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在雲南|“昆明女婿”辛仁杰 做中印民間往來的橋樑

說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娶了一個美麗的昆明姑娘,到餐館可以點出特色雲南菜,還會用“咖喱英語”自嘲……來中國已經9年的辛仁杰早已融入昆明的生活,“內核”深度吸收融合了中印兩國文化,成為很多人熟悉的“中國通”。

辛仁杰的家鄉位於印度東北比哈爾邦的菩提伽耶,那是傳說中佛祖釋迦牟尼證悟成佛之地,而他“認識”的第一個中國人正是前往印度求取真經的玄奘。

現在在雲南民族大學中印瑜伽學院-南亞學院任教的辛仁杰,不僅教授印度語、國際關係、國際貿易,更在工作之餘傳播推廣印度文化,並積極為中國企業到印度開展經貿合作奔走。

緣起——與雲南繞不開的緣分-“昆明非常適合生活”

2007年,辛仁杰隨印度青年代表團來中國並與雲南結緣。2007-2008年,辛仁杰在廈門大學學習了一年中文。從尼赫魯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取得碩士學位後,將研究方向定為南亞研究的辛仁杰選擇來到雲南大學攻讀博士。

辛仁杰本名蘭維傑·辛哈,說得一口流利的漢語,對中國文化頗有研究的他總喜歡在向中國朋友做自我介紹時說,仁義的仁,傑出的傑。

2012年5月,博士畢業的辛仁杰回到印度3個月後,作為印度企業發展學院與昆工管理經濟學院合建的中印企業發展中心的印方代表,再次來到昆明。從那時起,他就致力於推動雙方企業界的交流合作。常年輾轉於中國的昆明、廣州、上海和印度的加爾各答、金奈、孟買等城市之間。

同年,辛仁杰認識了去印度旅遊的昆明姑娘方晶,並在幾年的交往後,成為“昆明女婿”。

之後,辛仁杰選擇留在雲南民族大學南亞學院教授印度語,成為印度文化的傳播使者,並將一些中國經驗積極推廣複製到印度。辛仁杰最關注的是“以開放促改革,放寬投資准入,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擴大內陸沿邊開放”,他說,這將為中國和自己家鄉的合作創造更大空間。

見證——中印交往不斷推進-“雲南區位優勢正在凸顯”

近年來,中國與印度的交往愈發密切。而定位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雲南,與印度的互聯互通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加強,在雲南已9年的辛仁杰見證了一切。

“現在從印度到雲南的時空距離在縮短,每天都有從昆明到加爾各答和德里的航班。昆明已經成為除北京外,有兩個印度航線直飛的城市。”說起昆明與加爾各答的航線,辛仁杰感觸很多。10年前,從印度到昆明還要到上海或廣州轉機。2007年首次開通了昆明到加爾各答的直航,2008年每週有三趟直飛印度的航班。辛仁杰見證了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他相信隨著中印交流增多,以後直飛的航線會更多。

雲南到印度直飛航班的逐漸增多也意味著兩國人民交流增多。

從昆明-加爾各答論壇(簡稱“K2K”論壇)到加爾各答的農博會,辛仁杰一直在努力推動著雲南企業與印度企業的交流合作。

“中國很多學習印地語的學生都沒有機會到印度去學習,所以,我把中國很多高校開設商務英語、旅遊英語的經驗複製到了印度企業發展學院,在我的提議下開設了商務印地語專業,今年已經是第5批了。”辛仁杰介紹,每年雲南民族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和廣東外國語大學的印地語專業的學生都可以申請到印度學習14個月。

“借鑑中國模式,不僅可以到語言環境中學習,還可以在當地中資企業實習,”辛仁杰笑著說。目前這個專業已經有將近100個學生畢業了。這些畢業生大部分在印度中資企業工作。“都是大企業,比如碧桂園、OPPO、vivo等。”剛開始先做銷售、策劃等工作,隨著後期培養髮展,也有學生進入到管理層。第一批於2014年畢業的學生,有些月收入已達到20000元人民幣左右。

“印度市場非常大,近兩年中資企業也非常重視,應該說我們正迎來一箇中印經貿合作加強的良好階段。”辛仁杰說。

使者——民間外交家-“中印民間需加強了解互動”

在昆明的這幾年,辛仁杰深刻地感受著雲南的文化氛圍,一直在積極參與中印文化的交流工作。

“在民間文化交流方面,雲南與印度一直交流得很好。”在昆明劇院,每年都有印度歌舞團過來表演,推廣印度的文化。印度的瑜伽、肚皮舞讓中國觀眾領略到印度的獨特文化魅力。

在印度文化推廣方面,每年辛仁杰都會參與舉辦“印度灑紅節”,這是印度人每年都要舉辦的傳統活動。節日當天,中國人與印度人一起共同歡慶,並在對方身上留下美麗的顏色。“這種活動的舉辦是必要的,能讓中印雙方互相瞭解。”

今年,辛仁杰還和幾個朋友組成了灑紅節組委會,在石林火把節期間舉辦了灑紅節。“從一開始遊客們的觀望,到後來樂在其中,每一個人都能沉浸在節日的氛圍中。”辛仁杰說,這就是一個文化接觸、瞭解和接受的過程。

辛仁杰還表示,印度民間對中文的需求很大,但在印度很難找到中文翻譯,大多是導遊在做中文翻譯,“不會翻譯的就含糊過去,很不專業。”此外,印度雖然有一些中文學校,很受學生歡迎,但教得卻很一般。他調侃道:“從印度過來的留學生中文很差,連在宿舍定礦泉水都不知道如何用中文表達。所以以後,中印確實應該有更多的文化交流以滿足民間的交往需求。”

在辛仁杰看來,“中印的民間交往還遠遠不夠,沒有民間的交流與瞭解,貿易也不會大規模增長和長久。”辛仁杰舉例說,譬如韓劇、日劇和遊客數量的增長,就讓日韓的商品在中國非常暢銷。

其實,隨著近二十年印度經濟的快速發展,印度對高質量蔬菜有大量的需求,這恰恰是雲南的強項,然而這一市場信息卻鮮為人知。

雲南與印度的民間交往正在不斷加強,2014年K2K論壇在昆明舉辦,並舉行了首屆中印瑜伽節,以後每年舉辦一次,印度總理非常注重瑜伽文化的推廣,在時任印度駐廣州總領事高志遠的提議下,考慮在昆明建立瑜伽學院。辛仁杰還清楚地記得從2015年的春節開始,他奔波於中印各個相關機構和部門,設立中印瑜伽學院的備忘錄於當年5月在人民大會堂簽署,最終落地雲南民族大學。

中國夢——“一帶一路”倡議-“儘自己的努力推進中印合作”

據國家商務部駐孟買總領館經商室統計,2016年,中國對印度進出口貿易總額701.5億美元,同比減少2%。2016年外貿數據顯示,中國是印度的第一大貿易伙伴。目光再收回到雲南,2016年全年,雲南與印度的貿易額為3.74億美元,佔雲南與南亞地區貿易額的65%。

“中印是當今世界經濟增速最快的兩個新興市場國家,也是發展中國家,接下來應該是龍象共舞的時代。”為了積極推進中印企業間的經貿合作,除了在大學當老師,辛仁杰還做一些企業諮詢工作。

“要了解南亞市場首先要了解印度。”辛仁杰表示,從華為、小米、VIVO、OPPO、騰訊、阿里巴巴等中資企業爭相在印度開設工廠或是投資併購,就可以看到印度市場的吸引力所在。

的確,在印度總理莫迪提出“Make in India”之後,來自中國的很多製造業企業就紛紛在印度投資建廠,中資成為印度增長最迅猛的外資來源國。

去年,碧桂園到印度拓展市場,這是中國第一個到印度的中國房地產公司。“全印度都有碧桂園。”辛仁杰說。

“目前中國已經有一批企業走到印度,但云南做得還是不夠。”辛仁杰說,首先,“雲南的企業‘走出去’對國內發展動向和國際市場特徵的研究不足。”另一方面是雲南企業對印度市場瞭解不夠,不敢貿然過去投資。

辛仁杰提到了四川企業在印度的成功探索。“四川的企業比較積極,很願意走出去。”特別是四川的東方電氣和通威股份公司在印度都發展得很好。民營企業在“走出去”時很願意探索。

辛仁杰說,本來,雲南的農業企業有很大優勢。雲南小規模、在山地發展農業的經驗可以在南亞國家複製,到南亞發展比東部省區有競爭力。

提及雲南與印度經貿合作存在的問題,辛仁杰覺得開放與合作是雙方的問題,印度還沒有全面開放。但“政府層面認為與中國的合作很重要,要與中國保持溝通。經濟做不了就做文化。”對印度而言,昆明有著更好的地理優勢與氣候條件,所以“印度非常重視雲南。” 因此,辛仁杰對雲南與印度的發展前景十分樂觀。

辛仁杰說他喜歡昆明,喜歡這裡的文化與生活氣息。他的老婆孩子在這,他也願意留在這裡生活工作。“我有一個夢想,不僅我會為推進中印之間的瞭解合作而努力,更會好好培養天生就是中印兩國結晶的自己剛滿一歲的兒子‘Lucky’(中文名“喆”),成為中印交流合作的積極推動者、中印文化交流的橋樑。而孩子的降生已經邁出第一步。”辛仁杰說。

外國人在雲南|“昆明女婿”辛仁杰 做中印民間往來的橋樑


分享到:


相關文章: