他們的家長應該得到什麼教訓呢?偉崗後面也會給出一些建議,希望大家繼續關注偉崗,鼓勵偉崗。

請打賞偉崗,這樣寫出的文章會更精彩!

中國為什麼出不了大數學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